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退休规划越早越好/梁键铭

根据公积金局最近公布的文告,我国有超过64%退休人士公积金户头存款低于5万令吉。

若以最低花费每月950令吉来计算,仅能应付约4年的退休生活,意味着在55岁退休,到60岁前就需要开始准备重新投入工作?



有人直接解释说,这是因为理财意识不高。但是众所皆知,公积金户头存款未达合法提款年龄是不能够提领,因此,理财意识不高未必是最大原因。

有部分会员提领第二户头款项支付房子相关用途,从前也可用来买电脑等,这可归咎于理财意识不高,显示未能厘清退休规划的重要性。

薪资不高妨碍退休

我认为另一个祸首,应该是工资收入不高。

试想想,如果今天我和你一起个别每月存一笔钱到一个户头,每年获得同样的回报率,存放的时间一样长,二人都不可提款,可是到最后,我的存款比你的还低,因为应该就是我的存款数额比你低,这说法合理吗?



这可能说明了薪金在过往显得较低,因此缴付款项也不高,长久下来,存款数额也就偏低,答案就是那么简单。

因此,几年前政府也做出一些调整,雇主需为每月工资低于5000令吉的员工,做出相当于工资1%的公积金法定缴付率。

此外,就是进行最低薪金制,且每两年就检讨这个制度。对于这些对策,当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我只希望可有效解决退休人士的挑战。

拖延态度阻碍理财

另一个导致大部分公积金会员存款低的原因,可能是碍于受雇形式而没有获得雇主的公积金缴付款项,连自己身为雇员的公积金按月存款,都变成带回家的收入。

如果是用在其他投资用途还好,最怕的是被花掉,或被金钱游戏欺骗,真的是晚年不保。

如果你是属于“合约形式”的员工,每月收入百分之百可以带回家,可能是让你自豪或感到良好的事,毕竟,有些人是千百万个不愿意把钱存进公积金。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然而这样的“福”也可能是一种祸根。

这样的安排,可能会造成自己缺乏为退休做准备的能力及机会,连原本可以被强制存钱那一点纪律都被删除掉,获收入后也没有妥善管理,最终钱也存不下来。

除了因为受雇形式导致未能存钱进公积金,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曾经是活跃会员”这个现象。

工作了一段时间,一些人可能会转变成自雇人士,然后,就“自动自发”终结存钱到公积金这个习惯给终结。

这可以说成理财意识、技巧不高,也可以说是财商教育还未到位。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清醒的决定,自己可以去做但却未做的事,差别在哪里?

应该就是出现了拖延,被“还有明天”的想法拖累,导致我们有一些错觉,认为自己还年轻,过几年都未迟!

趁年轻累积存款

那么,可能你会不解或在想,何时开始规划退休最好呢?

请容我反问,为退休做准备这件事情,是越早越好,越年轻越好;还是越迟越好,越老越好呢?

当我们还年轻时,可能会认为“来日方长”,因此把事情暂时忘掉。

但是,当我们逐渐习惯生活方式后,才想要把收入分一点给未来的自己,会怎么简单吗?

习惯了一种生活方式后,想好调整和改变并非简单的事情,别太小看“习惯”的顽固力量。

假设我们向来过着低调简单的生活,努力为未来存钱,但是到了成家立室那一天,生活费的负担能力也会出现改变。

也许之前认为将来会有更高的收入,更有能力为退休存钱,可是有了家庭后才知道,自己其实会面临钱更不够用的窘境(孩子、房贷、车贷等)。

因此,我们应该趁早,趁年轻善用“友善”的时间为自己累积存款;到了以后,每过一年,时间和我们的“友情”就会变质,到了四五十岁想要开始为退休规划,你就会感叹时间已不再是你的优势了。

利用时间优势赚复利

时间之所以重要,因为有足够时间,我们就能和“复利”做朋友。简单来说,就是“利息也会为我们赚利息”。

假设两个人,甲君和乙君,年龄都是30岁,甲君在30岁时就认为应该提早准备退休,每年努力为自己腾出1万5979令吉,投资在可按年增长8%的投资工具。

这习惯重复直到40岁,甲君将可累积25万令吉的本钱,继续投资在按年增长8%的投资工具,让本钱再滚钱,在他60岁时候,甲君就可能会拥有116万5239令吉的退休金。

在甲君开始规划时,同龄的乙君则认为时间还早,无需太着急。

在甲君刻苦耐劳的那10年,乙君也是刻苦耐劳的工作,同时也不忘慰劳自己,也有为其他的人生目标进行投资与策划,只是退休计划要到40岁那年才开始。

到了乙君40岁那年,他为退休准备的本还是零。但是,身为一个言出必行的人,他果真在40岁那年,就开始了退休计划,每年存进和甲君所存的相同数目,即1万5979令吉,同样按年增长8%的投资工具,让这习惯复制20年,直到60岁。

这也就说,与甲君相比,乙君将会存入双倍的本钱,但是当他们两人庆祝60岁迈入退休阶段时,甲君的退休金却比乙君多。

在60岁时,乙君应该就只有约78万9729令吉而已,甲君就可能会拥有116万5239令吉,两者相差37万5510令吉的差距,成为事倍功半的典型例子!

当我们也考虑了乙君双倍的存款后,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他一等就等了10年的这个等待,其实是有着53万5300令吉的代价,或者,每等一年就等同53万令吉,真是昂贵的等待!


生活费因人而异那么,可能你会问,公积金户头内需要有多少,才能够足够应付退休生活?

这个答案其实是因人而异,因为退休的生活方式、水平、寿命、健康条件,甚至工作计划及其它因素,都会千差万别。

因此,一个全面的退休计划的考量,必须涵盖以上因素,不能只是专注在数字。

如果单单关注数字,那么,我们在不同网站及一些手机应用程式,都可以简单的计算出来,如果真的这样容易,每个人都能够胜任了啊,为什么还会出现退休存款不足,不能够安享晚年的局面呢?

如果今天我在55岁就开始退休生涯,每月需要2500令吉生活费(1年3万令吉),我的生活费用将会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增,一年3%。

如果我需要退休存款,支配我的生活费直至75岁,我就需要约86万295令吉的退休存款,才可以完成我的计划。

当然,你可能会说,一个正常的人起码会把钱放在银行,会有利息的。

假设利息是每年3.5%,我还是需要约60万477令吉的退休金。

但是,如果我把退休存款存在一个可以按年增长5%的户头,我只需要约52万9026令吉,就可以满足这个同样的需求了。

应寻合格理财规划师有多少位退休人士,或者当年龄已达50岁,就迫不及待把公积金第二户头内的存款提领出来的,或者在55岁大关一到,就把第一户头的钱拿掉的呢?

其实退休后,如何针对不同的资产及投资户头,做出提领或资产变卖,也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决定。

有鉴于此,大家应该通过一位合格,有执照的理财规划师,为大家量身订造适合需求的退休规划方案。

这是一个令自己可以达到健康退休的规划,不是购买什么金融产品,所以,也要注意不跌入一些心怀不良的有心人的圈套中,以退休规划为诱饵,实际上是希望通过这话题,制造售卖产品赚取佣金的良机。

若您有任何理财投资疑难杂症,请联络笔者以便能在此为您解答。

171030x3002 noresize

171030x3003 noresize

171030x3004 noresize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反应

 

言论

莫把公积金当提款机/曾志涛

据报道,雇员公积金局预计将从今年5月开始实行第三户头,允许公积金会员无限额提款应急。

这项措施落实后,公积金会员缴纳的配额将为第一户头75%、第二户头15%,及第三户头10%。

还记得疫情期间,政府推出的各种公积金援助方案,如i-Lestari、i-Sinar和i-Citra等提款措施,致使约1010亿令吉被提取。也因为这样,55岁能够达到基本储蓄目标即24万令吉的公积金会员比例显著下降。2020年时,原有36%的会员可以达到这个储蓄目标,但来到2023年,这一比例下降至27%。

政府在疫情期间推出的各种公积金援助方案是为了解燃眉之急,无可厚非。但如今疫情烟消云散,这种先用未来钱的解决方案必须适可而止。必须强调的是,公积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会员的退休生活提供保障。

第三户头让会员可以无限额和无条件地提款,或许可以解决短期的财务危机,但却并无法帮助会员建立长期的退休储蓄计划,也可能对雇员退休后的财务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影响总储蓄收益

此外,由于必须把投资置放于回酬偏低的流动性资产,第三户头所提供的利息相对较低。这意味着,会员现有资金的复利效应将随之减弱。长期来看,这将影响会员的总储蓄收益,并减少他们能够积累的退休金。

正面来看,落实第三户头可以为雇员提供更多的资金灵活性,尤其在面临失业、生病或其他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第三户头的储蓄,缓解短期的经济压力。

然而,除了实施短期性的解决方案,政府也必须致力于推动长期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国民钱不够用的问题。

财政部前副部长拿督斯里阿末马斯兰早前建议中学增设理财及企业科目的必修课,让中学生及早掌握相关知识。是的,学校如果可以教授基本的理财知识,那么学生可以从小了解如何理财,如预算制定、储蓄、投资和债务管理,还可以学习到如何规避财务陷阱,如过度借贷、滥用信用卡、投资诈骗,从而减少未来陷入财困的风险。

提升国民收入

此外,政府在提升国民收入方面也责无旁贷,必须致力于推动昌明经济框架,实现经济转型,并通过在未来10年内跻身世界前30大经济体、全球竞争力指数中排名前12、提高员工收入比例等愿景,把经济蛋糕做大,才是长远之计。

总的来说,政府和人们都应该意识到公积金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一种长期储蓄和投资的工具,而不仅仅是拿来救急的提款机。长远来看,理财教育和国家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对于提升国民整体财务健康和保障退休生活的稳定才是重中之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