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称霸科技业从东南亚开始

中国主导全球科技业之路从东南亚开始。阿里巴巴、腾讯和滴滴出行都将东南亚视作国际扩张的起点,未来它们也将在当地展开更多的交易。

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和滴滴出行,通过不断攻城略地成为科技行业的巨无霸。

Venturecraft集团创办人何艾萨克(译音)与数位投资者,在看新加坡的一家癌症检测创业公司进行演讲,期间在场的一位中国亿万富翁站起来,一言不发,在白板上用中文写下了“速度 x 市场份额”。



这是一个简单的公式,意指: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成为市场第一,成为规模最大的那一个。正是在那个时候,何艾萨克意识到,东南亚科技圈即将发生变化。

“那个时候,我搞懂了中国人的战略。如果你不是行业第一,你就会被淘汰出局;如果你是行业第一,那你就能够买到更加新颖的技术。这是一场赢家通吃的游戏。”

由于时常举办酒会派对,何艾萨克在新加坡当地的医疗科技圈颇有名气。

中国市场趋缓

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和滴滴出行,通过不断攻城略地成为了科技行业的巨无霸,它们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相当惊人。



阿里巴巴和腾讯如今已经跻身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企业之列。

仅成立5年的滴滴,在中国本土市场击退了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Uber,这一定程度上是依靠烧钱大战。

如今,随着本土市场增长放缓,趋于饱和,这些寻求增长的科技巨头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以外的地区。

它们的第一站就是东南亚:一个人口达美国两倍,且全球华人最多的地区。

据普华永道估计,去年中国对海外科技行业的投资额翻了一倍多,达到378亿美元(1620.86亿令吉)。

其中,阿里巴巴在去年斥资10亿美元(42.88亿令吉)控股新加坡电商公司Lazada。

作为东南亚最具价值的创业公司Sea的投资者,腾讯据称也接近敲定对印尼打车服务巨头Go-Jek的投资。

就连滴滴这家亚洲最具价值的创业公司也入股同行公司Grab,且计划进行全球化。

170612x1801_noresize

中资企业要立足全球

早期阶段投资公司Gobi Partners创始合伙人曹托马斯(译音)指出:“你会发现这些中国公司在心态上的变化。它们开始变得更加野心勃勃了,它们不只是要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如今还立足全球。”

数十年来,中国已经为主导东南亚区域经济打好了基础。

财力雄厚的投资者已经向从交通运输到房地产的各个行业,注入数十亿美元,改变了该地区的发展。

瑞士信贷估计,光是2016年,中国在东南亚最大的六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几乎翻了一番。

不过,那些投资很少投向该地区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的科技行业。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率的提升,以及中产阶级的出现,该地区开始引起中国科技巨头的注意。

东南亚是全球华人最多的地区,对于偏爱文化趋同的潜在金融家而言是一大利好。

国际货币基金(IMF)表示,从现在到2022年,东盟五个成员国,即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超过5%,好于北亚3%的平均增长率。

领域霸主未产生

东南亚仍然呈现开放的竞争态势。

Grab和Go-Jek争夺打车服务市场,Tokopedia和Lazada角逐电商市场,但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在任何一个领域拥有统治地位。

相比之下,中国的几个主要领域搜索、电商、社交媒体和打车分别被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滴滴所主导。

以色列科技先驱尤西瓦尔迪表示,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以外跑马圈地,争夺市场份额的种种举动,让他联想起了60年代和70年代的美国。

当时美国企业开始寻求从海外市场取得增长,最终都变成了跨国企业。

的确,中国的公司正在酝酿更多的交易。

京东据传在洽谈向印尼电商公司Tokopedia投资数亿美元;Go-Jek据说正与腾讯磋商获得10亿美元的投资。在泰国,腾讯加大其在媒体领域的投资力度。

根据应用市场研究机构App Annie的数据,去年,它的JOOX是泰国、马来西亚以及印尼下载量最高的音乐应用。1月,该公司联手数字内容创业公司Ookbee成立一家合资公司。

去年,JOOX是泰国、大马及印尼下载量最高的音乐应用。

阿里巴巴蓄势发力

目前为止,阿里巴巴在东南亚最具侵略,已经在当地积累起自己的势力。要是亚马逊最终也加入战局,双方势必会有一番恶斗。

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马云3月前往吉隆坡,宣布马来西亚是公司在中国地区以外的第一个物流中心,还是它在东南亚的仓储和配送中心。

阿里巴巴还在布局金融网络。

马云旗下的蚂蚁金服与泰国农业综合企业卜蜂集团旗下支付公司Ascend Money达成合作,后者的目标是为3.4亿缺少银行服务的东南亚人提供服务。蚂蚁金融还与印尼企业集团Emtek达成了类似的合作。

Golden Gate Ventures合伙人迈克尔林兹指出:“先是阿里巴巴瞄准东南亚市场,未来我们还将看到越来越多处在第二梯队的中国公司瞄准东南亚。”

马云3月前往吉隆坡,宣布大马是公司在中国地区以外的第一个物流中心。

美国投资者错失机遇

印尼让人想到了10年前的中国:缺少零售基础设施,助推了阿里巴巴的崛起;移动用户量曾井喷式增长,助推QQ获得近10亿的用户;渴望休闲和优质商品的中产阶级日益壮大,为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腾飞奠定基础。

在东南亚,中国的科技投资者或许也填补了一个空缺,因为优先国内发展的美国政府让中国的资本显得更有吸引力。

Reddit联合创始人阿莱克西斯为美国投资者错失在东南亚的机会而感到痛惜。

最终,东南亚不仅仅得到中国投资方的资本和经验,可能还得到了它们标志性的胆识。

新加坡的Jungle Ventures创始人阿米特安纳德点出:“他们的资本和知识非常重要,但他们同时还带来了这里没有的那种胆量和魄力。”

来源:彭博社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两岸新世代·小红书·网络奇缘/邱立本

报道:邱立本

“小红书”意外凝聚两岸新一代,冲破意识形态围墙。台湾新一代不晓得为何马英九要为林觉民的《与妻诀别书》哽咽,却熟悉“国潮”香水的味道。只要两岸的青春可以交集,两岸和平就不再是梦。

台海两岸的政治是一个死结?中国结、台湾结,似乎纠结很多,但是千回百转,却在网络的世界出现意外的转机,因为越来越多的两岸新一代可以在网络上相遇,从文化与娱乐开始,冲破了看似无解的政治死结。

由于时尚或是强烈的好奇心,两岸年轻人会在网络上邂逅,也许只是一次网购,或是看一场电影或是电视剧的笔记,都会无意中看到对方的网络身影,看到“一些一模不一样”的文化特征,也看到一些自己都看不清自己的特色。

最受触目的是,台湾新一代都喜欢逛总部设在上海的“小红书”社交媒体平台,看中国大陆多元化的生活方式,看五花八门领域的最新变貌,分享对美好生活的想像。由于小红书瞄准新世代,重视生命中被忽视的“情绪价值”。从美妆、美食到旅游,都带来在“脸书”和“IG”上所没有的感受。

网络专家指出,这是由于“小红书”的算法(Algorithm)独特,可以精准发现用家的需求,即使是小众的兴趣,也可以很快“圈粉”,扩大影响力。而这也扩大了台湾新一代的“朋友圈”,超越了两岸政治的隔阂和肃杀,可以交上对岸的朋友,分享生命中的“好玩”之处。“小红书”的应用程式下载量一度高踞台湾的第一位,成为新世代的最爱。这也和“小红书”在中国大陆的定位趋同,都是以90后为目标,尤其是女生,都是忠实的用户。

生活上的兴趣也和娱乐结合,甚至被视为“娱乐圣经”,往往“比你更了解你”。这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小红书”的“带货力”强大,使很多中国大陆的“国潮”化妆品都在台湾培养起一大批用户,并且商业效应从线上蔓延到线下,有些药妆店还要强调这是“小红书”推荐的产品,满足很多台湾女生的需求。

但“小红书”的社交属性,也使它在宝岛内部的影响力延伸。台湾的Z世代(1995年到2010年出生)不仅用“小红书”来交朋友,还可以用来找房、找律师,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平台。台湾有些中小学生甚至表示,人生的梦想就是成为“小红书”的时尚博主。 

这也使长期倡导“反中保台”的绿营势力忌惮。民进党立委林楚茵就曾经公开警告,长期使用“小红书”会让台湾的年轻人受到政治影响,会从“天然独”变为“潜在统”。

“小红书”追求精致生活的美学,意外地凝聚了两岸的新一代,冲破意识形态的围墙。台湾的新生代不晓得谁是林觉民,不晓得为何马英九要为他的《与妻诀别书》哽咽,但却晓得“完美日记”的口红色号,也熟悉“气味图书馆”的香水味道。只要两岸的青春可以交集,两岸和平的未来就不再是梦。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