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学费上升 无可避免/陈文坪

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硕士一年级研究生黄康伟为文〈柯市长,降低学费才是根本!〉(4月18日),文中谈到因台湾物价飙升,高生活费、高学费对在校的海内外学生都造成困苦,希望“柯市长应该建议蔡英文政府将降低学费为根本政策,并且以免学费作为最终目标”。

黄君的理想是好,却不实际,也与现实不符。以“免学费作为最终目标”更是“天方夜谭”。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投入主要来自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拨款。也就是说,投入到教育方面的金钱都是来自于纳税人。

调升学费 增加津贴

公共资源是有限的,要免费供读大学,政府的拨款将是一笔庞大的数目,财政上更是巨额的负担;如果把预算都投入到教育上,那其他方面的投入,如社会保障、基础建设、国家防卫等肯定需要大大的减少,这将造成更大的不平衡现象出现。免费大学教育,这在亚洲绝大多数的国家或地区都是难以实现,以台湾的经济发展,更是无能为力。

不过,教育的投入是必要的。当学费调升,政府或学校可以增加奖助学金或其他方面的津贴来帮助学生减轻生活费的负担。这一政策是行得通的,也是对学生或低收入家庭是有帮助的。

新加坡学府调升学费而相应增加津贴,就是一个很好例子。



随着物价的攀升,以及工资成本、教育器材、应用设备、各项维修费用的增加,教育部每年都会检讨大学学科的学费。可以说,几乎每年的学费都会调涨,这是无可避免的。

虽然新加坡高等学府的学费每年调高,但各大学府都会通过增加奖助学金或津贴,供学生包括外籍学生申请;学校也有其他基金来帮助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从而让在籍学生减轻生活负担。这一政策由来已久,也行之有效。值得参考。

如果“人为”压低学费,多年后才来一次性的调升,这将让更多学生难以承受,冲击力也会更大,受影响的学生层面也更广。

物价飙升 世界“通病”

物价飙升,是世界各大城市的“通病”。就有如交通堵塞,在各大都市上下班的高峰期都是难以避免的,几乎每个大都市都如此。按照市场规律,高等学府的学费上升,相信也没有办法加以抑制。

文中说到“柯文哲建议给予东南亚赴台侨生住宿与学杂费补贴,希望通过增加侨生赴台深造,进一步解决台湾大学学生不足问题”,这一建议是好的,毕竟都市里高房价也造就房租的升高,增加“住宿与学杂费补贴”是可帮助学生减低生活费的负担。

要让高等教育回归公共化,迈向降学费,并且以免学费作为最终目标,这在高等教育学府是难以实现的,也无法做到。台湾如是,其他亚洲国家、地区也是如此。

反应

 

国际

海外新生跌 英国大学降门槛挽财困

(伦敦23日讯)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有三分之一的大学去年出现非欧盟国家地区海外学生报读人数下跌的情况,由于英国大学近年愈来愈依赖海外学生的高昂学费维持运作,这些大学收海外生减少,导致多家大学出现财赤。

有著名大学更承认,它们已降低海外生入学要求,期望增加收生。

增幅6年最小

目前英国大学学士学位的本地生学费为每年上限9250英镑(约5.6万令吉),近10年几乎不变,代表全国顶尖大学的罗素集团估计,大学平均每年要补贴每名本地生2500镑(约1.5万令吉),亦因此愈来愈多大学倚重国际学生的学费收入。

《金融时报》21日报道,根据英国联招系统UCAS公布截至去年6月、即2023至24年度入学门槛的数据,去年有51万8865名非欧盟学生报读英国大学,增幅3.6%,是6年来最小增幅,也远低于2022年的11.6%。

英国首相苏纳克将减少移民人数列为政府主要目标,过去两个月接连推出针对海外学生的措施,包括禁止硕士生携家眷赴英,又正审视容许海外生毕业后可逗留和工作至少两年的措施。

由罗兵咸永道做的一项研究显示,国际学生人数下跌、学费冻结、薪酬开支增加等,令英国高等教育业面对“完美风暴”,预计2023至24年度有40%大学亏钱。

属于罗素集团的约克大学,为了应对财政压力,已将海外生的入学要求降低。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