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满园文创艺术馆

餐饮处还设有许愿树。

“满园文创艺术馆”的创办人分别有艺术工作者Pierre Teh,与两位志同道合的好友郑登麒与徐威雄博士。

餐饮店里有很多小小的巧思,在中心处摆上许愿树,还在屋梁上放下了旧时的玩具,处处都有景点。



采光极好的窗旁。

在仁嘉隆(Jenjarom),靠近东禅寺的地方,有一座“满园文创艺术馆”——Mansion 1969。

跟着Waze走,从大道转个弯,突然你就到了目的地。你一眼望去,好像被开了一个玩笑,却才发现就在路口,有一个招牌,很不起眼的告诉你这就是“满园文创艺术馆”。

“满园文创艺术馆”四周都是被开拓的疆土,像是被发展留下的“钉子户”,很固执的留了下来,有点抗议的意识。

把车子停在沙砾平地上,沙沙的走向一座关上的门,虽然不太晓得为了什么这般设计,我们也没什么介意的在外面观察拍照一番,等到里头的人把门打开了,才探头进去望了望,踏步而入。

从门面来看, 就是一座旧时的新村板屋。

创办人有来头



这里和士毛月的“12咖啡馆”不一样,明显的多了一些商业的考量,原来的格局都被打开了,地方宽敞明亮,很有个性咖啡馆的氛围。但是心里私底下其实有点希望,至少可以在地板上画下原来的平面图,不关对错,就只是希望来这里的人对于原来的建筑结构布局有多一点点了解。

“满园文创艺术馆”的创办人分别有艺术工作者Pierre Teh,与两位志同道合的好友郑登麒(Anak Kulim Eatery & Gallery小居林生活馆创办人)与徐威雄博士(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高级教授)。因为各有所长,也就有了“满园文创艺术馆”里Pierre Teh收藏的传统文物;餐桌上西餐的边沿的Ulam,东西交集的细心安排;和历史回廊里许多史料。

餐饮店里有很多小小的巧思,在中心处摆上许愿树,还在屋梁上放下了旧时的玩具,处处都有景点,想必也会有新人来这里取景吧!

历史回廊里有“移山图鉴”的史料, 是徐威雄博士的作品。

老板的祖屋

对着后院,有一排打开的玻璃窗,映着后面的一片绿意。有咖啡树在3月开花,还有一些果树,不晓得辨别树种的我说不出名字来。绿色的草地并不大,可是家庭聚餐的小成员对于这个并不介意,很开心的在草地上踏步,傍晚如果可以提供“野餐”式的供餐,想必会大受欢迎。城市的我们,对于一小片的开阔地方都会很感恩。

1969年建的新村板屋,也是老板的祖屋,或者也是一样的不舍得,所以才有了这一个契机。眼见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归新村,也愿意守护自己的祖屋, 实在是很让人欣慰的事。 

反应

 

全球大抗疫

旅游达人疫期闭关 分享居家生活续“圈粉”

(吉隆坡9日讯)冠病疫情打击人们的生计,许多人分分转换跑道,但对于一年出游数十次的旅游达人而言,即使闭关在家同样得“转换跑道”,动动脑筋作其他分享,以便继续“圈粉”。

成为旅游博客长达10年的王宏量在“居家闭关”期间,发现许多家庭用品需更换,并从中做了不少功课与粉丝分享,把以往分享的旅行事迹暂转为居家生活,同样吸引粉丝目光。

王宏量过去每年出游超过20次,并以国外旅游为主,他在疫情爆发期间取消10多张机票,换成代金券(credit)待日后能重飞时购买机票,仅少数机票在逼不得已下取回部分退款。

提到当全面解封后的旅行计划,王宏量告诉马新社,国内旅行将成为其首选,他也会考虑乘搭邮轮。

长期在家压力大
出游有助解压

随着国家复苏计划第二阶段以上的州属获准在州内旅游,“恢复自由”的人们在疫情当下的出游模式已改变,就连高调分享恐怕也有“错”。

根据旅游博客观察,许多人基于担心遭身边人或网民谩骂,即使出游也不会把照片分享到社交媒体。

尽管大部分州属已开放州内旅游,但王宏量说,仍有人担心旅游会导致病例攀升,甚至会认为旅游并非一项迫切需求而痛批出游者,引发网络口水战。

他认为,长时间封锁在家对一些人形成巨大压力,出游则有助解压:“每个人需求各异,有者认为可在做好防疫措施旅游,加上政府和航空公司制定完善的标准作业程序,因此在严谨程序下出游并无不妥,应尊重个人选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