副刊

动了手术就无忧?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保养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骨关节疾病的外科手术,但不代表术后就能“返老还童,健步如飞”。术后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人工关节经过长时间的磨损或出现各种状况又如何护理?



人工关节置换术,就是用人造关节替代已无法正常活动的病损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的外科手术。

人工关节组成部分很简单,就股骨、关节垫片和胫骨组件,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和功能而制成的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置入人体内,取代患病关节功能。

阿斯拉夫: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不能替代原来骨关节

该技术一再改良,如今常用的金属材料为稀有合金(钛合金、钴铬合金)、聚乙烯和陶瓷,固定假体用的则是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本地骨科专科顾问莫哈末阿斯拉夫医生(Dr Mohamed Ashraff Mohd Ariff)指出,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炎和退行性关节疾病。



他强调,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最重要的是让病患能够摆脱痛苦,恢复行动能力和生活品质,但这项外科手术“并不能100%替代原来的骨关节”。

“置入人工关节之后,依然可以行走、弯曲、适量运动,但不可能100%恢复到能够90度弯曲,所以,即使术后复原,上厕所也只能使用坐厕,不能使用蹲厕。”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最常见、成功率最高的外科手术。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报告指出,越来越多60岁以下的关节疾病患者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趋向年轻化。

在马来西亚,人工关节置换术病患多为女性,占三分之二。阿斯拉夫的经验则进一步发现,华裔女性病患占多数,其次是巫裔,印裔最少。

关节摩擦 疼痛难耐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病患群是患有骨关节疾病,并且软骨胶原严重磨损,以至疼痛难耐、无法正常活动的年长病患,“尤其是承载人体重量和活动功能的膝关节,年纪越大磨损就越严重,一旦软骨磨损和胶原流失到一个程度,关节骨骼之间就会互相摩擦,继而出现疼痛症状。

阿斯拉夫说:“而且这种疼痛会越来越痛,直到难以承受,不止影响行动能力,也影响生活和身心,许多病患来到这里时,双脚膝盖严重弯曲。”

另外,肥胖者的关节磨损也比一般人严重,因负荷过重而加速磨损,因而需要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几率也比一般人高。

询及哪些病患不适合人工关节置换术,他坦言:“对于患有关节炎或其他感染或炎症的病患”会格外谨慎,尽量避免实施关节置换术,其一是术后并发症风险高,其二是反复感染几率高,重新置换人工关节手术和后续护理皆复杂许多。

二次更换几率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接受关节重建手术的患者可能会面对人工关节松动、下沉或移位等状况,部分患者须进行二次修复手术以恢复关节功能。

不过,阿斯拉夫坦言,二次更换人工关节的几率极低,主要是40岁以下年轻病患以及感染发炎引致并发症这两类情况,才会需要进行第二次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使用期延至25年

他说,人工关节的使用期,已从过去的15年,延长至现在的20年甚至25年,而多数需要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患,都是50岁、60岁以上的年长群体。也就是说,一次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保用到80岁或以上。

不过,若是4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则另当别论,毕竟20年后仅60岁左右,仍需要健全的关节活跃生活。

“排除年轻病患,就只有特殊情况才需要重新置换人工关节,比如感染,但这类特殊情况极为少见,几率大约只有1%,一年150宗至200宗手术里,最多只有1宗至2宗出现感染、发炎而需要重新置换的病例。”

一些年长病患伴有糖尿病,但阿斯拉夫坦言,感染未必是糖尿病所致,重点是一旦感染则会变得棘手,需要取出全套人工关节,重新置换。

感染的症状包括术后一段时间,突然又出现疼痛,而且还有肿胀、发烧等异状,但未必有明确原因,而且这类感染状况也没有特定的时间,可能术后2个月后突然出现异状,可能更久之后。

他进一步解说,这种状况下,不是直接更换人工关节即可解决,而是必须先注射药物消炎,2个星期之后再口服一个月的消炎药物,而在等待二次置换术的期间,无法如常行动。

三层式置换术

此外,在确认完全消炎后,还须检查血压、血液等指数和其他健康状况,确保一切良好并且适合进行手术才可。

他说,关节状况有很多种,一些病患因膝关节磨损严重,骨骼和韧带脆弱,一般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无法稳固,很容易移位,因而必须进行三层式的全关节置换术,除了软骨和关节垫片,另外置入人工胫骨,以便更深入和稳定。

置换前先处理骨质疏松

人体骨质从40岁开始就会逐渐流失,年纪越大,骨质流失几率越高,尤其是女性,更年期之后骨质疏松情况更为严重。

骨质疏松是年长女性群常见的骨骼问题,轻轻碰撞或跌倒,都有可能重伤垂危。骨质脆弱如斯,是否能支撑钢质人工关节?

女性占三分之二

阿斯拉夫说,人工置换关节术就是以年长病患为主的手术,尤其是年长女性,占人工关节置换术病患的三分之二。“倘若病患有骨质疏松症,我们会优先处理,并且比一般的置换术更加小心,不存在支撑不了钢质人工关节的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骨质疏松的处理方法主要是从饮食和药物(辅助品)两方面,尤其年长女性,骨质流失往往比男性严重,而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钙质。所以,从饮食和药物或辅助品补充钙质,建立肌肉即可改善问题。

保持体液钙浓度 

钙是制造骨头与牙齿的必要元素,而钙其实由人体制造。人体约有99%的钙就在骨头和牙齿中,剩下的1%存在体液中,让心脏、肌肉、脑神经细胞、血液流动正常运作,与生命息息相关,所以必须随时保持体液的钙浓度。

然而,钙十分容易流失,在体液循环身体之中,随着尿液排出,饮食就成了主要的补钙来源,一旦摄取不足,人体骨骼会不断重复骨吸收,与将钙运送到骨骼、制造新骨骼的骨形成,一旦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即导致骨密度低下,最终引起骨质疏松。

他说,人体钙质并不存在或直接进入骨骼,而是雌激素(Estrogen,女性荷尔蒙)从血液中获取钙质,再输入骨骼,当雌激素随着女性更年期而减少或不再,骨骼则无法摄取钙质,须从其他管道补钙。

关于骨质疏松和补钙一直存在误区,以为摄取足够的钙质就能防止或延缓骨质疏松和骨质流失,事实上,必须同时摄取维他命D才能帮助身体吸收钙质,否则吃再多的钙质也于事无补,甚至可能因过量摄取钙质而带来反效果,造成肾结石。

我国三大民族当中,华裔的骨质疏松症比其他人来得高,研究显示除了先天的基因因素,华人的饮食习惯缺乏乳制品,从食物方面吸收钙质的机会偏低,因而成为骨质疏松高危群

阿斯拉夫进一步指出,亚洲人普遍上没有喝牛奶的习惯,也不喜欢乳制品,甚至有乳糖不耐症,所以在处理关机疾病患者的骨质疏松问题时,主要给予口服钙质片和维他命D,或是其他有助增加钙质的药物或辅助品,帮助骨骼补充缺失的钙质。

他补充,骨质疏松是长时间的治疗,所以补钙也是长期的事。

术后两星期乃关键期

饮食、卫生、物理治疗,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护理措施。

一般上,病患在人工关节置换术第二天即可起身行走及出院,但不能直接投入激烈活动,必须至少6个星期才完全复原。

阿斯拉夫说明,手术之后不代表疼痛马上解除,反而“最痛的阶段是这两个星期”,不过,那是外伤痛,而不是手术前那种刺骨、深入骨髓的痛楚。这种疼痛会逐渐缓解至消除。

他提醒,术后两个星期是关键护理期,小心照顾伤口,尤其注意卫生,避免感染发炎,造成并发症。 “术后一定要冲凉,饮食方面要吃得健康、营养,没有所谓的禁忌。”

他对病患的唯一特别要求就是“不鼓励到普通诊所复诊或复健”,避免处理不当而引发其他棘手问题。

专人指导消除顾虑

另外,他特别说明,很多人误以为物理治疗是术后措施,实际上“在手术前就开始做物理治疗”,一是为了活动和锻炼肌肉,其次是由专人指导病患练习和习惯如何起身、站立、行走、弯曲等正确动作,消除许多病患原有的顾虑和忌讳。

“物理治疗初期有专人指导,而后在家中自行练习,但须定期回院复诊;可以正常活动,但不宜激烈、大动作甚至具有风险的运动,比如骑单车、跑步、跑步、登山、打球等,若跌倒骨折,则可能需要较复杂的二次更换关节术。”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