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为麻风病康复者寻亲
使命从天而降

“新力量”人物·系列一
“林连玉精神奖”得主陈彦妮:

人生的路上,有很多难题。每遇到难题时,我时常会告诉自己:没什么是大不了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快乐和痛苦并非永恒,而是无常的。所以,不要过于悲伤,也不要过于快乐,因为这些都会过去,没什么大不了的。



陈彦妮与院民祝贺各界福气满满!

“为麻风病康复者寻亲”——就像是突然从天而降的使命,既然陈彦妮背上了,就立志坚持走下去。后来发现个人历史重建还不够,应该要重建整个“希望之谷”的社区历史才对,进而设立了网络文物馆和故事馆,打开社区大门,让外界与院民握手,并期望不久的将来,这个充满历史意义的地方可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

12年了,陈彦妮一直离不开一群人。这群人曾遭社会强制隔离、被遗弃,甚至被妖魔化……他们,就是从前令人闻之色变的麻风病人,现今是麻风病康复者。 

去年杪,陈彦妮凭着对希望之谷的贡献获得了“林连玉精神奖”。对她而言,这是一项光荣的成就,不仅给予她过去的努力一个肯定,也作为她将来努力的一个鼓励。 

她记得2006年第一次因工作走进位于双溪毛糯、称为“希望之谷”的麻风病院,此后,整颗心就留在了那里;也可以说,那是她的第二个家。 

到底是什么紧紧抓住了她的心?她并非院民的后代、也并非他们的亲人;然而,走进这个社区以后,每一个人似乎都触动了她的心,让她很想让院民的有生之年能感受活着的美好。 



很多人说,是她把力量带给了院民;她却说,是院民给了她最大的力量。

拥有亲情却被夺走

“外界人一般看到的‘麻风病’3个字,以为他们没有家庭、没有亲情,只有院民之间的友谊;错了,他们曾经有,可却失去了,而且是被强制夺走的。” 

在麻风病未有特效药的1920年期间,一旦证实患病,病人就遭警察扣捕,押到各麻风病院接受治疗。期间,院民在院内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看似可以建立幸福小家园;可是,为了避免传染,当时的政府不允许病人在院内养育孩子,所有婴儿都必须送到妇产科医院或福利机构,等待善心人士领养。 

她说,“可以想象一位母亲生下孩子,却无法陪伴他们长大的悲痛心情,这个感情线特别触动我的心,我开始对一个问题产生好奇心,那些孩子后来去了哪里?”从此,她背上“寻亲”包袱,为院民踏上了漫长的寻人之路。 

陈彦妮知晓,寻找失联了或许半个世纪的亲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她曾想放弃,却不轻易放弃,因为有个人为她上了人生最宝贵的一堂课。 

来自新加坡的陈清河,在21岁时患上麻风病。当年,他和30多个新加坡病人被押送到槟城木蔻山的麻风病院,后来在院内结婚成家,育有三男四女,但孩子必须全都被送走。 

希望找到回家的路

12年前,陈彦妮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拿出一张泛黄的纸,摊开在她面前,纸上记录着7个孩子的姓名和出生日期。他哀求道:“你可以帮我找孩子吗?一个也好,我给你500令吉。” 

请求颇令她为难,因此她建议:“不如我把你的故事写出来,出版成书好吗?”名为《回家》的著作于2011年出版,内容讲述麻疯病康复者与后代集体被隔离的情感世界。 

“很多被送走的孩子都被异族同胞或外国人领养,散落四处。如果孩子长大后知道身世,也许会回来寻根,可是养父母未必会把真相之,这样他们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来处。

“患上麻风病不是病人的错,不应该被剥夺亲属权!他们也是一个有情感的个体,需要被关爱。我希望把故事写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并帮他们找到失散孩子。我更希望,那些被送走的孩子有一天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陈彦妮细心指导院民“挥”猪。

一次又一次失望

需要寻亲的院民愈来愈多,陈彦妮都竭尽所能,可是线索太少,迎来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那么多寻亲个案中,陈清河始终是她最放不下的个案。他能提供的线索只有2张大女儿的婴儿照,以及“怀疑”她被马来人领养了。陈彦妮推测,槟城和木蔻山很靠近,也许大女儿被槟城人领养了,便寻求报馆协助,依然等不到好消息。

眼看寻亲过程石沉大海,她开始质疑自己,还曾一度不敢面对院民。

“一次次给他们希望,一次次又令他们失望!这一切是不是我的一厢情愿?我把媒体带到他们面前是帮助还是折磨?要一直重复提起伤心事,就像是在伤口上撒盐。” 

害怕失落神伤

那一阵子,她感到害怕与矛盾,甚至不敢回到病楼去,她也很怕寻亲的院民追问,更怕看到他们的失落和神伤。 

“当时,我真的很想放弃了……可是转念一想,再试试看吧!”她又去找陈清河说要拍摄纪录片,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结果,反应出乎她意料,陈清河激动地说:“已经5年了,还是找不到人,做得还不够多吗?不要再找了!”

“由于失望太多次,他不再抱任何希望,也不想再提。当他提高嗓子要我离开的那刻,我的心都碎了……我告诉自己:你根本没有能力,干嘛要去打扰这些老人家?让他们好好度过余生吧!”

那天以后,她的内心开始退缩。

陈彦妮把义工团带进希望之谷,串联外界与院民之间的联系。

努力终见曙光

2013年4月,陈清河突然要求见面,原来他病重了,一想到孩子没找到便悲从中来,希望陈彦妮再帮他最后一次,在各大英文报和马来报刊登寻人启事。 

“当时他已经87岁了,他一边说一边哽咽、抽泣,我感到心痛不已。从他身上,我学会什么是希望、什么是绝望、什么是心碎,什么是一天还活着就不要放弃希望!” 

与其守株待兔,倒不如主动出击。她找来寻亲不遂的后代,要求政府给予资源协助,并建议采用政府部门对政府部门的申请方式来寻亲,展开了大规模的搜人行动。 

这次,终于看到曙光了!果然,有很多后代被友族同胞领养了。她亲眼见证分开50年的母女第一次重逢;在病楼等了48年的母亲,终于等到女儿回家了!眼看失散多年的亲人相拥而泣,陈彦妮也深受感动,多年的努力耕耘终于迎来了收割季节。

钦佩感动坚韧生命

最后,陈清河的大女儿也找到了,可她却还未做好心理准备与父亲见面,反倒是她的女儿知道外公还活着,迫不及待要见他。 

当他一见到孙女可乐坏了,兴奋地向她述说以前的生活故事。孙女一边听一边流泪,为外公坚韧的生命力感到钦佩和感动。孙女回到槟城后,用了2个月的时间说服母亲,在丈夫的陪同下,他们终于见面了!

“最后,陈清河真的拿了500令吉要奖赏我,我连忙谢绝,但他非常坚持。为了让他安心,我收下了那笔钱,打算以后带他到槟城探望大女儿时用作旅费,可是这天还没到来,他就走了。”

故事馆保留了院民的集体记忆和社区独有的历史与文化。

新年掀“回家”热潮

从制作纪录片、出版书籍至从事寻亲工作,受惠者显然就是院民,但陈彦妮觉得最大受惠者是自己。 

“我很喜欢这个地方,也很喜欢这份工作,我希望希望之谷可以永远保留下来,所以才设立了网络文物馆,去年也创立了希望之谷故事馆,并举办古迹导览、国内外讲座等活动,目的是让世界走进这个社区。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努力把希望之谷申请作为国家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最大的目标。” 

现在这最后一批院民已步入晚年,她要做的是给予更多陪伴和创造生命中的美好经历;同时,弥补他们曾经错失参与社会的权利,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他们与社会群体接触,重建他们与社会的联系,进而重塑他们的自信和尊严。 

自从后代“回家”后,每逢新年的希望之谷显得特别热闹。孩子前往探望亲人,享受团聚时刻。

此外,陈彦妮组成的义工团队也会举办一些新春活动,邀请院民与亲人一同参与,感受佳节的喜悦。 

母亲也感动

这个新年,她感触特多,她说:“因为母亲已经把我踢到这里来了,哈哈!”以前,母亲并不支持她成日往返希望之谷,看似不务正业,搞不清楚她想干嘛。后来,母亲有机会参与寻亲工作,无形中深为团聚之情所感动,现在她非常认同和支持女儿的工作。 

前不久,有几位院民跟母亲通电话,母亲告诉他们说:“我的女儿啊,其实就是你们的女儿,因为她陪你们的时间比陪我的时间长。我没有妒忌,我只是你们女儿的保姆而已,她小时候我照顾她,现在她长大了,我把她还给你们。” 

“这段话令我非常惊讶又感动!坦白说,我确实整颗心都在希望之谷,我把院民们当成是我的母亲来相处。我的母亲是一个很大量的母亲,她容许女儿如此任性,她愿意成全我的工作,给我很大的力量和祝福,我真的很感激她。” 

反应

 

文教

吴建成莫泰熙等获奖 彰显华教者不忘初心

【林连玉精神奖颁奖礼】

(吉隆坡17日讯)2023年第36届林连玉精神奖颁奖礼今日圆满举办,所有得奖者及代表异口同声,表明愿与共同奋战的华教奉献者分享荣誉。

本届林连玉精神奖得奖者是今年逝世的林连玉基金前主席吴建成、大马华教园丁已故莫泰熙、大马淡米尔文规范理事会顾问纳拉雅纳沙米,以及大山脚福德正神会。

林连玉精神奖遴选委员会主任姚丽芳表示,该奖自1988年设立以来,如今迈入第36届,包括本届在内,共有115名个人和团体荣获此奖。

她提及,今年华教节的主题是“勿忘初心忆族魂”,而“不忘初心”一词,意即时时不忘最初的发心,最终必能实现愿望。

“林连玉在建国前夕的愿望是国民‘心理的建设’,第一要培养共存共荣的观念;第二要培养以马来亚(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的观念。此时此刻,我们更要记得林连玉这个初心。”

吴建成长女吴怀颖代表父亲及家属发表得奖感言时说,其父亲乐于助人,无论对方的身分地位,只要在能力范围内,其父亲都会乐意帮忙,甚至会载送陌生人一程。

“父亲一直认为,有能力者应帮助有需要的人,因为强与弱并非绝对,每个人都可能在某方面需要辅助,只要大家互相扶持,社会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她说,这种信念贯彻其父亲的一生,也对父亲奉献华教产生极大的影响。

“每当有小型独中需要筹款支援时,父亲必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积极运用自己的人脉为这些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父亲也在独中推动特辅班、技职班,以期通过教育帮助在学术上相对弱势的学生找到发展方向。”

吴建成女谈父最重要教育目的

“给学生改过机会”

吴怀颖也表示,其父亲生前还大力倡导劳作改过制度,以便为有行为偏差的学生提供改过的机会,而非直接开除。

“因为父亲认为,在学校学习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不能因为学生一时的茫然或过失,而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机会。协助这些学生成长,是父亲最重要的教育目的。”

她指林连玉精神奖是属于所有为华教出力出钱的热心人士以及华教同道,是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