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独家】铁血丹心抗争35载
吴建成守护民族教育不妥协

吴建成:教育应该是民主、多元、开放。

这铁人,原来是悲悯者。

他的意志力和战斗力,在大部分人眼中,超乎常人;年轻时因搞学运入狱,及之后逾35年,在华教风雨路上历经无数次斗争,他只有勇往直前、抗争到底。



这位铁人,内心其实非常温柔,乃至悲天悯人。他看起来“好斗”的性格,只为了维护社会正义,保护弱者,捍卫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民族教育。

对于华文独中,尤其小型独中,及许多人眼中的“破铜烂铁”——学术成绩弱的学生,将是他坚决守护到底的。

这铁人,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甫荣休的吴建成校长,于1984年6月进入教育界,第一所服务的学校是怡保深斋中学,于1985年掌校。在深斋6年半后,他转来丹中;掌校近10年后,为了平息吉隆坡尊孔独中的内乱,他又临危受命,到尊孔当起“救亡校长”。在尊孔10年半后年届60岁,他再次回到感情最深的丹中,在这里又呆了8年,前后总共18年。

“在深斋的那一段时间,我开始认识教育,但比较粗糙。第一次来到丹中,我就尝试把我对教育的认知细致化,开始了解什么是教育,发现到我所认识的教育,跟我们所实行的教育相差十万八千里。”

他说,我们的教育普遍上不管是小学或独中,都是功利导向、庸俗化,而非人文导向的教育,不把人当人来教。



因此,他坚持,教育应该是民主、多元、开放,所以他就在丹中进行教育改革。

“我在初中阶段引进生活技能教育,因为我要平衡‘双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他说,普遍上独中在这方面都失衡了,而且洋洋得意,以只能够收四五个A的学生为荣。

“我觉得这是羞耻啊,办教育办到选学生来教,不尊重教育。”

丹中教职员一般对于吴建成这位上司的感情五味杂陈,因为在他底下工作非常辛苦,但对于他对教育的热忱和民族情感,却充满着钦佩。现在他荣休了,大家都希望他健康、快乐。

引进技职教育成功

教化顽劣学子失败

吴建成说,1997年,丹中在高中引进技职教育,开办了美术与设计班,1998年则开办电子电工班,这主要是为了配合学生资质,落实因材施教理念。

他指出,来这里读书的孩子,大部分都来自乡区,一般比较粗犷,必须让他们细致化,并将多余的精力消耗掉,这些都是拟定教育策略的依据。

“我起初就推动体育,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毕竟这是粗犷的东西,所以过后就引进表演艺术,来柔化孩子的性格,把他们的素养细致化。”

在近10年的时间,他在丹中基本上做到体育运动,特别是田径有成就、表演艺术有成就。

“在我首阶段离开丹中之前的3年,本来要向学术进军,但我们碰到一个很难克服的障碍,就是我们老师流动。我们得稳定它,并加以培训,不过,我失败了。”

自我评价勉强及格

他说,1998年,他把一批人家不要的孩子收下来,要改造他们,但发现很难,因为老师们缺乏专业能力,结果最后要把30多位逼出校门。

“所以,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这就是其中一个,搞教育搞到最后要把孩子赶出去。”

他说,少了这些顽皮学生,的确校风改善了,但从教育来说这是下策。用开除、用体罚来办教育就好像工厂将“次品”不要了,要留下来的是“品质”;“但化腐朽为神奇不才是教育的本质吗?

“所以总的来看,如果要自我评价,我最多是勉强及格。因为我定的要求,基本上都没有实现。但如果要我搞一个庸俗的教育,我相信,我会是一个很成功的校长。”

不过,他要感谢当时的董事会,在陈子儒的领导下,能够给学校一个很稳定的社会环境,及不错的经济基础,凭着良好的社会及人脉关系,解决学校的问题。

公认“最会筹款的校长”,吴建成到处募款,开办了丹中餐饮班,让技职型的学生完成中学教育。图示丹中第一届餐饮管理科学生,在台湾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主持下,完成了餐饮认证考试。

临危受命掌尊孔办教育像“打仗”

吴建成说,当年离开丹中,并非他的本意。

“当时尊孔董事会为了校长的辞退问题大闹分裂,我临危受命收拾残局,但其实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董事会分裂成两派

“我一度很后悔去尊孔,因为在丹中没有好好安排接班,去了尊孔又没有办法很好解决问题;最后我做了一个决定,就是跟董事会‘打仗’。我是很讨厌斗争的,但尊孔那里的环境,咄咄逼人。在尊孔,我头两年根本没有机会去办教育,实践教改,一直到最后通过一场特大,解散当时的董事会,情况才平息下来。”

他说,要重振尊孔,他提出了两句口号:“让尊孔回到华社,让教育回归本源。”

“教育在尊孔经被扭曲、庸俗化,他们‘打仗’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批董事要培养精英,要抛弃弱势学生,另一批董事则不同意。”

他说,本来民族教育涵盖各种人,结果最后变成了精英教育、贵族教育。

他说,回归本源的意思是,学校本来就是一个小社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大家应相互支援,互相包容,互相关爱。这些孩子一旦有了这些观念,他们就不会大欺小,强的不会欺凌弱的,相反的他要去照顾他们,弱的要建立自信,要发奋图强,要自爱自敬。

家长功利教育难办

“所以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一种观念,成功的话,以后我们的孩子是带着这样的理想走进社会,他可以跟人家竞争,但他不伤害人。我的愿望就是这样,最后能塑造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不过,他发现到,在尊孔比丹中更难实现这种教育理念。因为尊孔的家长和那里的社会环境,要求的是功利,所以他在那边做了很多改革是不受欢迎的。

高血压心脏病缠身 

尊孔10年半最损健康

吴建成表示,在尊孔独中的10年半,可说是消耗他的健康最严重的一段时间。

“我在那边得到了高血压,我的心脏开始出现问题,可以说我的健康是在尊孔时不知不觉恶化。”

他说,他的健康在丹中首阶段时得到强化,包括他20年的鼻子过敏,竟然在第3年就好了,而在尊孔最后第3年又复发。

“我在丹中首阶段的最后几年的血压是偏低的,在尊孔打了两年仗后血压变高了,高到现在都还没有办法下来。糖尿病初期,也是在尊孔开始。在尊孔最后3年,我看到我的健康恶化了,当然人也在开始老化了。”

笔者曾为吴建成下属,这是第二次代表 《南洋商报》专访他,仍然对他坚定守护弱势者的铁汉柔情,为之动容。

亏欠人情重返丹中

吴建成说,他本想60岁就退下,然后推动林连玉基金的活动,不过在丹中前任董事长陈子儒的要求下,他重返丹中。

“我也觉得应该回丹中,因为当年没有安排好接班人之下离开的,总觉得亏欠丹中一个人情。”

不过,他说,要回丹中,太太许佩珍也有些担心,但在他承诺最终会告老回吉隆坡定居后,他太太终于愿意再陪他“东去”。

“在教育界前后35年,她就这样陪我到处去,连父母亲都相继往生了。所以,剩下来不多的岁月,我会陪伴她度过。”

鼓舞小型独中不放弃

“讲起成就,我最大的成就是在尊孔,但如果说到理想,我最希望在丹中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模式,鼓舞小型独中,不要放弃。”

吴建成说,很奇怪的是,一所小型学校当它走向中型或大型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要淘汰弱势者。

“我到尊孔时,发现当时全国大约有整10所独中有开办特辅班,但2003年起,当独中热潮再来的时候,许多学校纷纷把他们的特辅班关掉。

“我最大的遗憾,是在我退休了都还不能看到独中回归教育的本源。相反的是出现越来越大的竞争,甚至走向变质,一些大型独中开始开办国际剑桥课程,走英语路线。”

所以,他说,自己把希望放在小型独中。

吴建成与黄思略老师在食堂高歌,让团圆饭充满欢乐的气氛。

退而不休推动林连玉基金

退休的他,以其性格而言,肯定退而不休。作为林连玉基金的署理主席,他将协助该基金进行两项重要工作,一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培养接班人,二是推动跨族群的交流,争取友族尤其是那些比较开明的知识分子支持我们。

改革丹中宿舍管理

另外,他退休后,还是不会放弃小型独中。“我要从一个更高更广的视角去协助小型独中的发展。”

他说,林连玉基金派他做代表,进入董教总全国独中工委会,做一个委员,并受委小型独中专案组的召集人,协助全国20所学生人数少于500人的小型独中,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求存求发展。

“以丹中来说,我们的学生不多,尤其吉兰丹出现少子化,也不少向大城市或海外迁徙,情况更加严峻以致生源在减少。

“我们早期把生源扩大到登彭,但近几年因为关中的出现,彭亨甚至瓜登,好多学生都去那边就读了。另外,话望生那边,由于开了一条路经金马仑下怡保,报读的学生也大量减少了。加上现在交通也发达了,所以南部很多家长都选择把孩子送到西海岸了。”

那丹中应该怎么办?他认为我们的策略要调整,其中就是要把宿舍要搞好,吸引大城市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双薪家长”,把孩子送来,因此改革宿舍管理,应为当务之急。

独家报道:叶景华

反应

 

文教

基金董事会与林连玉家属 清明扫墓祭族魂

(吉隆坡5日讯)时值清明,追忆族魂。

林连玉基金主席侯渊富今天率领董事会、行政部同仁与林连玉家属,前往吉隆坡福建义山为林连玉先生扫墓敬礼。

侯渊富致词时提及,现世繁荣的背后是先贤的拓荒和牺牲,感恩像林连玉先生一样为国为民奋斗过的前辈们,华教才得以永续经营。

他说: “承蒙同道们的厚爱,推举我担任第12届林连玉基金董事会主席,才有机会扛起此重任,把林连玉精神发扬光大。我要感谢历任领导为组织打下坚实的基础,感谢付出宝贵时间与我携手共进的董事们,还有行政部一群扎实努力工作的职员。大家都是华教的一份子,精诚团结维护母语教育,共同推动华教发展。”

出席祭祀仪式的还有署理主席廖文辉、副主席姚丽芳与黄玉珠、义务秘书李亚遨、副财政何智良、常务董事林顺康与尤荣顺、董事黄宝玲、林永兴、何信祐、梁广万、行政部全体同仁、林连玉养女林达及夫婿朱治和。今年还有三位来自第18届马大全中华生活营筹委一起参与,分别是外务副主席曾恺俊、课程组组长黄诗婷和组员刘佳欣。

让年轻人接触华教

在当下追求快速和网络的社会形态下,已经越来越少年轻人愿意花时间去认识中华文化及追溯华教故事,李亚遨颇有感触地发言:“全中华依然以一股冲劲和活力,通过生活营来加强中学生对华教与中华文化的认知水平。他们就是新生代的力量,成为华教事业承先启后的桥梁。” 

黄诗婷受邀讲话时也提及,感恩林连玉老师,自己如今才有机会学习中文,能骄傲地以中文交流和书写,并将努力身体力行激励晚辈,持续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众人在仪式结束后,轮流献花与上香,各自追思缅怀。分享与交流环节结束之后,大家也在林连玉先生的墓园周围参观及合影。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