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美中日AI大比拼/符策勤

奥运后十年,中国AI刷脸技术被应用在大小企业。

普遍上,大马人还是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一词还很陌生,上至国家预算案、长官,下至商会领袖、大小企业老板,平民百姓都不懂!

大家只懂得在讲词、交谈中,忽悠插上一句工业4.0一词来时髦化大家的谈话。



请问您3.0了吗?

工业3.0简单来说,“全自动化+全电脑化”生产。

工业4.0,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深度学习)+ 物联网 + 全自动化(机器人)+ 全电脑化 + 客制化的智慧型工业模式!

没有AI,那来工业4.0?乱砸钱在4.0是荒缪的,符合大马“国情”,我们更应该实践AI应用。

我出席了2017年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没人谈工业4.0,反而我在场连续三天洗耳恭听大咖阿里马云、腾讯马化腾、百度李彦宏、苹果库克等大谈特谈人工智能。



2018年11月7日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大会又在深谈AI新转化成果发布。

我的AI伙伴还在11月17日,上海“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致辞发表AI道德规范了。

外国谈规范大马没开始

人家谈规范了,我们还没开始!

中国最蓬勃发展AI,是2008年奥运前后。为了预防奥运安全的威胁,大肆学习美国AI人脸识别技术来追踪恐怖分子。

奥运后十年,AI刷脸技术被应用在大小企业,“支付,餐饮,开门,打卡,取快递,无人购物,取钱,检票,乘飞机等等”!

两次的中国张学友演唱会、啤酒节,AI刷脸现场捉了好多个的大小通缉犯。

1956年,AI被提出,研发,先后经历两次“寒冬”,现在迎来第三波高速发展浪潮。

世界AI七大巨人:谷歌、面子书、亚马逊、微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中国也于去年发布了《203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中美两国在AI发展上都比较先进,美国为人类愿景而做,在基础研究、创新发明领先,而中国为市场导向而立,以需求引领发展AI应用方面要好一些。2017年中国AI投融资规模,已占全球总规模的70%,过去4年中国每一年的AI论文数量,都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不过,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仍只有美国的一半。

中国的5大AI优势:人口多、市场大;多行业发展,有海量数据;资金充足;政府重视;理工科人才多。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的机器人制造业是世人学习和赶超对象。

在一些会议或展会上,来自日本的人形机器人,往往成为人群关注的焦点,逼真的仿人形技术,为日本机器人行业赢得了口碑。

日本创新速度落后

但在过去几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日本的创新速度,却远远落后于美国与中国。

无法抵抗中国影响力

夏野刚是i-Mode发明人、DoCoMo(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前高级副总裁说:“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影响世界,今后如果中国的网络企业不断进军日本的话,日本将无法抵抗。”

日本创投基金的活跃程度,远远低于美国和中国,日本去年的创投金额在3000亿日元(约113亿令吉),资金规模也仅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和中国的十分之一。

另外,受语言、本土市场规模、老龄化、缺乏工业界的反馈、闭门造车的基础研究,难转化为实际应用,日本的AI很难拓展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澳洲IJCAI人工智能顶级会议,AI论文入围/占整体入围论文数量:

中国475篇/34%(入围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

美国255篇/18%;

日本37篇/3%。

值得注意的是,入围的美国论文中,还有部分研究者为华人。

反应

 

名家专栏

当风口飞猪跌落时/拿督刘明

一个90后的年轻友人找我聊天,谈起了他从商的心路历程。

很多年以前,他在网上销售一款蛮有趣的网红钱包,就是打开后,钞票会自动弹出来的那种,相信很多人应该还有印象。

他说当时这个产品非常红火,后来因为牵涉到了版权纠纷,几番折腾,他被迫放弃了这个现金牛生意,转而在网上教授他的营销心得,摇身一变成为一名为人师表的老师。

疫情肆虐的时候,突然涌现出来太多这类课程,他很快就被打回原形!

因为年纪的原因,他的经商经验都和互联网营销有关,后疫情时期他兜兜转转进入了后勤配送服务(drop shipping),他习惯了任何事情都在网上推广,可是这一次他踢到了铁板。

零工经济变化太快

原因是后勤配送服务在疫情后已经成了红海,加上网上推广的费用太贵,入不敷出,他找我想了解如何建立人脉,用传统的方式找客源。

他说互联网衍生出来的零工经济变化太快,无论你提供的是实体商品还是服务,几乎都是风口,真的如雷军所说: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可是风口一过,飞猪都跌得稀巴烂变成死猪!

他说互联网营销很难做深,因为客户都不忠诚,尤其他卖的是网红产品。

他说当时产品爆红,他无暇也无需花心思和顾客互动、建立关系,因此,当他每一次改换赛道,顾客都归零!

对现今的他来说,互联网思维似乎起不了任何作用!

我虽然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但是也的这番说辞,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我上两期的文章: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功能,已经尘埃落定、尘归尘土归土。

意思是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的影响和功过,已经到了瓶颈,而且是可以预测的。

人与人互动有温度

互联网这个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把传统行业破坏殆尽后,只要我们细心观察,那些遗留下来的“沧海遗珠”赖于生存的关键,是居功于他们努力保持人类最传统的生存法则,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温度!

我很多年前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提到一个论述,我说大数据其实和我们中小企业没什么关系。

大数据充其量不过是大型平台如谷歌、淘宝等,出卖给中小企业用来赚取巨额利润的工具!

其实,最终我们的生意,还是回归我们熟悉的“客户关系管理”!

因为管理好我们和顾客的关系,才能确保企业永续发展!

AI碾压创意行业

今天互联网衍生出来的人工智能(AI),俨然形成了另一波的破坏性经济,这阵具摧毁和建设于一身的龙卷风,已然席卷到了高科技产业,你看看ChatGpt带来的冲击和破坏,毫不留情地把创意行业推向寒冬!

“创意”这个被科技大佬们一致认为唯一不可能被互联网取代的行业,最后还是劫数难逃,面临严峻考验!

新能源汽车也是另一个互联网衍生出来的产物。

今天企业界最常谈论的两个品牌:特斯拉和比亚迪,几乎每天都出现在媒体版面。

这两个从来没有在汽车史上出现过的汽车品牌,如今正在撼动所有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大厂!

那么,这一波的破坏性经济会不会为汽车行业彻底洗牌?

上几个星期我到台湾,有幸遇到台湾电池协会理事长杨敏聪博士。杨博士也是台湾一家半导体上市公司董事长,如今退休转战汽车电池行业。

我把心中的疑虑,抛了给杨理事长。

他说新能源汽车,因为是一个新兴行业,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电池的创新和它的续航能力上。

乘客其实对汽车的要求,远远不止以上两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度和品牌价值带来的优越感,都应该考虑在内。

拼性价比陷入红海

所以假以时日,当电动汽车的电池和续航技术普及化之后,消费者还是会选择百年大厂所提供的舒适度和品牌价值,只拼性价比的汽车品牌,将会沦为红海战争的牺牲品!

换句话说,打价格战,咄咄逼人的中国电动车,到头来将会在这一场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大战中,最终沦为第三世界廉价品牌,比亚迪想要打造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品牌,恐怕不容易实现!

当然,欧美的关税壁垒将会进一步加速中国电车的崩盘!

互联网带来的经济效应是两面的:一是辅助和推动企业的整体成长,二是在加速某些传统行业的更迭进程,最后形成毁灭性后果。

这篇文章要带给大家的信息就是,互联网的历史作用已经定调,它对传统行业的破坏,大致上是可以被预测的,身为中小企业主的我们,不再担心受怕何时被路人甲用你想象不到的方式把你干掉。(我们从来不担心同行之间的优胜劣汰!)

做深做强无需怄气

而现在这波更迭和淘汰的龙卷风,已经吹到高科技产业。所以不要惊讶,未来几年我们熟悉和惯用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分分鈡成为历史名词!

朋友问从事大码女装的女儿,为何不要把生意拓展加盟模式?

她侃侃回答:我只想把品牌做深做强,不要像我老爸那样整天为生意怄气!

我突然觉得,我的女儿比她老爸还有智慧!

做深做强,其实是商场上一种蛮正确的选择!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我绝对会做出我女儿这样的决定。

当然,见仁见智!

退堂!

免责声明:所有评论为作者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