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彭博社/QuickTake】美中贸易战不断升级 特朗普能赢?

美国总统特朗普给一场正在进行的贸易战火上浇油,宣布对价值2000亿美元(约8200亿令吉)的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同时威胁对另外2670亿美元(约1.1兆令吉)中国商品加税。

他此前已经对价值500亿美元(约2050亿令吉)的中国产品加征了25%的关税,并且可能很快就将无法再扩大规模:已经和威胁加征关税的商品总额目前已达5170亿美元(约2.12兆令吉),而美国去年从中国进口总额只有5050亿美元(约2.07兆令吉)。



中国进行了回击,也对美国商品加征不同比例的关税。

美国还对来自大多数国家的钢铝进口加征关税,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他们也以关税反击。

一切指向一场全面的贸易战,可能打断全球供应链、推高消费者价格、阻碍经济增长,并让世界贸易组织失去意义。

不太清楚的是,结局是否会如特朗普所愿。

1、什么是贸易战?



字典中的定义是:一种经济冲突,各国对彼此施加进口限制,以打击对方的贸易。特朗普的关税和其他国家的报复,包括威胁的和已实施的行动,符合这个定义。

但是,数百年来,无数国家在无数领域发生过无数保护主义冲突。

这次之所以是一场全面的贸易战,是因为特朗普单挑中国进行报复,美国及其最亲密的盟友在金属关税上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以及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来为他的一些举动辩护——这可能打开其他国家类似的潘多拉盒子。

2、以前的贸易战中发生了什么?

最臭名昭著的例子之一,是美国国会1930年通过的斯穆特-霍利法案,经常被视为加剧大萧条的罪魁祸首。

该法律事实上将美国关税水平平均提高了59%,最初旨在保护美国农民,但许多其他行业游说政府保护,国会也表示同意。

关税导致其他国家对美国和彼此之间进行报复,导致许多制造业和消费品价格上涨。随着需求崩溃,各国纷纷通过贬值货币或增加贸易壁垒来维持黄金储备。全球贸易量暴跌。

3、谁在贸易战中获胜?

特朗普曾表示,美国经济更强大,在贸易战中比中国更能坚持。美国经济正在繁荣,中国经济正在显现出压力迹象。

但矛盾持续时间越长,双方伤亡越大。对于特朗普,这些损失可能包括关键选区,例如习惯于购买中国低价商品的消费者。

已经有很多公司发出警告,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中断和销售下滑,企业利润将会下降。

美国也开始实施一项120亿美元(约492亿令吉)的计划,帮助因中国等国对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实施报复而受影响的农民。

一个由大约150个行业团体组成的联盟告诉特朗普政府,针锋相对的关税到目前为止纯粹就是增加了美国企业、农民、进口商、出口商和消费者的成本。

4、特朗普为什么打这一仗?

特朗普在3月2日的推特中宣称,贸易战是“好事,而且能轻易取胜。” 特朗普后来表示,中国不搞公平竞争,反而压低人民币汇率、迫使美国公司转让技术,如此已有几十年,因此对中国加征关税是有理的。他一再承诺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截至2017年底,逆差已从2016年的5050亿美元(约2.07兆令吉)上升至5660亿美元(约2.32兆令吉),而且还在增长。

退出贸易协议,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也取悦了特朗普在美国铁锈地带的选民基础。

但贸易战言论警醒了许多美国商业领袖(他们大都支持现有的贸易协议)和证券市场(投资者担心利润下降和经济增长放缓)。

5、关税会对美国适得其反吗?

可能。以钢铁为例。以钢铁为原材料的行业(例如汽车制造)的就业人数远远高于钢铁制造业。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乔治·W·布什总统在2002年实施高额钢铁关税,以防止进口激增,对美国GDP造成3000万美元(约1.23亿令吉)的打击。

各行各业工人工资下降,投资者看到资本回报降低,就业岗位损失大约20万个。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推动通胀超过美联储决策者希望的水平,令他们认为有必要更激进地加息。

6、WTO可以帮助解决?

世界贸易组织应该是国际贸易争端的仲裁者。它诞生于1995年,基础是各国试图减少贸易壁垒的一系列协议。如果一国对另一国的贸易壁垒投诉被视为有理,那么世贸组织会建议可接受的报复行动。

但美国和中国都依据国内法来证明自己关税有理,而不是遵循既定的WTO程序,限制了WTO的调解能力。

对于钢铝关税, 特朗普引用了一部很少使用的1962年法律,使他有权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遏制进口。他的政府正在研究是否引用相同的法律来证明限制汽车进口的合理性。其他国家可以效仿。

7、关税是贸易战中唯一的武器吗?

还有很多,包括打击中国在美国的投资,正如特朗普已经在做的那样。

故意压制汇率也是一种手段,正如特朗普对中国的指责。美国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将会减少购买美国国债,而中国驻美大使没有排除这个手段。

中国也可以在非贸易问题上对美国进行报复。例如,特朗普指责中国破坏朝鲜无核化谈判,以报复针对中国的关税。

多年来,各国都采用其他手段将外国商品拒之门外,并保护本土公司,这种做法被称为重商主义。

有些做法是公开的,例如配额和国内产业补贴(特朗普也指责中国这样做);其他一些不太明显,例如不寻常的产品规格、漫长的入境口岸检查和复杂的许可证要求。

来源:彭博社

反应

 

灼见

【灼见】阻23条立法 彭博社钻空子/魏开星

香港特区政府于3月8日将《基本法》第23条即《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刊宪,并“破天荒”首次同日召开立法会大会,为23条立法首读。

对于港府“开快车”,多名立法会议员意料,因应英美官员高调开腔反对23条立法,相信中央为避免“夜长梦多”,防范外部势力阻挠立法。

张冠李戴炮制假新闻

说到外部势力企图阻挠23条立法,美国彭博通讯社来了一次“现身说法”。该社3月6日刊出报道,题为“HK Security Law Public Consultation Lists Facebook, YouTube ”,并以“HK says Telegram should be prohibited in Article 23 ”及“HK says Signal should be prohibited in Article 23 ”作为标题。内容讲述23条立法咨询结果的部分公众意见,包括:“建议将面簿、优管等网站撤出香港市场”,因“Telegram、signal及部分加密通讯软件成为犯罪分子罪恶温床,并具有统领行动,发布煽动消息等性质。23条应禁止相关通讯软件在香港使用。”

彭博社直接将公众建议等同于23条立法的条文,显然是炮制假新闻,断章取义;有意制造混乱,干扰立法工作。

3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表声明,对上述错误报道表示强烈不满,并予以谴责。同时严正声明,特区政府并未建议禁止任何社交媒体、视频分享平台或流媒体在香港运作。美国彭博社3月7日在报道中承认,早前一篇有关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报道存在错误。 

彭博社利用了23条立法咨询结果的部分公众意见,张冠李戴到23条立法的条文中,钻了偷换概念的空子,以获取轰动效应;之后当香港特区政府澄清与反驳后,又巧妙、间接地道歉。

这是西方媒体在所谓的“新闻自由”之下的惯用伎俩。其特点是明知道是假新闻,却如法炮制;当获得关注后,再言不由衷地“道歉”。这对于媒体本身,收益极大,代价极小;对舆论而言,公众往往只记住了其前面的“假新闻”,先入为主,对其后边的“道歉”往往并不为意,以至于导致“假新闻”的受害方,通常是“跳进黄河洗不清”;越澄清越不清,越描越黑。

作为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彭博社,针对香港23条立法,用上了如此伎俩,宁可冒赔上信誉的风险,也要一意孤行,显然已超出其新闻业务的范畴,只能用隐藏着比新闻专业更诱人的政治目的来揣度了。

给23条立法正反启示

彭博社对23条立法如此紧张与敌意,反证其抱有超出媒体之外的使命,那就是“反中乱港”。香港23立法后,像彭博社这样的媒体还能在香港正常展开其专业业务,直接打脸西方媒体对此项立法的诋毁与污蔑;同时,若23条立法后,一些西方媒体再也不能从事一些与专业本身无关、与危害中国国家安全靠边的工作,证明此项立法工作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西方社会,媒体、舆论及新闻自由被视为除了行政、立法及司法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权”,其积极意义在于保证了民众的知情权及对公权力的监督。

然而,西方强势媒体除了在其国内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外,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往往成为干涉别国内政、实现其本国全球战略目的工具,甚至是沦为情治机关的帮凶与打手。

对此,正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亟需健全国家安全法规,防止机密泄露、防范外国干涉及堵塞国安漏洞的初衷。因此,从彭博社出“烂招”千方百计地抹黑、混淆香港23条立法工作的目的来看,更加确信23条立法工作是必要,并且真正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以公众利益抗辩须慎重

彭博社的行为也给23条立法带来更深刻的启示,就是对待以“公众利益”作为违反国安法律抗辩的理由,确实需要慎重对待,正如香港律政司长林定国所说的“门坎会更高”;否则,分分钟会被一些国际媒体钻了法律的空子。一些媒体今天可以钻新闻报道手法的空子,难保明天不会钻国安法律的空子!

对于西方国家对己对人的双重标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同样,西方的“新闻自由”也是有国界的。

一些媒体在其国内或许是行侠仗义的“无冕之王”,到了国外就成为行使舆论霸权、混淆视听、制造事端、挑动民众与政府矛盾对立、颠倒黑白的策源地和始作俑者。

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所言:“有公信力才用影响力!”中国古话说得好,“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奉劝像彭博社这样的世界级媒体,应该珍惜自己的羽毛,切勿在一次次的“自作聪明”中流失多年来积攒起来的“公信力”,不要被西方文化的优越感迷失了双眼,更不能凭借“傲慢与偏见”横行天下,沦为地缘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