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努力成果
赛城联合华小开课了

(赛城1日讯)霹雳太平乌鲁十八丁微型华小联合华小经过14年努力,今日终于在赛城开课,成为布城及赛城行政区域首间华小,满足当地华裔需求,以及缓解附近华小学生人数。
今日开学日共有54位学生,由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主持开课议式。
张盛闻说,随着联合华小正式启用,雪州将增加至114所华小。布城与赛城以往只是行政中心,经过十多年发展,如今人口与华裔人口都有增加。
他感恩赛城联合华小建委会主席丹斯里吴明璋捐地建校,相信未来3年居民人数明显增加,并欢迎在龙溪、蒲种一带就读的学生转到联合华小就读。
他指出,联合华小原希望今年1月1日开课,惟教育部及教育局认为学校刚建竣,以及12月份时无住用证,也在巡视时觉得基本设备有待改善,决定今日才开学。
只开设一至三年级班
“该校共有7位老师(包括一位校长),教育部承诺若一年级新生再增4人至40位,将分为两班及增派一位老师。”
联合华小只开设一至三年级班,一年级有36人、二年级11人及三年级7人,大多数从龙溪华小、蒲种汉民华小、新明华小等转往该校。
出席者有雪州教育局校务管理主任诺法丽达、联合华小董事长洪再顺、建委会副主席拿督吴恒灿、董事曾明宝、校长林鸿莉等人。

张盛闻:软体设施仍需时完善
张盛闻说,随着新校启用,该校将尽快成立家教协会,以及进行董事会改选。
他说,学校也有32间课室,建有礼堂及视听室,其他的设备也不会是大问题,只是需要时间完成软体方便的设施。
他也说,教育部去年批准的10所迁校及6所新华小搬迁也如火如荼在进行中。
洪再顺:吴明璋捐地推动母语教育
联合华小董事长洪再顺感谢吴明璋捐地,使到联合华小可持续推动母语教育,并让该校成为其他微小学习典范。
他欢迎新校学生在毕业前,回到母校原址看看,感恩华社的付出,使文化获得传承。

陈敏丽:新校上学只需5分钟
居住在赛城,由于没有华小,只能让一年级孩子先在蒲种汉民就读,每天路程得花上至少25分钟,还得付过路费,如今在同区,只需5分钟即可。
虽师资人数不多,但对新校而言,老师有更多时间去安顿新校事务,孩子可获得专注的教育。
王兆情:很高兴赛城有华小
我坚持学习母语很重要,以往3个孩子及其他孙子都坚持念华小,传承民族之根。
早前搬往赛城居住,有点担心孙子教育问题。
很高兴赛城建了华小,就读一年级的孙子也无需清早载往龙溪华小上课,有更多时间休息。
黄先生:希望孩子学习母语
刚从国外回来,定居在赛城,早前曾烦恼该让孩子到哪儿念华小,很高兴联合华小赶在今日开学,特让二年级孩子来报读。
我本身也是华小生,希望孩子能学习母语,对本身文化有更深了解。
虽然孩子在国外接受英语教学,但在家用华语沟通,并对到华小就读深感兴趣,特别是新校人数不多,孩子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快速掌握中文。
弗亚:华人不挺应扪心自问 “马华式微不该怪国阵”

弗亚
(八打灵再也30日讯)巫统最高理事拿督弗亚说,马华总秘书拿督张盛闻声称“马华党员感到困惑和失望”是有道理的,并指本身也同情马华,但马华不该责怪国阵。
他在脸书贴文说,马华必须自问,为何华人对该党的支持率正在下降?为何马华在第15届大选只赢得两个国会议席?
“这与国阵无关。当时,国阵单独参选。国阵与希望联盟是在第15届全国大选之后才合作组建政府。”
反驳邢智立言论
他指马青柔州分团团长邢智立声称“国阵和希盟的合作影响巫统的未来”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
“国阵在第 14 届大选中失利,巫统受到严重影响。但巫统并没有责怪国阵。
“巫统后来重新崛起,若要指责巫统衰落,那不妨看看巫统在能吉里、马哥打和亚亦君令的3场州议席补选。”
他指马华不应生闷气以致退出2023年的6州选举(吉打、吉兰丹、槟城、雪兰莪、森美兰和槟城)。
此外,弗亚说,马华应专注于其在柔佛、马六甲、霹雳和彭亨州所担当的角色和职位。证明马华非常擅长撤回人民的支持。
无论如何,他说,巫统将继续捍卫国阵。马华、国大党和国阵内各党派仍然是巫统的忠实伙伴。国阵和希盟合作是为了人民的生存和政府的稳定。
他说,国阵必须证明其听取了马来统治者的建议、做出了承诺并保持了温和立场。这是明确的方向。
上周日,张盛闻说,若国阵不尽早作出决定,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他建议马华主宰自己党的命运,主动提出要走的方向。
此外,邢智立早前批评,国阵与希盟的合作只会加速巫统的衰落,也削弱马华的政治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