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孤狼袭击演唱会 场外引爆炸弹
IS支持者竟欢呼庆祝

曼彻斯特体育馆星期一晚在演唱会后发生爆炸,不少民众主动安抚和搀扶伤者,为他们包扎伤口,一起渡过难关。

(伦敦23日综合电)英国警方表示,星期一夜间在英格兰曼彻斯特一个音乐会场外发生的爆炸事件,导致至少22人丧生,59人受伤。当局证实这是一起“孤狼”自杀式袭击。“回教国”(IS)组织的支持者在社交媒体欢呼庆祝,不过“回教国”组织尚未正式承认是幕后黑手。



大曼彻斯特警察局局长伊恩·霍普金斯星期二表示,“我们目前正把事件视为恐怖袭击事件,目前阶段我们认为昨晚的袭击事件是由一名男子所为。”

霍普金斯说,调查人员相信,这名袭击者携带简易爆炸装置,之后引爆,袭击者本人当场身亡。

亚莉安娜表示心碎

霍普金斯表示,警方正在和一个反恐和情报官员一道合作,找出有关袭击者更多的细节,当务之急是要确定他是单独行动还是属于一个组织网络。

爆炸发生在美国流行歌星亚莉安娜·格兰德举办音乐会的尾声,拥有2万1000个座位的曼彻斯特体育馆的走廊。



爆炸事件发生后,亚莉安娜在推特上写道:“心都破碎了。从我的心底,我真的非常对不起。我难以言表。”

据报道,事发后,同“回教国”组织有关联的推特帐户纷纷对这起爆炸案表示庆祝,一些甚至鼓励在其他地点发动类似袭击。

隶属IS的一些推特帐号使用主题标签(hashtag )来提及爆炸与贴示庆祝讯息,有些人还鼓吹在别处发动类似攻击。

一个名为Abdul Haqq的推特用户指美国领导的联军,还不是对遭激进分子掌控的伊拉克与叙利亚城市发动空袭。他在推文写道:“看起来不过是英国空军把炸弹扔在摩苏尔、拉卡等地孩子头上的情景搬回曼彻斯特。”

还有“回教国”支持者贴示讯息,鼓励到西方发动“孤狼”攻击,并分享“回教国”威胁美国与欧洲的影片。

爆炸时观众茫然数秒后尖叫奔逃

英国曼彻斯特体育馆周一晚在举行美国小天后亚莉安娜演唱会尾声发生爆炸攻击,推特用户上传爆炸巨响片刻的影片,显示爆炸后观众茫然数秒后,才惊慌尖叫,有女子大喊:“天啊,发生什么事了?”

路透社报道,妈妈莎利文带12岁和15岁女儿去看演唱会:“很可怕,所有灯光已转暗,我们听到很大爆炸声……人人都在尖叫。我们离开时,有人说:继续跑,继续跑。”

正离场的观众麦费兰在大门听到巨大爆炸,他说:“所有人都在尖叫,这是很大的爆炸,胸口都感受到震动,一片混乱,人人都在奔跑和尖叫,希望跑出大门。”

男子坦普金也说当时情况混乱,人人都在尖叫和逃跑,外套和手机散落一地,“有人大叫说看到血……有许多救护车,我看到有人接受治疗,我不知道他发生什么事”。

事发后场馆内充满尖叫声,数千人试图逃离现场,所有人涌往出口。(路透社)

现场民众吓到气喘病发

美国歌手亚莉安娜在英国曼彻斯特演唱会发生爆炸现场的相关画面曝光,可看到许多民众仓皇逃离,还有现场民众说,当下他气喘发作,十分惊恐。

网上民众上传的画面可看到曼彻斯特体育馆演场会现场人们慌忙奔跑,尖叫声四起,体育馆旁的维多利亚车站也看到民众惊慌冲下楼梯的景象。

推特用户@hannawwh 上传现场影片,并在图说写道:“曼彻斯特场馆爆炸,大家纷纷逃窜,超可怕。”

目击者麦法兰告诉路透社:“我们当时正离场,到了大门的时候发生巨大爆炸,大家都在尖叫。”

法新社报道,来自利兹的沃克告诉媒体,他与妻子本来在等他们的女儿从演唱会现场出来,“我们听到最后一首歌已结束,突然一阵巨大的闪光,然后砰一声,到处都是烟。”

沃克指自己脚被尖锐物品击中,妻子腹部受伤。

18岁的魏尔斯福特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说:“听起来跟枪响差不多。我当场气喘发作,超惊恐的。”

全副装备的搜证人员,在连接维多利亚站和曼彻斯特体育馆的桥梁上执行任务。(法新社)

恐嫌针对人群密集区各国纷加强活动维安

英国发生针对人群密集地区的自杀式炸弹攻击,造成至少22人丧命后,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都考虑对大型戏院和运动盛会加强维安。

美国国土安全部说,当局正密切监察曼彻斯特的情势,也可能针对美国本土的公众活动加强维安。

日本表示,已开始收集相关资讯,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说:“我们藉由成立一个专门对抗国际恐怖主义的情报搜集单位,来强化我们的反恐能力。”

美国流行音乐歌手小甜甜布兰妮6 月将在新加坡举行演唱会,主办单位说,正在考虑采取新的维安举措。

亚太国家国防和军事首长6 月2 日至4 日将齐聚新加坡,出席安全高峰会;新加坡上个月才修订公共秩序法。

香港的亚洲国际博览馆说,将针对所有演唱会和活动加强安全措施。声明说,除了检查随身物品,还会出动金属探测器,也打算利用搜索犬来寻找任何可疑目标。亚莉安娜预计9 月在此举办演唱会。

澳洲最大运动场馆墨尔本板球场也说,正在检视(维安)程序。澳洲总理特恩布尔说,当局正与其他国家密切合作。

局势混乱难联系亲人社媒再发挥寻人作用

英国曼彻斯特体育馆发生爆炸后,社交媒体再次发挥寻人作用。

英国不少家长和年轻人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载亲人或朋友的照片,呼吁网民帮忙寻找失踪者的下落。

一名称为Erin:P的推特用户就呼吁人们帮忙寻找妹妹的下落。他形容:“她穿着粉红色的长袖衫,蓝色牛仔裤,她的名字叫惠特尼。”

另一个推特用户则上载了一张身穿西装、微笑着的年轻男子的照片。她说:“我儿子今天在曼彻斯特体育馆,他没接我的电话!拜托……”

据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体育馆附近的一些旅馆纷纷开放,让逃离爆炸现场的年轻人暂时栖身,假日酒店据称就收留了60名青少年。

此外,一些德士司机免费载送需要离开曼彻斯特市的人,一些人则免费提供睡房或沙发给滞留在该市的青少年。

两名女子用警方派发的隔热毡包裹身体。(路透社)

伦敦车站炸弹包裹惊魂

曼彻斯特恐袭之后,伦敦也发生包裹炸弹惊魂,所幸只是虚惊一场。

英国警方星期二中午宣布解除对伦敦维多利亚汽车站和周围公路的封锁,重新开放该车站。

伦敦警方在推特上说:“维多利亚汽车站早前据报的可疑包裹已经解除威胁,没有可疑之处,感谢大家的耐心。”

英国警方之前因维多利亚汽车站附近发现可疑包裹而封锁周围地区,并疏散人群。

反应

 

灼见

【灼见】恐怖组织是怎样炼成的?/霍咏强

说到“恐怖袭击”,必然想到枪手袭击莫斯科郊区音乐会,导致最少143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的惨剧,至今这个数字仍未完全确定,也足以证明其严重性。事件发生后,最惹人关注的问题自然是“谁是黑手”?

表面上,袭击后恐怖组织“回教国”(IS)就迅速承认责任,似乎还怕大家不相信,第二次承认攻击时还发出现场视频。另一方面,美国强调在恐袭发生前,就已经“多次”公开发出警告,不但明确撇清责任,同时指出事件与乌克兰无关。

乌克兰难消除嫌疑

事实上,除了可以知道事件由极端回教暴力分子策动外,谁是幕后黑手?可能永远找不到真凭实据,但乌克兰参与其中的嫌疑,却也不是美国撇清就能消除的,俄乌在交战状态之中,俄罗斯遭受大型恐怖袭击,如果乌克兰组织完全不涉其中,那才真令人奇怪!

尽管细节不准确,那美国为啥知道这次恐袭?在九一一事件后,通过制裁、反恐、监控、科网,世上没有美国侦查不到的区域,就连中国也只是渗透程度较低而已,以恐怖活动这种被视为关键行动的,是绝对逃不过美国的监察,只是谁有“权力”知道,这可能是另一个大谜团。

然而,这场恐袭也并不是近期的单一事件。3月26日巴基斯坦达苏地区一支载有中国公民的车队遭自杀式炸弹袭击,5名中国公民及1名巴基斯坦籍司机在爆炸中不幸身亡,在2021年时也曾经发生过同类袭击事件,当时造成13人死亡。

“恐怖袭击”是人类世界一种最为廉价的凶残,这种无耻的行动,和各种暴力行为比较,费用很低,但却能令全世界都风声鹤唳,并要用上千百万倍的金钱和资源,来遏止这些行动。一个更恶心的说法是“性价比”很高。就以袭击莫斯科音乐会为例,根据消息是4名塔吉克斯坦公民执行的,他们接受了100万俄罗斯卢布的费用,实施了这场屠杀。这是多少钱?就1万美元,更突兀的说法,就是每条人命只值70美元。

反恐成另一种恐怖活动

袭击发生后,所有国家地区都提高安保级别,就这几个月,估计投入反恐的资源就数以十亿计,更不要说挑动了俄罗斯追寻幕后元凶,为世界带来的不安和恐惧情绪,会带来多大的损耗?

如果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恐怖袭击”的特性,还会得出更可怕的联想。恐袭的成功与失败,离不开如何快速地取得武器,以及庞大的资讯网络,资讯越精准成功机会越高;于是我们发现某些国家在操控“恐怖袭击”事件上,有着至高无上的优势。

尤其是,原来“反恐”也会变成另一种恐怖活动,其中一种所谓反恐工作,就是“打击一些支持恐怖活动的地区”,按理说,这种神憎鬼厌的行为,除了所谓“恐怖组织”,没有正常人、正常国家地区会承认自己“支持”恐怖活动,“反恐”的定义变得更主观,甚至变成借口。

更令人慨叹的是,这些年,不难发现不少恐怖组织的出现,起源就是“打击恐怖组织”,正如美国扶植奥萨马就为着打击伊拉克的萨达姆,然后又在九一一事件后策划分裂成了卡伊达,再试图以伊拉克反抗军攻击卡伊达,结果变成更凶残的“回教国”。

用恐怖组织来取代恐怖组织,这不是没完没了吗?

恐怖组织的“普及性”

还有另一种不知如何形成的特征,就是恐怖组织的“普及性”,所谓普及不是数量有多少,而是他们的名字有多普通?比如说,最强悍的恐怖组织叫“回教国”、卡伊达、塔利班……但为什么一个最凶残的恐怖组织要用上一个最普通的宗教名字?塔利班更就是“青年军”的意思,请问有哪个国家没有青年军?

“卡伊达”的来源就更有娱乐性,传闻卡伊达组织原来不叫这名字,只因为这用语是基地又或总部,某国在监听时经常听到卡伊达这个字,于是就用上了“阿尔卡伊达”来命名这个恐怖组织。我们不难想象这几个恐怖组织的“名字”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因为青年军、总部和回教“国家”,现世代文明应该改变不了。

反过来想,这种“命名”的技巧,又是否一种“战略性”行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