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独家】记载先贤南来生活
东甲茧云宫百年文物重现

被合折起来的棺被,中央绣上一位长寿老者图,背后图片为打开后的棺被。

(东甲30日讯)逾百件价值连城,深具民间习俗和宗教色彩的古文物瑰宝被当“垃圾”尘封,堆积在东甲百年老庙茧云宫内122年。

对神庙文化有深度研究的茧云宫理事张汉生,近期将这些典藏茧云宫百年历史的“宝藏”挖掘出来重见天日。



张汉生也是茧云宫文物保留5人小组统筹,他告诉《南洋商报》,耗时近一个月把所有珍贵文物从庙内储物间找出来,一件一件整理。

他还请来台湾道教研究学者蔡武晃教授给予指点,把文物间隔,以主题方式归类和标上名称,附上简单的解说,让参观者能更明了老祖宗下南洋的生活。

他说,众多文物都是先辈从中国南来时带来的,也有先辈在此地落地生根后,不忘祖宗的文化根源,重新塑造的。

蔡武晃(右)收集和研究古代灵堂设计布幔,左起为潘永华及吕哲明。

文物厅橱柜深锁保护

他指出,所有文物都是纯手工制作,材料质地皆“货真价实”,基于文物价值连城,文物厅橱柜都深锁,也设立条规,让文物永远被保留,不再被破坏和遗失。



他说,文物不仅是茧云宫的资产,更属于全体东甲人的无价之宝。

“理事会也议决庙内超过50年的用具和法器,自动归纳为庙宇资产,不能丢弃和变卖,并列入文物厅展示,丰富文物厅内涵。”

由古至70年代的掷筊和签诗(图上)演变,右下角是百年开路鼓和铜锣,左下角是60年代重建庙宇乐捐善信。

张汉生说,还原历史,传承和保留文物是个重要工程。

他感谢东甲各界善心人士出钱出力,慷慨献捐、赞助,让文物厅短时间内设立起来。

目前被收藏进入文物厅的文物有棺被(覆盖棺木上绣有长寿老者的被)、古盘(盛水果用途)、古剑和钉球、蜈蚣刀梯、威灵显赫牌匾、掷筊(也称问杯)签诗说明的演变、刻有年份和文字及弟子叩谢的神龛、绣帕、主神披甲、八仙红彩、齿火炉、神轿、鼓和锣、墨砚、称坨、神案法器、公鸡碗、锅、铲、瓮、汤匙、筷子、南洋周刊等,都是“独一无二”的古文物。

天井下的铜炉已经超过百年历史一直延用至今,背景为金阙大夫神殿。

包括60年代鸟瞰图

令他感动的是东甲老摄影人韩文畴无条件把珍藏了大半辈子,一张60年代东甲镇鸟瞰图和东甲新村古面貌图片献捐出来。

他说,该图是50年代末英军准备撤离时,专程用直升机载他从高空拍摄,相信也是东甲唯一一张被保存最完整、清晰的东甲镇鸟瞰图。

“SK资源回收也捐献出许多他收到的古物、总务王湘潭祖父举殡时向茧云宫租借棺被、棺罩的老照片等。”

张汉生说,理事会不鼓吹迷信,善信进入茧云宫不只是拜神,还有从观赏古文物过程中认识历史,达到思古观今的教育目标。

从储物间也翻找出60年代的南洋周刊和富有纪念性的旧报纸。

元为勇义务修复老照片

东甲知名摄影师元为勇义务把133张模糊不清、褪色的老照片翻拍、复新、加工、套色及还原,重现在大家眼前。

他用4天进行这项工作,还从他这两三年来庙会所拍摄的2000张作品中,挑选出111张,复冲洗成8X12寸的照片,2张12X16寸,1张8X42寸的经典照片送给庙。

他说,这些照片都是他的经典佳作,因为喜欢华人文化,能为中华文化尽点绵力,是他的荣幸。

元为勇(右三)移交精选出来的经典照片送给庙,左起为林诚专、王湘潭及张温松;右起为张汉生及颜亚泉。

让年轻人了解华人传统文化

副主席张温松说,2年前有感于庆典吸引不到年轻人参与,理事深入探讨,议决建议设立文物厅,让年轻人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和参与华人庙会。

“传统文化要渊远流长,保留和传承是绝对重要,这一切必须由自我族群的人才能做到。”

他发现从设立文物厅过程中,很多年轻人自发参与,已经达到第一步的目标。

百年来延用至今的“齿火炉”。

修葺展现“古老”色彩拟申遗

理事会主席潘永华说,茧云宫是东甲唯一最古老的老庙,文物厅开放供大众参观难得一见的文物。

他说,传承不朽的文化,不应只局限在一个区域,应让世界皆知。

他披露,理事会下一个目标是重修庙宇屋顶,让它更具备“古”和“老”色彩,为申遗计划跨出第一步。

他相信,一旦申遗成功,配合文物厅,必能带动东甲旅游业,让东甲在世界留名。

他指出,明年该庙将庆祝123周年纪念,理事会议决到中国把坐镇中国茧云宫的境主公金阙大夫金身请来东甲参与盛典。

他相信届时与中国茧云宫理事交流过程中,必能了解金阙大夫和茧云宫的历史,也达到收集历史的目标。

反应

 

大千

西班牙出土3000年前宝物 检出来自外太空1物质

(马德里11日讯)科学家近期对一批1963年从西班牙出土、具有3000年历史的古代宝物进行分析显示,部分文物含有“外星金属物质”。

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们对“比列纳宝物(Treasure of Villena)”进行新的分析发现,其中两件含有“陨铁(meteoric iron)”,陨铁是在陨石内发现,由天然金属铁和镍为主形成的矿物。

比列纳宝物于1963年在伊比利半岛被发现,揭示从石器时代转向青铜器时代,文物内含59件镀金物品,90%由23.5K金制成,而陨铁便是在其中一顶镀金帽子和一件手镯中发现,所占比例分别是5.5%和2.8%。

科学家们估计,该种物质源于1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一颗流星。

由于来自外太空,因此由铁镍合金组成,镍成分的变化重量超过5%,此外还含有其他微量化学元素,其中钴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几千年前,利用坠落的陨石来制造物品是很常见的作法,埃及图坦卡门陵墓中也发现类似文物。

该研究资深作者、西班牙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鲁伊斯(Ignacio Montero Ruiz)向《生活科学》杂志说,“炼铁技术与铜冶金和贵金属完全不同,因此,开始研究陨铁、后来研究陆地铁(terrestrial iron)的人必须创新和开发新技术,但陆地铁中的镍含量通常较低或非常低,并且在分析中常常无法检测到。”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