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薄利多销留住客源
峇市年饼维持旧价

吴荣发:每天新鲜出炉的饼最好吃。

(峇株巴辖16日讯)新春脚步逼近,传统年饼开始热卖,峇市年饼业者开始集中火力赶订单,为了留住客源,业者们纷纷维持旧价,采取薄利多销法则抢市。

距离农历新年还有19天的时间,峇市街头巷尾开始弥漫着农历新年的气息,而在各大小门市商店,最惹人瞩目的,非各色年饼莫属。



在峇市阿布峇卡路营业的52岁满发糕饼店业者吴荣发受访时指出,今年的购买年饼热潮未起,大部分消费者只是购买少量的年饼试吃,惟目前已有不少熟客及常客开始下单,准备在新年前夕取货过年。

入口即化的凤梨酥,让人垂涎三尺。

凤梨酥蛋卷回头客多

“我已经陆续在制作年饼供批发及门市销售,现阶段是根据市场需求出货,我不会一次过推出大量年饼,以免出现供过于求现象,我也坚信,每天新鲜出炉的饼香,最能获得顾客的青睐。”

制作糕饼已有30年经验的吴荣发表示,其手工制作的传统凤梨酥、蛋卷、果曼姬和蜜蜂窝,都是畅销的年饼,其中,要属凤梨酥和蛋卷的回头客最多。

“依照现在都市人忙碌的习性,大家似乎都有最后一分钟才扫购年饼的习惯,相信在新春前夕的一周,家家户户都会出动选购年饼。”



杨细卿是一个制作年饼的老手。

杨细卿:比去年慢热2个月前开始收到订单

做40年年饼不喊累,妇女乐此不疲,今年的年饼一律不涨价。

65岁的杨细卿是一个做年饼的老手,40年来,她纯手工制作的年饼已经做出个人品牌,熟客的订单每年都会按时送上门,叫她不做都不行。

今年,她只做牛油饼、凤梨酥和蜂蜜玉米片,虽然制作成本高涨,但她今年还是坚持维持旧价,没有调高售价。

蜂蜜玉米片

“我在去年11月初就开始收到订单,目前的批发订单和熟客订单还是陆续进来,出货量也随着日益靠近农历新年而不断增加,让我非常忙碌。”

她说,基于坚持年饼的品质,她不接受邮寄订单,一些来自新加坡的订单,也是顾客自己上门取货,以免年饼在输送过程被摔坏。

“今年年饼的行情比去年稍微慢热一些,很多熟客比较迟下订单,眼看市场上的消费力不太旺盛,所以我决定维持旧价,少赚一点没关系,有客源就好。”

邱娓娓限量制作年饼,不想忙坏自己。

邱娓娓:亲友都爱1年卖1次年饼

家人朋友都爱吃年饼,茶餐室女东主一年炸一次钱菇迎接农历新年。

与丈夫在龙工业城经营宏阳茶餐室的54岁邱娓娓表示,她在农历新年前夕售卖炸钱菇、紫菜饼和炸蟹柳已经接近10年,主要是因为家人和朋友都爱吃,她才会一年做一次年饼生意。

“虽然距离新年还有一段时间,但目前已经很多熟客开始向我下单,准备在新年前夕才取货,由于行情平淡,我都是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顾客买多就给予折扣,但求大家吃得开心又没负担。”

她说,由于钱菇价格越来越贵,而且货源不充裕,她往往得跑上好几家霸级市场,货比三家,才能买到新鲜、价格公道的钱菇来炸。

“我向来现炸现卖,尤其是炸钱菇,处理钱菇是一件很花时间的事,我每天都是限量制作,不想忙坏自己。”

反应

 

商余

我的年味·蕉叶年糕/汤丽蓉

前几天,带着远嫁多年,迁就孩子假期没机会回来过年的朋友逛茨厂街,她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年饼摊问我:“过年家里是不是有每一种年饼都要备齐的习惯?”我瞪着眼睛回她:“怎么可能?”她后来转个方式问:“那么有哪一种年饼是一定要有的呢?”

其实,年饼随着每个人的籍贯和记忆有所不同。如要问我,心目中唯一一款最原始,最具年味,但在今日却是可有可无的新年食品——年糕。年糕,其貌不扬,不像易于装罐,取用方便的各式牛油曲奇饼和五花八门的炸年饼般受欢迎。可是,过年拜拜,即便鲜花水果,三牲香烛再多,少了年糕,那仅仅是一般节日祭祀。

手作的年代

小时家住啤律新村,这是一个几乎家家户户都自营小生意的社区,邻居们不是制作云吞面、炸油条,就是卖干货、青菜、饼干糖果,还有贩猪肉。在这里,年饼都是自己动手做。在耳濡目染之下,妈妈向邻居学会制作年糕。

买好糯米要泡水,然后抬到家里附近的磨米厂去磨成米浆。这磨米,大家都倾向找石磨的,因为机器磨的虽然快速,但是机器的热度会把米浆轻度磨熟,造成年糕成品略为逊色。

米浆磨好后放在脚踏车后座,找木条加石板重重压上几个小时,让水份沥干,剩下粉团。等待的同时开始着手捡柴枝,割香蕉叶。蕉叶要先用湿布抹干净,然后放在碳炉铁丝网上稍微烤香烤软。接着剪出蕉叶大小塞入铁罐(炼奶、奶粉、美碌)整形。粉团干身之后,倒入大脸盆,加入白砂糖使劲搓揉,单纯利用手心热度和揉擀的力度,慢慢地,慢慢地融化砂糖,糖浆揉合面团形成纯白面浆,一直到能流动的液体状,才一个一个倒入准备好的铁罐里。

大铁鼎盖顶绑小刀

另一边厢,男主人负责升起柴火,放上大铁鼎把水烧开,水滚入锅前要在年糕罐铺上棉布,预防蒸煮过程中“盗汗水”流进;锅盖盖上后,还要在盖顶绑上一把小刀,寓意防止所有邪魔妖道干扰,最后再把闲杂人等赶出蒸煮区,年糕师傅至此才能稍微喘息,专心顾火 。

这一下锅,兵荒马乱的准备区顿时变成了岁月静好,铁皮屋顶热烘烘,蒸笼边炭炉依然烧着一壶开水,电台播出浓浓韵味的新年小调,年糕师在懒人椅上打盹。这一蒸,最少12小时,期间不时得打开锅盖添热水, 逐个铁罐里的面浆翻搅,再放回锅里继续蒸煮,这样年糕才会熟得均匀。

十几个小时出炉时,是年糕师火精神最紧绷的时刻,成败就在锅盖打开的一刻,而且成果不可逆。打开,看到成品表面呈漂亮光滑琥珀色而且无泡,米香混和蕉叶香,年糕师也只敢暗暗窃喜。

真正参与整个制造过程,才明白,只要老老实实遵循古法制作,根本不需要参和什么焦糖上色。亲眼看过刚出炉,美丽得像艺术品般的成品,才会了解,一个没有高贵包装,原料简单的年糕,为什么值得这个价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