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拜访革命
感受他人求变困境

《拜访革命》作者为周轶君,她堪称华人新闻界中国际经验最丰富的记者。本书特色是35篇采访报导,收录内容包括独裁者与小市民、军人与信徒、男人与女人述说的真实故事,见证了21世纪民主的挑战与机遇。

全书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撰写,综合记者采访与旅游文学的特色,比同类的新闻分析作品,可读性非常高。  



书名:《拜访革命》作者:周轶君

出版:八旗文化出版社

【在夹缝中求存记录】

苏颖欣很久没当“衣鱼说书会”的嘉宾。就在分享会开始之前,我向现场观众提及,苏颖欣可是真正去过伊朗,并在当地待上一段时日,体会过哪里的日常生活。类似的特殊游历经验,大概很好地说明了何以主办单位,会安排她担任这次导读会嘉宾的原因。



至于游历伊朗时感受最为深刻的观察,莫过于当地人对于现实政治,依然保持某种程度的微弱抵抗。

露出发端挑战限制

对此,苏颖欣分享道:“在伊朗,街上固然会有许多宗教警察,准备随时对付那些衣着举止不符宗教规范的妇女,但不表示人们就会完全就范,没有反抗。很多妇女会特意不穿黑罩包裹全身,即便戴头巾,也会故意露出少许发端,挑战限制。”

【享受有限度自由】

延续苏颖欣提到的观察,我则接着补充书中对于伊朗的描述。

根据书中所述,我提到:“不说不知道,一般人或许会认为,伊朗大概不会有正常的消费活动,经济活动受到打压,买东西会不方便。但事实是,伊朗的末代国王巴勒维留下的购物商场——‘玫瑰园’,至今依然营运,而且生意兴旺。进到商场,各种跟上时下潮流的商品琳琅满目,甚至苹果手机在当地更是甚为普及。当然,大多数的商品都是通过走私的管道,流进市场,政府没严管,民众也就意外地享受到有限度的消费自由。”

在伊朗,当地人对外界的评断,其实也也有别于一般人的认知。

苏穎欣补充说道:“伊朗人对于美国的感受是又爱又恨。一方面由于美国经济制裁伊朗的关系,当地人普遍上都会表示出对美国的反感。但另一方面,当地人却又对美国的娱乐文化非常向往与羡慕。年轻人对于美国流行文化的熟悉程度,不下于其他国家的年轻群体。”

“跑酷”成地下活动

我继续分享:“由于有助于人们逃避宗教警察的线眼,如今风靡全世界各地的极限运动——跑酷(Parkour),竟然也成为当地年轻男女极为热衷参与练习的地下活动,实在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中国人在伊拉克】

当然,书中所记载的国家,还包括了受尽战事摧残的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遭剿灭后,各方势力趁势而起,却又无人得以坐大,摆平局面。美国也无意过度干预伊国内政,以致当地始终无法摆脱动荡的局势。西方各国顾虑到安全隐忧,不想搅这趟浑水,却给中国带来了机会,大举进驻当地,发展基础建设。

中国致力于发展当地的能源发电事业,据书中所记,每年常驻当地的中国公民多达上千,甚至数千人,俨然已在当地形成小社区。

纯粹只想赚钱

然而,中国人对于融入当地生活兴趣缺缺,许多人前来伊国,纯粹只想赚够钱即会选择离开。由此,造成两国人民同处同一国度,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

【游记文字的局限】

当天的分享会上,一位经常前来捧场的听众,也趁活动结束前,说出自己对这本新著的读后感。

他分享:“这本书确实通顺好读,容易消化,也能让人感受到当地人的生活面貌。但叙述方面却多少流于走马看花,未必能让我留下深刻思考。”

确实,就如这本书的背面文字介绍上所述,全书记述了16个国家的故事,内容篇幅的横切面不可谓不广阔。

单凭此书肯定不可能让人准确地把握到这些国家的实际状态的整体情况,但却可以让身处安逸时代的读者,体会到远在他方人民努力求存的挣扎。

内容大纲

◆战地记者周轶君在“阿拉伯之春”爆发多年后,几乎走访所有受重大变革影响的中东国家,例如为人所熟知的伊朗、叙利亚、埃及等等,最后又进驻德国柏林还有乌克兰以及英伦等地,革命成为串联这些地区的关键词。

◆记者将自己对于这些经历了大变革后的国家印记,结集成如今这本用细腻通畅文字,记录国家变化的新书。读者可以通过书中的文字叙述,大致窥探这些大多发生过大动荡的国家,在近期内的社会轮廓。

◆书中所绘的大多数国家,似乎仍深陷在泥泞之中痛苦挣扎,但民众对于残酷现实的对应,却不乏生趣动人的故事。

衣鱼书摘

◆巴扎——指的是中世纪以来中亚、北非的集市,不仅仅是贸易场所,更是当地商人、手工制作者和银行(或借贷者)的一张关系网。

◆在伊朗,巴扎控制着国内三分之二的批发销售,也把持着当地毯子和坚果的出口。

◆几个世纪以来,巴扎商人捐钱给教士,教士们负责将伊斯兰教义解释得有利于他们的生意与生活模式。很多回教堂就建在巴扎里面。

延伸阅读

《欧亚现场》作者:

张翠蓉

出版:

马可孛罗
内容简介

向来以身怀左派政治关怀着称的战地记者张翠蓉,事隔多年再次推出新著,并为读者介绍自身对于现今欧亚多国的观察。书中的记载,相信会延续她以往对于弱势群体,以及平等议题的深入关切。

反应

 

言论

假借正义之名撕裂社会/陈金阙

中国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事隔如今大概50年。

姑不论其成败,在文革中受到批斗和伤害的本人和家属,对文革无疑是非常痛恨的。

文革是一场毛泽东主催的无产阶级革命派和刘少奇代表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斗争,主要是打倒腐败、修正封建和地富。

但是,对于权力在握的不能自拔,以及有人从中牟利或清除异己,导致当时因非正常死亡人数介于200万到2000万之间,影响巨大。

文革的批孔运动,再次批判孔子的君臣之道,导致儒派文人人心惶惶,深恐被红卫兵盯上,落了个莫须有的罪名。

如今时光转回来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经过5年来的政治改革,终于成功推倒国阵这棵60年大树,由最强反对党联盟正式执政。可是,希望联盟势力不够强大,无法单独执政,所以只能结合残喘苟活的巫统一同组政府,留下改革不力的一条长尾巴。强调改革的政党,并不是只有希盟一组,后市看起,越来越强大的,还有伊斯兰党。

画地自限停留舒适圈

当一个政党穷途末路时,它必须要思考未来,到底是走回以前的方向,还是破旧迎新,寻找新的突破。大多数领袖都选择画地自限,停留在舒适圈,直到利基用完为止。

巫统向来使用的方式,是以大家长的方法,实行资源分配。这一套,在资源越来越少,分配越来越不均的时候,面对崩裂的挑战。在分配不均,运行不力的情况之下,他们往往将箭头指向外人来掩饰自己的无能。

但是,如果一味的责怪“别人”强据了经济优势,却不认真检讨自己的挥霍无度,这种法子在经济困局,国家发展失去动力的时候,肯定遭到人民唾弃,无法运转下去。

笔者没有经历中国时代的文革,却能感受到当时善良百姓的无奈,以及被红卫兵逼害的惊恐。

近期一些政客采用的方式,很像是文革时代的借反贪腐为借口,批孔为理由,对敌对派系进行的清算。

他们为紧捉住种族宗教为后盾,言情偏激,造成人情汹涌,就可以出位。任何情绪上的煽动,都容易失控,所以,政府不能保持沉默,必须采取适当的行动。

在行情艰难下,以抵制居功,沾沾自喜,却不知这更让善民避之犹恐不及。不但如此,如果以此为乐,到处抵制,这对于国家和经济发展毫无帮助。

伤害的是自己族群

若这些破坏分子假借种族和宗教之名,随意乱乱攻击他人,不止毫无法治,也必吓走许多外资,同时人民也开始感觉厌倦。这所谓的正义之声,最后伤害的,竟是自己族群。

以抵制之名,迫使商家倒闭,但是,这也导致数以百计千计的自家种族失去职业,试问,在自诩抵制成功,获得精神上的胜利之际,他有帮忙妥善安排失业的员工?这些努力工作养家的善民,难道要以一句“怪他们选错东家,咎由自取”,就足以交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