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清明温差病患增三成
清热解毒中药热卖

天气忽冷忽热,中草药包括洋参须及菊花等需求量增。

(关丹8日讯)清明时节天气忽雨忽晴,气温差异爆发另一轮“看病潮”,上门求诊的病患增逾三成。

受访中医师指出,这期间上门挂诊的病患,多为伤风、发烧、咳嗽、喉咙痛及头痛等疾病,挂号求诊。



同时,也带动清热解毒中草药及凉茶等销量。

另外,清明节游子返乡潮扫墓,也带动地方周边经济,包括饮食业及民宿业等。

80%病患熬夜迟睡——中医师●何国兴

虽说清明期间天气忽雨忽晴,上门求诊病患暴增逾30%,但经把脉后,当中80%病患病倒主要是熬夜迟睡,并且病患有越来越年轻化迹象。

生病“元凶”,主要还是源自生活不够规律化、饮食不均衡、少喝开水及运动量不足所致。



生活规律被打乱

工作压力大、不想早睡,以及间接中受电子科技产品影响等,生活正常规律被打乱,现代年轻人习惯熬夜迟睡,已逐渐成为城市人生活常态之一。

相比下,生活规律的长者,抵抗力还强过三四十岁的年轻人。

天气忽冷忽热,除了多喝水外,建议摄取滋润或不带寒热性的中和性质饮食,如六味汤、雪耳及各类蔬果等,有助增强免疫力。

多是伤风发烧头痛——关丹中医中药联合会主席●邬广明

清明节期间,忽冷忽热的天气,气温差异大,抵抗力欠佳者,纷纷病倒。

病症包括伤风、发烧及头痛等,病患比同期增30%。

这期间引发的看病潮,或前来挂号求诊的病患增加逾30%。

病患应多喝水凉茶——中医师●卢安泰

忽雨忽热天气,上门挂号求诊的病患,相比同期增多20%。

病患多为感冒、发烧、发冷、咳嗽及头痛等。同时,病患多喝开水及凉茶,并尽量避免在暴晒工作或活动。一旦生病,不要讳忌求医。

反应

 

国际财经

中药“白朮”炒风疯过黄金 涨到商家不敢拿货

(北京21日讯)近期金价持续向上,不过,中国一款常用药材“白朮”升势比金价更疯狂,目前每公斤约180人民币(下同,约119令吉),较3年前大升10倍,部分中药商家不敢再取货之余,甚至有人在白朮买家和卖家之间斡旋获利、以至出现短线炒作,并有指“中药材属于农副产品,国家管控不了”。

白朮是一种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具有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多项药用功能。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除了白朮批发价格上涨外,升势也传导至中下游诊所和药局,直接影响消费者。

“白朮涨太多了,现在我已经不敢拿货了。”近日,在河北地区经营中药饮片网店的李浩(化名)有些苦恼。作为常用药材之一的白术,价格如今为每公斤180人民币。有顾客来店里想买白朮,李浩只能建议对方去其他有存货的药店看看,“或许能找到便宜点的”。

疯涨之下,社交媒体上关于“白朮造富”的传言满天飞,真假难辨。自称来自河北安国市南张村的网友写道,“经营白朮的,不赚100万你都没资格上桌,更不能先动筷。”

与此同时,还有人当起了白朮掮客,通过在买家和卖家间斡旋促成交易牟利,他们还鼓吹买家压货白朮,利用短线进出炒作牟利。

不过,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学教授邓勇就表示,中药材被归类为农副产品,但并不代表国家不会对其进行价格管制;实际上,政府一直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以防止价格过度波动和囤积炒作等行为,因此商贩若继续囤积炒作中药材,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和相应的处罚。

根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有“天下第一药市”之称的安国市,白朮价格自去年1月起开始急升,从1公斤27人民币增长至9月的90人民币,其后经历10月到12月的横行后,今年开始再持续走高,直至4月20日达180人民币,即较去年高位也翻了一倍。至于安徽亳州药市的白朮价格亦相近,于4月20日达180人民币,甚至是今年初58人民币的近3倍。

对于白朮价格猛升,业内人士分析指一方面与白朮面临的供需矛盾有关,一方面则是投机者的推波助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