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独家】坚守初衷·精益求精
征达碳酸钙跨界赢商机

曾荣辉(左)创业过程得到舅舅郑顺德(右)的大力支持。

征达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本土碳酸钙制造商,30年来秉持最高的诚信、信誉,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卓越服务。

其实,这一路走来可谓层层逆境、风风雨雨,但凭着创办人永不服输的精神,屡次从挫败中重振旗鼓,从困境中寻找契机,终于茁壮攀升至今日稳如泰山、坚如岩石的国内碳酸钙制造业三大巨头的地位。



位于吉隆坡甲洞的征达总部。

征达执行董事曾荣辉表示,该公司于1985年草创时出师不利,由于当时征达只有1万令吉的创业资本,加上银行贷款迟迟未批,公司长达一年无法运作。

过后工厂虽得以投入运作,但货币汇率的大差异,导致征达向德国购买机器时蒙受逾20万令吉的损失,再加安装机器及每月支付8500令吉的工厂租金。

不过,屋漏偏逢连夜雨,厂房机器发生故障导致生产延误,虽然如此,公司同仁仍然咬紧牙关支撑下去。

1989年,征达面临变卖困局,虽最后变卖计划告吹,征达从推出收购计划的老板手中获得20万令吉,并以这笔资金成立了第二家公司——Sun Plastics私人有限公司,生产家用乳胶手套专用的碳酸钙;此举让征达开始获得盈利,成功解除公司的困境。

两次面临变卖危机



好景不常,1996年征达再度陷入资金不足窘境,再次面临变卖危机,但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导致变卖计划告吹。

同年,征达购入数台可将沉淀碳酸钙(PCC)处理成超细沉淀碳酸钙的机器,这创新产品让征达安然渡过当时的金融危机。

“能够走到现在,我们不敢说自己有什么精明眼光或高明策略,只知道即使环境再恶劣,我们也必须做好本分,坚持下去;至于坚持会否得到回报,这就要让时间来给我们答案了。”

曾荣辉淡然地回顾那些年的惊涛骇浪。

工厂设备完善,规模庞大。

持续做好研发工作

曾荣辉说,商场上总有许多的起起落落,因此要保有一颗平常心。

例如,公司招徕潜在客户时,就算遭对方拒绝,也会继续与对方保持联络,如此一年两年过去,对方可能因为原本的供应商退出市场,而首先想到的替代者就是征达。

同理,征达作为一家碳酸钙制造商,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就算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之下,征达都致力做好这部分的工作。

“初期公司还没有研究员与实验室,不过,我们觉得开发新产品非常重要,所以就和一些客户合作进行项目研究,由我们几个管理层亲自上阵当研究员,最终成功研发新产品而开拓新市场。”

曾荣辉解释,碳酸钙是一种工业原料,通常用作生产塑胶、乳胶、油漆、纸张及各种产品时的填料,能够节省材料和生产成本;因此,研究的重点是调配碳酸钙的成分,以便适用于目标客户的产品,进而打开全新市场。

开辟新发展路线

征达刚开始时只生产普通的碳酸钙粉末,1995年开始生产更高端的沉淀碳酸钙粉末,在业界的地位逐步提升;而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落在2002年,征达购入湿式研磨机,开发了全新的碳酸钙浆料产品。

一些高端乳胶手套制造商不使用粉状的碳酸钙,所以,征达推出液状的碳酸钙浆料后,成功打开全新市场,业务获得倍数成长;从一台机器发展到10台机器,征达的碳酸钙浆料在鼎盛时期于国内乳胶手套制造业占了高达45%的市场份额。

今天的征达,在怡保的工厂及吉隆坡办公室都有本身的实验室,继续配合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最近的研究发现碳酸钙浆料配合农业肥料使用,可以提升农作物的收成及品质,再次为征达开辟另一条发展路线。

液态的碳酸钙浆料,让征达的业务呈倍数增长。

企业第二代走出海外

征达是由曾合辉与曾荣辉两兄弟,再加上舅舅郑顺德联合扎下稳固的基础;如今,曾合辉的两个儿子已加入征达,把公司带往另一个阶段的发展。

曾合辉的长子斌渊于2007年加入征达,引进系统化的营运系统;次子智杰于2011年加入,兄弟联手为公司带来更大改革。

征达其中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于2011年在怡保建立自己的第一家自造工厂及生产线,自此,生产力倍增,年销售额更是从2011年开始每年狂飙30%,而主要的因素就是这对企业第二代兄弟以国际化视野,勇于拥抱海外市场。

曾荣辉叙述:“第二代的优势就是善用科技,他们两兄弟建立了征达的企业网站,接获许多来自亚洲各地,尤其是印度的查询,为征达开辟了一条可进军巨大国际市场的新途径。”

看到印度市场的巨大潜能,征达因此委任Petrotech集团为其印度的独家分销商,开启了其进军海外市场的第一条路线,如今征达的产品约有70%出口至印度;另外也开始进军欧洲及东盟市场。

怡保制造厂的扩建工程已进行到第三期。

为下一个世纪铺路

征达的另一个里程碑,是于2005年成功购得第一个10英亩采石场的准证,可为征达带来高达800万吨的石灰石储量。最初的采矿许可证期限仅12年,在漫长争取后,终于在2010年成功将采矿许可证延长至60年(到2070年),为征达的未来发展垫下基石。

面向未来的发展需求,征达于2007年在怡保购入更多土地,包括一块位于怡保克拉末波赖(Keramat Pulai)的地段,并添置新机器以生产碳酸钙粉末。

征达怡保制造厂的第二阶段扩建工程于2014年竣工,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满足了日益蓬勃的印度市场;第三阶段扩建工程将于2017年初完工,届时将可提高征达的生产力至一倍以上,以应付持续向海外拓展的需求及供应。

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怡保,拥有约10家国内公司生产超细碳酸钙,其中仅有3家生产高端产品,当中以征达的生产量最高。尽管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征达仍保持国内碳酸钙制造业三大巨头地位,同时也是最大的本土碳酸钙制造商。

“以诚待客”立不败之地

征达多年来的进步与成就皆获得业界的认可,并成功获得多个奖项,包括2007年中小型企业全球网络、2007年至2010年的金牛奖百强得主、2011年金牛奖卓越中小型企业第九名、2012年金牛奖百强得主、2013年中小型企业卓越金鹰奖第八名、2015年中小型企业卓越金鹰奖第三名及2015年星洲企业楷模奖。

对征达而言,维持高质量产品的一致性是至关重要,因此,从工厂机器到技术员工,必确保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骤都严格遵循公司定下的指导方针。

秉持“以诚待客”的标准商业信念,将是征达在未来继续处于不败之地的秘诀。

反应

 

专题

【视频】趁着尚存一口气 继续献一份力

丧礼常客(下篇) (由热爱华教人士感动赞助) 

报道|黎添华    摄影|黎添华、受访者提供    

视频|Artisan Production

2012年,语文课向来不好的阮伟伦毅然报考了华文。尽管最终成绩出来只得C,但这成了他这辈子最义无反顾的骄傲。

阮伟伦曾是华教之旅的参与者,当年他因为这活动首次听到林连玉等华教斗士的故事,而当得知自己能参与这活动,是一群长辈在背后低声下气地向丧府筹款后,心里十分激动,因此他坚持报考华文。可惜的是,随着“丧礼常客”们一个个地在自己的生命中缺席后,他开始意识到未来可能将不再有这样的活动。 

对阮伟伦来说,以前他总认为自己能说中文是与生俱来的,而在校内能念华文更是理所当然的,但在了解 我国曾数度险些没有华文的历史后,他才发现一切承载了许多的心酸,不少人的付出。 

“林连玉的伟大是为华教争取地位,而前辈们(丧礼常客)的付出则捍卫这得来不易的地位。他们奔波劳碌去募捐,100令吉,200令吉这样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真的很不简单。” 

如今他因为掌握中文,多次当上友族同胞与中国商业伙伴的桥梁,成为陌生游客的翻译,当大家都惊讶于他为何能说得一口流利中文时,他心中笃定踏实之余,更多是感恩。

惟,因为年岁渐长的关系,还能走动的、还在世的‘丧礼常客’是越来越少的。伟伦就担心,若这些前辈不在了,未来就可能更少学子能到访林连玉墓园,甚至再也无法好好认识华教。 

目前,年仅26岁的伟伦能做的,就是协助带领学弟妹参加华教之旅,而且还连续五年如此奉献。他表示,自己无法像前辈们那样到丧府募捐,但看着前辈们如此付出,自己也想尽一些绵力。

宣传不足被质疑

伟伦的担心是存在的,记者在构思这个专题期间,2位“丧礼常客”就先后不幸地离开人世,一位则行动不便,无法参与采访,而另一位85岁的前辈方光烈更是拿着助行器参与短片拍摄。

在他们年岁渐长之际,家人都希望他们减少活动,然而他们却似乎担心做的不够,所以越是趁着自己尚存一口气就做得越多,其中林连玉基金槟州联委会代主席刘国权便是一个例子。 

77岁的他因为年纪渐长,体力不佳,所以家人希望他减少活动,然而他却在最近这几年,从外围支持力量,加入成为一分子,甚至最近当选副主席,再成为代主席,丝毫没有减少自己的参与程度,反而还越走越核心。 

“越来越少人参加,先行一步的反而更多,所以我必须得继续下去。” 

在参与丧礼募捐的过程中,他发现始终有人会对他们的身分保持着怀疑的态度,甚至质疑为何募捐后却不见任何作为,面对这些声音,他没有难过,倒是认为是组织的宣传仍不足。其实募捐所得都会用来资助林连玉纪念馆的基本开销、职员薪金、华教活动等。近年来,他们也开始在捍卫母语教学,文化传承上做得 更多,因此需要社会资助。

观念阻碍募捐

“民众不会怀疑林连玉基金,只是他们以为我们拿了钱就应该举办中秋、新年等活动,再不就该颁发奖学金之类的。但这些已经有其他社团组织负责了。我们募捐是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另外,他们在募捐上也会遇到一些观念阻碍,如,民间始终觉得捐助庙宇,布施出家人的功德比教育更高,因此他们每次在丧府上的募捐所得并不多。 

刘国权在接受访问时很大部分时间是惆怅的,因为他在乎这个组织,却也因为眼下的状况,不免担心起来。他甚至表示,有时自己的体力不佳,加上组织里头全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很多时候一些计划都有心无力。

如今,哪怕能做的不多,能改的有限,刘国权已经不想再去思考了,因为眼下他只想尽力完成当下的工作,有多少做多少。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鞠躬尽瘁”了。 

定位尴尬 角色受限

曾是林连玉基金槟城联委会要员的方国华是促成这次报道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一心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关注该会,同时也希望让为华教默默奉献的“丧礼常客”们能被历史铭记。 

尚未步入乐龄的国华是因父亲方光烈才接触到该组织的,然而加入近10年来,他开始发现组织的青黄不接,同时也发现到组织的社会定位有些尴尬,因而担心组织会一天会被淘汰。 

“我们不像董总或教总,他们能在教育课题上代表华教直接发言,我们的定位则更像是辅助的角色,发挥比较有限。”

希望历史记载

再来,他也发现年轻人会因为组织里头的乐龄人士占了95%,因此加入该组织的意愿不大。 

和阮伟伦一样,他坦言,自己也担心组织会有瓦解的一天,尤其越来越少人加入,而现有的成员则一个个离世。面对这样的无奈,他只希望历史能给予这些默默在背后付出的长辈们一份记载,哪怕只是轻描淡写地寥寥几笔,至少能让他们募捐时,不被怀疑、不被轻视、不被打发,更重要是,这份记载能让他们的出现,成为槟城华教奋斗史上的一个被知晓的曾经。 

新生代的安全感Vs.华社的危机感

林连玉基金槟城联委会面对的问题也是总会面对的问题,其中该会全国副主席谢蔡梧就发现,当华语因中国的强大而越受到重视之际,该组织的角色扮演便越发可有可无。

当年,林连玉的斗争理念通过该会得以延续,而多次母语教育受到威胁之际,该组织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然而,由于华文成了华裔子弟入学后的一种‘理所当然’,以及越来越多友族学习华语后,如此大环境是否还需要林连玉基金,这值得探讨。 

“现在的家长或学生都很安逸,没有危机感。因为他们一入学就能念华语,所以大家可能认为不需要重视华教,也不担心华教会消失,甚至认为这个时代不需要林连玉基金。” 

这也是为何,积极推动华教之旅的阮伟伦和方国华就发现,过去国校华裔生参与华教之旅较积极主动,因为对他们来说,能念华语是何其不易,因此格外珍惜,反之不少独中生就直言自己是被老师派去的,因此兴趣缺缺,意愿不大。

惟,谢蔡悟强调,该会不是只注重华教,而是母语教育。此外,他们更在意母语教育上的公平发展及全民团结,同时关注的命题也开始更广。

“现在越来越多友族念华校,甚至学习华文,我们希望办好华教,让友族认识我们。过去我们懂得国语而了解他们,如今他们若能了解我们,无疑进一步促进族群友爱。”

换言之,其实该组织关注的课题,远远超过我们是否能继续念中文那么简单,遗憾的是许多人看不到这点,结果让该组织越走越艰辛,而槟城这群风烛残年的老人们也还得一家家奔波筹款。如今,该组织积极转型,希望能接触更多友族群体,同时也进一步地与年轻人接轨,希望为组织带来新气象,同时也能走得更稳健,更长久。

结语:坚守到最后一秒

“林连玉”3个字对关心本地华教的人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然而,在其120岁冥诞,以及被褫夺公民权60周年的今天,或许还有更多的名字值得被书写、被认识、被铭记。 

数十年来,许多华教人士都做出了程度不一的付出,其中,槟城这群“丧礼常客”更是默默地在自己逐渐殆尽的日子里,安分守己地守护华教。他们以最卑微的姿态,做出最伟大的贡献,如果没有他们不求回报奉献,“林连玉”这个名字或许就只停留在某个阶段。 

还记得为老人们拍摄短片那天,我问起丧礼募捐会坚持到何时,身后一把声音大声笑说:“直到我们的丧礼那天”。回过头时,我只看到一群笑弯了腰的顽童,豁达纯真,却找不到这把声音的主人。无疑,“丧礼常客”们会在生命殆尽的分秒中,坚守到最后一秒,即便最后捐款捐到自己的身后事上。 

要是哪天,里头的成员都不在了,组织也走不下去了,至少这些曾为华教而奔命于丧礼的老人们,曾出现在这份文字记录中,而正在阅读此文的您,至少也听到了他们的故事,知道他们的名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