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香Q白饭有秘诀

“我不会炒菜,可是我会煮饭!”——-但是,你真的确定自己煮对了饭吗?



不少人总以为煮饭是再简单不过的事,然而偏偏别人煮出来的饭却比自己的松软有弹性,甚至还齿颊留香。

《盘中餐·米之道》就在这一期教你如何正确地洗米而不流失营养,同时还教你几种不同的煮饭诀窍,让煮出来的米饭香软爽口,美味又防馊。学会后,下回吃饭你还可以点评出厨师是否有用心呢!

第一招:添醋

有些人煮米饭特别香,而且还不容易坏,原来他们没有告诉你的是,里头加了少许的食用醋。

一些主妇都知道,依照500克米加1毫升醋可使米饭松软清香,而且还容易存放,不会那么容易变馊。不仅如此,这样煮出来的米饭没有酸味,反而香味更浓,让你不是因菜而加饭,而是因饭而添菜。



第二招:加油 

有时你会吃到一些米饭吃起来粒粒分明,但是却又香软滑口,口感像极了化在口中的雪糕般,这除了是使用了上等的白米外,放入少数的油搅拌也是方法之一。

这对不喜欢吃锅巴的人来说相当适合,只要用清水浸泡白米2小时后捞出沥干放入锅中,加适量的热水,一汤匙猪油或植物油放入后搅拌均匀,米饭便能香滑软糯,粒粒分明,甚至外观亮丽,而且不会粘锅,方便清洗。

第三招:用茶 

用茶水煮饭绝对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精髓之一。煮出来的米饭不仅色、香、营养俱佳,还可以去腻洁口,助消化呢!

只需要把做饭的水换成泡好的茶水就行了,不过必须得是过滤好的茶水,勿留渣。 另外,味道过重的茶叶如绿茶并不适合,而且茶叶不要放太多,否则茶的味道盖过了米饭本身的香味,就适得其反了。

 第四招:放盐 

有时吃不完的剩饭懒惰拿来做炒饭,最好的方式就是重蒸,但是要避免重蒸时的一股味儿,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些盐巴。

重新蒸的米饭总有一股味,如果在蒸剩饭时放入少量食盐水,异味就荡然无存。

第五招:滴酒 

部分西方人在煮饭时有一个小诀窍,为了让米饭不会有夹生感,他们一般会在锅中滴上几滴白酒,这样煮出来的米饭就不会有夹生感,而且还松软可口,甚至有淡淡的酒香,不妨一试,质感和口感都令人陶醉。

第六招:投食材 

东南亚华人爱在米饭内加入香茅、黄姜、班兰叶,甚至腊味,这些煮法都会令米饭变得更香浓,其中,腊味方式煮出来的米饭香味更是令人无法抗拒,光泽的外表也令人垂涎欲滴,绝对可以在没有添菜的情况下,吃完整碗饭。

洗米诀窍:

盆里搅动即可。

洗米一洗就三四遍是错误的,这会容易造成白米的水溶性营养素流失。

洗米不需要流水冲洗,只要在盆里用手搅动着清洗1至2遍就可以清除白米表面灰尘,最后再轻轻洗一遍即可。

泡米诀窍:

先把白米在冷水里浸泡1个小时,可以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这样蒸出来的米饭粒粒饱满,外形绝对能勾出你的食欲 。

保温诀窍:

饭煲跳档不要急着打开盖子, 否则饭煲表层的米饭会很稀,而且锅底会形成一层锅巴,十分难清洗。最好的做法是不要马上拔插头或开盖,先让它处于保温状态焖5分钟,之后再继续焖5分钟。这样一来米饭口感更Q,还不容易粘锅。

反应

 

名家专栏

贬值痛楚,入口很伤/胡逸山博士

马币的贬值,其趋势起码在近期内不太乐观,甚至有一说法,谓美元兑换马币的汇率,很快会突破史无前例的1对5,比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时马币币值的一落千丈还要严重。

这也是马币在更早以前长期维持2.4令吉对1美元汇率的超过两倍,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不过币值低迷的马币,对于不同群体与业界,还是有着大小不同的影响的。

如低迷的币值,即意味着入口的商品会更为昂贵,因为国际上贸易的商品,绝大多数都是以美元来定价的。所以即便是该些商品的国际价格不变(坦白说这在举世物价高涨的大环境下是不太现实的),但因为马币的币值下滑,所以本地就必须花更多钱来入口同样的商品。

而就本地来说,因为长期忽略了食用作物的种植以及食品的的生产(而更为注重商用作物的种植以及加工),导致本地的粮食高度的不能自给自足,需要依靠大量的入口方能满足本地的粮食需求。

这一来也就意味着本地的食品价格,会因马币币值滑落而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

本地富裕的阶级多食用从先进国家入口的高档食品,从鹅肝到鱼子酱等一应俱全,香槟红酒等当然也是入口的;个别超级富豪、高官显要等,甚至不但自身,连宠物所饮用的水,都得是从法国、意大利等入口的。

富豪对通胀无感

所有这些入口食品的价格当然都会增长,但当然对于这些富可敌国者来说,这些涨价也就如九牛一毛般不足为道了;彼等在很大程度上也还是马照跑、舞照跳,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的。

彼等出国豪华游时,当然也会因为马币的贬值而面对更大的开销,因为外国的服务(酒店、交通等)也与外国的商品一样,需要来自本地者付出更多的钱来换取与之前一样的。不过,这对许多连飞行都用上私人飞机的,应该也不会感到过于“肉痛”。

但难道只有富人们是吃着入口的食品吗?答案是很惊人的,也是很否定的。

其实,即便是本地的中等收入者以及低收入者,大家平时所食用的食物,绝大多数也还是端赖入口的。就如稻米吧,绝大多数的本地米粮,也还是入口的,要吃本地米,反而得花上更高的价格,所以大家便改吃泰国米、越南米了。

顺带一提,越南人口过亿,国家又狭长多山,竟然还能种出那么多米,不但自给自足,还有多余来出口到地广人稀的本地来,实属奇葩。

马币贬值,这些入口米粮的价格也就会提升,但由于之前入口米与本地米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这更贵的入口米是否会贵过本地米,以至为本地米迎来一个逆向突破的思维,那也还是见仁见智的。

大家都要吃贵米

看来大家要花上更多钱,来买价格涨了但又还没超越本地米价格的机会可能比较大,也就是说大家逼着要买贵米来吃了。

本地即便没有发生马币币值的大幅度下滑,已经有着令尤其是中低收入者肉痛的通货膨胀。

而因为民生商品,尤其是食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入口的,马币币值偏软,也就令到大多数商品价格上升可谓雪上加霜了。

长远来说,本地除了出口商品加工以及高科技行业外,可能也要更为重新注重通常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入门的所谓入口替代商品加工业的发展。

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好高骛远,要认清民生问题的妥善处理,才是一国固本培元的上上之计。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