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美国梦的嘲弄/庄若

二战之后的50年代,对于美国人来说,是“Happy Days”,是无限的甜美和欢愉,对于新一代来说,就像一个童话世界,像是存在于过去,又像是未来,好像不曾拥有的一个世界。



最擅长玩弄这种50年代甜美题目的是大卫连治(David Lynch),他的《蓝色夜合花·Blue Velvet》、《穆荷兰大道·Mulholland Drive》,甚至著名电视剧《迷离劫·Twin Peaks》都有调侃这些甜蜜美国梦的味道。不过他使用的手法多是美学的、荒谬的,可能也和大卫连治本身修练“超觉静坐”有关,有说他的荒谬想象都来自静坐冥想。

另一位擅于摆弄50年代的气氛的,是高安兄弟(Coen brothers) 。不过他们的电影会因为题材的改变而变动,例如《凯撒万岁·Hail, Caesar!》是歌舞剧;《醉乡民谣· Inside Llewyn Davis》是民歌初期(看贾斯汀唱《五百里》好听又好笑);而《冰雪暴·Fargo》不管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以美国北方乡土人物的老土和纯朴,加上杀手传说,制造出荒谬的味道。

半部高安兄弟电影

《完美社区谋杀案·Suburbicon》是高安兄弟加上导演佐治古尼的剧本,佐治古尼和戏中的演员之一奥斯卡艾萨,都曾是高安兄弟的电影主角,再加上本戏的题材,可以说是半部高安兄弟的电影。

《完美社区谋杀案》是“50年代纯美时代的Fargo”。戏中是一个统一规格,粉彩颜色的白人小镇,每个人都循规蹈距,幸福美满的生活,直至主角(麦特戴蒙饰演)隔壁搬来一个黑人家庭(这只是背景,不是主题),而他家中发生一宗谋杀案开始。本来只是死了一人,然后像滚雪球一般,愈滚愈大,接二连三,更多人死去,他家隔壁挤满了示威人潮,但似乎没有人发觉,一个白人的家庭里,发生了那么一件重案。



毕竟是不同的导演,佐治古尼的手法,比较含蓄和老派,没使用太夸张的镜头,但也隐隐有希治阁(高安兄弟刚出道时,也被誉为希治阁传人)的镜头趣味,例如小孩躲在床底躲避杀人凶手的场面处理。

麦特戴蒙骑小脚踏车的镜头,可以想象,换作佐治古尼他自己演,就是《逃狱三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的那种滑稽。

据说这部电影在网上劣评如潮,我觉得是新一代或许已经不能欣赏这类对美国梦的嘲弄了。例如此戏的配乐“声大夹恶”也就是模仿50年代警匪片,其实是蛮有趣的。

反应

 

副刊

【商余】回到美嘉园

颈后骨痛,本来到SS2某家大药材店,想看个中医的,没想到原来“很好生意”,看病要预约,“插队”要等一个小时以上。我只好改到美嘉园“中国华山”。那是我的老地方。

进到店内,见到老板娘数十年如一日地站在柜台内。李医师里面在看诊,要稍为等等。我跟老板娘闲聊几句。



她这才认得出我:“你是以前住在巴士站前面的?”我说是呵!

我问她:“以前我住的那家旁边,有个做鞋的,还有没有在?”

老板娘不知道。我说:“以前,那边都是拜日莲正宗的,每次傍晚的时候经过,就听到一阵的念经声。”

我说很多人都不在了:“Big Book Shop”的姐弟已提早退休(退休前有到Jaya One“椰子屋”帮衬。)

“是呀,”她说:“我们在这里已有四十多年了。”



点点滴滴忆旧街坊

“我比较迟来,我到这里住的时候,是1983年,有40年了。”我说。

老板娘拿起柜台上的计算机,算了一算,说:“36年。”

“那时,前面还是空地。”又指另一个方向:“那边还是橡胶园。”

我问,她隔壁的“Bayu Timor”的老板娘有在吗?

她回答:“少来了。人上了年纪。”

“是哦。”我想一想,问:“有六七十岁了?”

“有了。”她回答。

“我第一次帮衬他们的时候,只吃一个鸡肉馅饼,很便宜,才两令吉。那时他们的东西都不好吃。然后我看见老板娘坐着翻一本厚厚的食谱。后来她们请了一个印尼安娣。东西才慢慢好吃起来。”

“印尼安娣还在。”老板娘说:“不过还是须要老板看着。”

“这一带认识,还在的老隣居,就只是‘Joy’蛋糕店的玛嘉列。”我说。老板娘好像不认识她。我只好说“Joy”旁边的“肥佬蟹”。老板娘说;“他们好生意到,你不知道,排长龙可以排到我们这一边来。”

我突然想起“克里斯多弗”。寄居我隔壁做鞋的家庭的一个男孩。福州人。瘦瘦高高白白,以前他就在“肥佬蟹”打工。人不多话,友善,我记得有一回我问他福州话“王八旦”怎么说?我学了拿来骂他那顽皮的福州侄儿。

聊着天,未几李医师走出来,我可以进去了。我进了小房间,里面的摆设,好像跟廿多年前一样,没有变化。但是李医师大概不记得我了。只是要我把手伸出去,给他把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