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为何要有最低薪金?/黄子伦

大马2019年的财政预算案把最低薪金提升至1100令吉,且不说这数目是否合理,个人认为有其必要设立最低薪金,哪怕我并不喜欢政府干预市场。

传统的自由派经济学者反对设立最低薪金有两个核心理由。



其一,他们认为每份工作都会有一个“合理市价”,要是雇主聘请员工出手太寒酸是无法招聘到任何员工。雇主唯有支付更高的薪水,才会有人愿意加入,而雇主所支付的“更高薪水”就会是这个市场的“合理市价”范围之内。

其二,他们认为设立最低薪金只会让更多人失业,让员工被剥削。假设雇主打算花2700令吉来聘请3名员工,也就是支付每人900令吉的月薪。一旦政府设立最低薪金为1100令吉,那么他就只能招聘2名员工。最低薪金的设立除了会导致第3名员工失业,雇主也会想方设法在那2位员工身上尽量榨取出3名员工的生产力。

这些理由看似掷地有声,然而当中有许多假设和先决条件是很难成立的。

因为员工必须有足够清晰的资讯方可知道自己在某家公司的待遇是否低于市价。由于商家必须清楚列出产品的价格,所以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但在人力市场,薪水待遇这种信息是不公开且非常模糊。即使是人力资源公司所发表的报告也是非常笼统,所以员工一般来说没有太多管道可以确认自己的“合理身价”是多少(除非频频面试)。

因此,只要雇主没有过度剥削例如支付薪水低于市价50%,雇主还是有绝对优势用低于市价的价格聘请到员工。



员工须团结一致

在信息不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要让雇主尝到一旦出手低于市价就聘请不到员工的滋味,需要员工们团结一致与之对抗才有成功的机会,这也解释为何有工会。否则,单一员工的离职对雇主来说是不痛不痒,反正 “你不做,其他人抢着做”。唯有由政府出面设立最低薪金,雇主们才会跟随。

也许有人会争辩说,就是因为这些员工给公司带来的附加价值太低了,所以他们在待遇上容易被雇主压榨,被其他人或者机器取代是无可避免的事实。

这些道理,我都能够认同。但要说明的是,即使是白领,你要他们懂得分析市场待遇并自发地自我增值都非常难,遑论那些最低薪金的受益者,他们大部分都是低下阶级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也不高。

况且,每个行业都会有一个可以剥削的底线,也就是说雇主出价一旦低于某个价位就非常难找到员工,因为这个价位是整个社会的“共识”。

然而,因为我国的核心产业还是停留在廉价制造业,加上打开了外劳这扇方便之门,使得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待遇“共识”是一路下滑,因为外劳可以接受比本地员工低很多的薪金。

也有另一说是认为一旦落实最低薪金,那么雇主们就会不倾向给员工们加薪,因为他们会觉得“我都已经付这么多钱给你,怎么还会加钱给你?”

我们扪心自问吧,会有这些想法的雇主们,即使没有落实最低薪金,请问他们会主动加薪吗?会加多少?从人性角度来说,雇主们是不大愿意给员工大幅加薪,除非公司盈利突然翻倍增长才有一丝可能。

总的来说,教育水平落后、许多产业难以升级、许多雇主短视且不思进取、庞大外劳人数拉低薪金底线、B40人口不容小觑,最低薪金是目前稳定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无可奈何之举。希望未爆发更大问题之前,能够找到解决方案。

反应

 

言论

从长计议大学生最低薪/南洋社论

最近高等教育部提议将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定为3000令吉,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

这一建议背后蕴含着政府对年轻人就业问题的担忧。然而,是否应该通过立法来规定大学毕业生的最低薪金,却是一个引发深思的议题。

在这个议题中,存在着立法强制规定大学毕业生最低薪金的利弊。

支持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有助于保障毕业生的经济权益,缓解他们面对的经济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然而,反对者则认为,薪酬应该由市场供求和个人价值决定,政府干预会扭曲市场机制,导致就业市场失衡,进而增加毕业生的失业率。

从薪酬的确定原则来看,资历、经验、能力和生产力,是决定薪酬水平的重要因素。

加剧毕业生就业难题

政府强制规定起薪,可能会忽视这些因素,导致一些企业不再愿意聘用大学毕业生,因为他们可能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能力与雇主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这将进一步加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陷入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政府强制规定最低薪金可能会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积极效应。毕业生们将有更多的经济支持,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消费能力,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这也有助于提高大学教育的吸引力,激励更多人投身高等教育,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升国家的人力资源素质。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政府干预薪酬水平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一旦设定了最低薪金,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对于小型企业而言尤其如此。

避免忽视长远影响

此外,如果政府仅仅关注起薪,而不关注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那么这样的举措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真正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因此,在探讨政府是否应该立法规定大学毕业生最低薪金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各方利弊,避免一味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支持大学毕业生就业,例如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加强职业培训等,以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督,鼓励他们为毕业生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合理的薪酬待遇。

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