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我的散文

因为我编过的是《学报》和《椰子屋》,早些年很少人把我写的东西当作“文学”。30年以后回头看,《学报》后期和《椰子屋》定义应该是“文青杂志”。

我开始写作时不是这个样子的。一开始我就写散文。写那种文字语言扭曲很严重的“现代散文”。大概是受渡也《历山手记》影响。总觉得文字是颜料,喜欢怎样涂抹都可以;而且旧的时代应该拋弃,要写就应该以新的方式,写新的东西。



多年以后,我对自己的散文总是“蔽帚自珍”。不要脸也要说一句:我以为我散文写得好。30年前在《南洋》以“早安”为笔名,开始写“影话”(不是“影评”,也因为我认为不是评论)就决定要玩文字,说起来当年的编辑何谨先生可真寛容,可以让我每星期一次恣意游戏。最可惜的是当年还没有电脑,所写的文字都没有存档。偶尔会听到有人惊噫“呵,早安就是你。”显然是喜欢的,但要找回来读,实在不容易。

后来,我的文字慢慢的,刻意地改变了。就算是“文学类”散文,也比较口语,读起来没那么紧张,愈发松散了。有个朋友对我说:“庄若,我还是喜欢你以前的散文。”我才不理她。这个人不识货。此时我已不把文字当成颜料,而是当成镜头了。一个镜头剪接另一个镜头,一个声音衔接另一个声音。俄国大导演塔可夫斯基认为电影是“雕刻时光”。文字何尝不是?况且文字要“抽象”起来,可比电影方便许多。

陈强华何乃健健在多好

但是,我的散文并没受到多少人的肯定。5只手指数得完。陈强华对我说过(已“死无对证”矣)喜欢我的专栏:“很厉害,看似东讲一点,西讲一点,到后来都可以兜回来。”去领《冰心散文优等奖》时,冰心先生不能出席,她女儿对我说,我那篇散文《两只啄木鸟》本来是落选,是汪曾祺先生很喜欢,硬把它拉了上来的(哗,真荣幸呵)。除了我那一篇,其他得奖作品都是广义的中国移民,而且是文革情仇,有血有泪。当年骆耀庭代表“青年作协”(不是作协的青年团,是另一组织)在《星洲日报》编一个文艺版〈手影戏〉,我也曾受邀写了一大版;把我过往写过的散文,剪接成一篇长文。这情况有点像谭家明把王家卫的镜头拼凑成一个《东邪西毒》。根据骆耀庭的解读,是“剥洋葱”。

为了得到“文学界”肯定,我参加了不少届“花踪”。诗得过3次奖,“两小一大”。散文每一回都入十大,每一回都落选。对了,评审何乃健先生倒是相当喜欢我的散文的,可还是无力拉我上来(又再“死无对证”矣)。你说,这个世界如果陈强华和何乃健先生还健在,是多么的好呵。



反应

 

副刊

莲花爱太阳

每一回看到有人种荷花,总让我想起马六甲一个种荷的奇人。他名字也奇特,叫Marlboro(万宝路,现在那么禁烟他应该有点烦)。在马六甲那5年时间,我却不常见到他,只知道他开过一间茶馆(好像叫“曼陀罗”)后来在“椰脚街”(Harmony Street)也开过一间种荷花的专门店,我走去看,什么地方来的莲花都有,中国、泰国,各式各样。



我忘了是Marlboro还是Ah Kee教我的:种荷或莲花要开花的秘诀,是池水要够热。所以必须放在大太阳下晒。如果嫌陶缸的水不够热,可以种在塑胶桶内,再放入陶缸做装饰。所谓“夏莲”,莲花本来就爱是夏天,天气够热才开花的。这一点跟葡萄相似。葡萄就是趁闷热的天气,剪去不必要的枝节之后,花才会奋力在分叉处盛开出来。电影《漫步在云端》(A Walk in the Clouds)里,主角误入葡萄园,农民使用烟雾(所以有“走在云端”的错觉)催发葡萄树开花,是相同的道理。

说回莲花,莲要开花的另外一个关键,是放肥料。

老鼠钓金鱼

小时候种的莲花,都是稻田找来的野种,有开花也是开得小小紫色的,很抱歉的样子。我放在家里大大的“龙缸”里头,饲养琉金——是一种琉球(冲绳)来的金鱼,背肌高,肚子强健,尾巴强健有力。可惜今人饲养的,都是短尾了。今人的品鱼标准,跟我们那年代不同;另一个同样的例子是接吻鱼,今天的接吻鱼已经变种,可以说是“畸形”了。脸短肚短,尖嘴大头,不是从前的长型。

我在八打灵的时候,偶尔也找些莲花来,放在花盆沉入金鱼池里。金鱼不爱大太阳,鱼池就在天井阴凉的地方,所以莲花也很少开。只是偶尔猫儿会去饮水,盯着金鱼呆呆看着。



莲叶,大概也有一个好处,好让金鱼躲开它的天敌,鱼狗和老鼠。我曾经亲眼见到鱼狗从天而降,衔走金鱼。马六甲的“椰子屋”后院有个鱼池,有一个时期,我亲爱的“鹊尾绣球”悄然失踪了一尾又一尾。我日夜提防,终于有一天,听到水声马上冲出去看,只见半只鱼跌在地上,老鼠逃之夭夭。从此鱼池每个晚上都盖上塑胶网格,池水也稍为放低一些。据说老鼠晓得以尾巴做饵,引金鱼靠近。这是有可能的。

在吉隆坡只记得在Malawati有一个很大的莲花池,马大湖好像也很著名。不过我最喜欢的是槟城植物园的小池。凉凉绿绿的,莲也没怎么好意思开花,鱼和乌龟在池中悠然地游泳。我想我喜欢清凉的水甚于爱太阳的偏好,本来就“天生”与莲花相冲的吧。

所以照我的想法来看,种莲花不开花不用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