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先天性心脏衰竭
最佳治疗:心脏移植

在我国,心脏衰竭是一种很普遍的心脏疾病,且可见于任何年龄层,可以是年轻人及老年人。可惜的是,国人对心脏衰竭并不熟悉,甚至对其认知非常低。

为了提升公众对心脏衰竭的认识,国家心脏中心日前筹办了一场心脏衰竭醒觉日,分享心脏衰竭的症状、病因及预防,同时也教育患者如何应对疾病。



国家心脏中心举办的心脏衰竭醒觉日上,教育病患及公众进行温和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随着我国各种慢性疾病的大幅增加,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心律过快、先天性心脏疾病等等,都是最常引发心脏衰竭的因素。

国家心脏中心心脏衰竭兼心脏移植临床医生拿督阿兹米医生说,心脏衰竭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层,而最普遍的是由心脏病引发心脏衰竭,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无法供应血液至心肌,因此,病患会先感到胸疼,接着才发现心脏衰竭,这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他说,就如国家心脏中心一名患者黄祺杰,因先天性心脏衰弱而引发心脏衰竭,因此唯一的治疗法就是心脏移植。但在进行移植心脏前,该中心要求病患照顾本身的生活方式,包括勿喝太多水、减少盐的摄取及保持温和的运动。

“接着便是药物治疗,这有助患者減轻病痛及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同时药物也会延长心脏衰竭患者的寿命。”

但他指出一点,即使进行药物治疗,部分患者亦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因此医生会建议置入心脏起搏器,舒缓患者的不适。若以上方法都无法让患者恢复状态,才会进一步采取心脏移植的决定。



心脏移植能够让病患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能够进行各种活动,但必须一直服用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药物,避免出现排斥反应。

亦是心脏病专家顾问的阿兹米说,病患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后,需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而且有关药物不可混合其他药物一起服用,否则会出现排斥的风险,患者亦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阿兹米:心脏衰竭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层。

服用免疫抑制药物

他指出,国家心脏中心会严谨地鉴定病患是否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才会将之列入等候名单中。原因在于,病患必须在手术后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每日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一旦停用,患者将即时死亡。

“目前,心脏移植等候名单有50人,等候时限平均为两年。

国家心脏中心在选择器官捐赠者时,亦非常严谨,以确保便病患进行手术后,生命能延长得更久。”

住院3星期可回家

他表示,“进行换心手术的患者,住院3个星期即可回家,若要继续上班,则胥视身体状况,建议可先处理一些轻微的工作。”

国家心脏中心成立国内首个“心脏衰竭支持团队”(Heart Failure Support Group)及心脏衰竭网站,为有关病患及家属提供更多相关资讯。网站备有完整的文字及影片介绍心脏衰竭、保持健康心脏的贴士等资讯,患者亦可从网站免费下载MyHF应用程式,以方便记录本身每日体重、血压、脉搏等,复诊时让医生准确掌握病患的情况。此外,还可设服药提示,极为便利。

心脏衰竭醒觉日上,亦有教育公众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黄祺杰:换心后生活如常

2010年某天起床,感到呼吸困难且全身无力,在一家私人医院就诊后,被诊断出是心脏衰竭而转介到国家心脏中心,经过深入检查,确定为先天性右心室衰竭,因而被列入换心等候名单中,当年我只有24岁。

8个月后,即2011年成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但其实知道要动手术时,心情与当初知道自己患病时一样恐惧,因为在被列入等候名单时,医生就已经解释及说明一切,包括手术的风险。

换心后,生活需要更有规律及饮食方面需多加注意,但其他方面则与一般普通人一样,我依然可以进行任何运动项目。虽然有时会感到有点不适,但庆幸没有严重到需要住院。

这些年,我需要每3个月定期到国家心脏中心复诊,而一切费用,包括当初的手术费、住院费、药物费用等,全都由国家心脏中心承担。

感谢家人、好友的支持与陪伴及国家心脏中心医生的鼓励。

受访病患:黄祺杰(32岁,产业公司管理执行员)

反应

 

保健

行医者的无奈/林美强医生

78岁老翁在晨运时晕厥,扑面倒地,擦破手背嘴唇,血流满脸,把伴随的老伴吓得哭天喊地。

左邻右舍听到呼救声都前来施救。晕厥8分钟后自然舒醒,无抽搐、翻白眼或失禁。恢复意识后能正常沟通、无面部或身体瘫痪,只是伸诉晕厥前突感胸口灼热、视线变暗就晕倒了,发病前并无心绞痛、心悸、气喘或冒汗等。

把病人送入急症室就医。血压偏低、心跳慢、房颤且间接性停顿、主动脉瓣膜狭窄杂音、颈脉注升、双腿浮肿。

脑部断层扫描结果显示,无急性缺血性中风或脑溢血,心脏声超显示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及中等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膜严重关闭不全等引发心脏衰竭。

其它共病包括: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房颤,对方是初期胃癌存活者。

心疾难除

犹记得3年前老翁在体检时因CA 19-9癌症指标偏高而无意间被诊断初期胃癌,当时他毫无症状。

在新加坡执医的儿子原本打算安排他过境就医,可恰逢冠病肆虐而辗转到本院就医。

无独有偶,老翁在新加坡的心脏医生是我昔日同事,毫无悬念下我就被推荐接手这烫手山芋。

当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病患开始出现典型三联症状,如晕厥、心绞痛、呼吸困难等,如果不进行瓣膜置换手术,2年存活率低于50%。

胃癌本身或切除手术及心瓣膜狭窄及肺动脉高压都可能随时让他送命,但他却勇于选择胃癌切割手术,即便术中术后猝死率高达10%。

老翁奇迹般在术后2星期康复出院。

胃癌解决了,但心疾未除,时而呼吸困难双腿浮肿而挂诊,但老翁总是从容淡定,不曾愁容满脸,求生欲超强。

症状始于6年前

眼看药物已无法控制病情,只好硬着头皮提议他考虑心瓣膜置换手术。经过仔细评估,国家心脏中心的胸腔外科旧同事一致认为手术风险过高而不建议涉险。

因为他已错失了心瓣膜置换手术的安全期。翻看了他的病史,他于6年前已开始有心脏衰竭的体征,可惜却没及时被建议去置换心瓣,才会陷入僵局。

晕厥、心脏衰竭显示病病情正迅速恶化。

我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向执医的儿子建议探讨微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Trasn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可行性,虽然希望不大,但总比没希望好,这或许是行医者的无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