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严打佛道教商业化乱象
中国12部门祭出10措施

(北京23日讯)中国佛教和道教商业化乱象令人诟病,有鉴于此,中国12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整治问题。

这12个部门包括国家宗教局、中央宣传部、统战部、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住建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旅游局、证监会及国家文物局。



在名为《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10点措施:

一是明确佛教道教活动场所的非营利性质,严禁商业资本介入佛教道教,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投资或承包经营佛教道教场所。

二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假借佛教道教名义开展活动、谋取利益,以佛教道教活动场所为主要游览内容的景区,不得利用佛教道教活动场所收取高价门票,从严控制兴建佛教道教主题内容的文化景区。

三是继续整治滥塑大型露天宗教造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投资修建或承包经营大型露天宗教造像,严禁在宗教活动场所外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

中国12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提出10点措施,要求整治佛道教商业化乱象,其中包括规范烧香和放生活动。(档案中)

四是规范烧香、放生活动,引导信众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



五是依法加强互联网宗教讯息服务管理,从事互联网宗教讯息服务,应当经省级以上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有关互联网讯息服务管理和宗教事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

六是规范佛教道教活动场所经营活动,经营活动的收益用于佛教道教活动场所的自养及与其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公益慈善事业。

七是加强佛教道教团体和场所财务监督管理。佛教道教场所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税收、资产、会计制度,开设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八是引导佛教道教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商业化问题,深化教风建设,抵制商业逐利和奢靡之风,杜绝教职人员直接参与商贸活动、为商业活动站台等行为。

九是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要求各级党政干部严守政策法规红线,不得支持参与“教搭台、经济唱戏”不得以发展经济、促进旅游和繁荣文化名义助长宗教热,严禁党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从宗教事务中谋取利益。

十是依法依规处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运用舆论力量推动治理工作。

新闻来源:综合报道

反应

 

登彼岸

养心要静

文:颜爱心

现代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浮躁、没耐心、不耐烦,几乎每个人的心灵世界,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波澜起伏,静不下来,我们的念头与欲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刻不断的冲击心灵,激荡脑门,让我们急躁慌忙,穷于应付而心绪不得安宁。

佛法对我们现代人,很大的价值在于“修心”与“养心”。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环境,受各种欲望所牵绊,常常被烦恼与痛苦围绕,欲念几乎时刻在心中翻腾,此起彼伏的折腾,想不开、放不下,所以纷争不停,内心一直被欲念牵引,烦恼不息,痛苦不断,几乎片刻不得安宁。

学习养心,善于调心

所谓清心寡欲的生命是安静的;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奢靡、繁华,他们因为舍得,所以淡泊;因为淡泊,所以安静。学佛者,只有学习养心,善于调心,懂得化被动为主动,自我控制欲念,能时刻观照着我们瞬息万变的心念,从而调适与驯服心念,让自己成为心的主导者,才能从中脱离。所以养心在于修行是有很大意义,也是养性的基础。

养心必先养德,德高才能心静,故,养心要有道德之心、仁义之心,且以此为前提。佛教强调:养心要静,求宁静心境,安则静心,和则顺心;静以养心,通过静坐、冥想等方法使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中医强调的“静养阴、可长寿”,时时豁情以宽心,损情而内守;这个“静”,并非是绝对的静止不动,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静与动、阴与阳,只有在平衡的状态下,人才会更健康,生命才会更长寿。而这种平衡,就是养心、养生所必须的先决条件。

心平寿则长

《黄帝内经》的说法:“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守之心,无异于心气平和,从而达到凝神内守的心理状态。因此,养生先养心,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心平寿则长”。

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风门·中风》:“是以心乱则百病生,于心静则万病悉去”。心静则百病可去。清代周振武《人身通考·脏腑部》:“心静则安,心动则躁。延年不老,心静而已”。清代程文囿《医述·医学溯源》:“欲延生者,心宜恬静而不躁扰,饮食宜适中而无过伤”,也说明了心静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

烦、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养病时心绪不应乱,心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心净则身净,身心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

养心贵在静心,养心要做到心神安,一个人如果终日思前想后,欲望不断,难免就会百病丛生。心静,才能心安;心浮气躁之人,做人缺乏和善,做事缺乏耐心,势必会让人生陷入僵局。克制浮躁,唯有静心。

不良情绪催化疾病

人生最难得的是以知足与感恩来养心,快乐康宁的人生,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知足,才会快乐;感恩所拥有,时刻珍惜惠恩的喜悦,幸福才会源远流长。知足者常乐,感恩者多福,拥有这样正面的心态,我们会心绪沉静安稳,享有悠然和乐的生活。

所以谨记,不良情绪是我们疾病的催化剂,心静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健康。追求养生,要身心康宁,静心是必要,所以说养心要静,是身心健康的基础。

“无念则静,静则通神”。古往今来,凡圣人贤哲,立德立业者无不以静为修,从静入手,不能静,就不能成大器。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了就聪慧清醒、不会糊涂,就能过的自在、活的舒心,就能干大事、成大业。可见,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

只有不急不躁的理性的静,才能静观其变,看清楚因缘,把握住变动的趋向,最终达到以静制动、才能有所成就;所以静心是培养清静淡定的良好素质和能力的其一缘起。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