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独家】孩子零用钱令家长叫苦
学校用餐5元不够

中正学校食堂售卖的各类食物价格从1至3令吉,深受学生欢迎。

(哥打峇鲁2日讯)通货膨胀马币疲弱,中小学生就算在学校食堂用餐,一顿饭也要至少花费5令吉,让家长叫苦连天。

大部分家长受询时异口同声说,他们平均每天给孩子5令吉的零用钱,若孩子需要在学校进行课外活动或补习,则会多给5令吉。



一些家长坦言,由于食堂售卖的食物千遍一律,孩子有所埋怨,他们只好让孩子带便当上学。

实际上,如果让孩子带便当上学,一餐的价格往往超过5令吉。

带水省饮料费

学校食堂售卖的食物价格不一,最低价格从1令吉起;一般上,足以填饱肚子的普通鸡饭或杂饭,最低价从3令吉起,若加上饮料,至少要5令吉;至于煮炒的价格,则从4令吉起。

一些学生受询时说,食堂的一些食物,售价超过5令吉,如鸡扒,因此5令吉的零用钱其实并不够。



学生们也披露,5令吉的零用钱,他们偶尔只用来购买主食,即面或饭类,花费约在3至3令吉50仙左右;饮料则可省就省,只饮用本身携带的白开水,这样就可以存下一些零用钱。

根据了解,鉴于食堂食物价格必须较校外便宜,往往食堂经营权都面对乏人竞标问题,包括州内最多学生的中华学校;目前中华中小学共有2700名学生,其中小学生达1200名,中学生则有1500名。

为了吸引商家竞标食堂经营权,校方甚至一度调低食堂竞标价。

食堂的柱子上也贴有饮料价目表。
食堂的各类食物都有标价。

学生到校外用餐——

哥市马华妇女组秘书戴燕清

本身弟媳经常向我诉苦,指4名上学的孩子需要太多零用钱。

主要是食堂售卖的食物也不便宜,平圴一名孩子,一餐就要花费5令吉。

我们甚至也发现,偶尔校外贩商售卖的食物比学校食堂更便宜,不少学生也纷纷到校外的小贩中心用餐。

了解食堂食物售价——

哥市中华学校家长陈思妗

我每天给孩子4令吉的零用钱,随着去年学校食堂经营权易手后,食物价格调低,因此只给孩子3令吉零用钱。

我不鼓励孩子购买饮料,因此,我认为,3令吉的零用钱是足以让孩子购买主食填饱肚子。

如果孩子留校补习或进行课外活动,我会多给孩子5令吉的零用钱。

目前我有3名孩子在中正学校念书,1名在中学,另2名在小学。

为了确保孩子的零用钱够用,我特地到学校食堂考察,了解食堂售卖的食物价格。

实际上,我不认同让孩子带太多零用钱上学,因为这会让孩子养成胡乱花费的习惯。

据我了解,一些家长甚至给孩子每天10令吉的零用钱。

陈思妗(左)与戴燕清。

替孩子准备便当——

哥市中华学校家长江志国

孩子一天的零用钱是3令吉,不过,我们每天都会替孩子准备便当,因此3令吉的零用钱是足够。

无可否认,现今家长的负担是越来越重了。

江志国

孩子留校加零用钱——

哥市中华学校家长赖德城

这之前,孩子们有提及食堂食物选择不多,因此我们每天都为孩子准备便当,好让他们吃得开心。

虽然有为孩子准备便当,我还是会给孩子零用钱,在中学念书的孩子每天是5令吉零用钱,至于小学念书的孩子则有3令吉零用钱;如果孩子留校,零用钱也会增加一倍。

赖德城

5元刚好够用——

哥市中华学校家长许美燕

本身有3名孩子在中华学校念书,由于孩子说零用钱不够用,因此从去年开始,零用钱从每天的3令吉调高至5令吉。

根据了解,主食已要花费逾3令吉,再加饮料,5令吉刚好够用。

百物涨价,现在连面包也要1令吉;当然,也不可能要孩子天天吃面包。

由于没多余时间为孩子准备便当,因此让孩子带零用钱上学,以便在食堂用餐。

许美燕

李健华:选择不多食堂菜单须教局批准

哥打峇鲁中华华小家协主席李健华说,现今物价高涨,外面贩商售卖的食物都很贵;实际上,食堂的食物与外面贩商的食物比较,是便宜很多;至于食物的量,则是见仁见智。

他认为,如何使用零用钱必须视学生的智慧而定,虽说食堂售卖的煮炒,价格都从4令吉起,不过食堂也有售卖经济米粉及面,这些价格都很便宜。

他说,偶尔食堂业者也会推出特别菜单,如鸡扒,不过价格却较高;一些爱吃鸡扒的学生,当知道食堂推出鸡扒的日子,都会携带更多的零用钱到校。

针对食物选择不多的问题,他说,学校食堂的菜单,都必须先获教育局核审及批准,因此无法任意增加。

李健华:与外面贩商的食物比较,食堂还是比较便宜。
不少学生到校外的小贩中心用餐。

反应

 

灼见

多源流学校不碍团结?/杨善勇

UCSI民调研究中心调查发现, 70%的国人认为,多源流学校并不妨碍国民团结,亦不会导致社会两极化。读到这里,华社理所当然地深感鼓舞,士气遽然大振。这些固然可以理解,但是,一旦深入剖析内情,亢奋恐怕就要随之消退了。

查1010名受访的样本当中,41%者来自国小、39%出身华小,另外的20%则是淡小的背景。按常理揣测,国民型的家长,一般倾向认同多源流学校;要是这样,两者相加,共有59%的支持率。

据此推想,换句话说,余下只有大约70%-59%=11%的国小父母,同意此说。这是什么概念呢?11/41=27%的国小父母心里,认可我们的想当然尔;反过来说,七成者心存保留。

实际上,调查报告,虽然仅有少数(25%)的巫裔受访者倾向我国应该废除多源流教育;不过,理解四分之一的总额,我们自可明白这些日子巫青团长阿克马何以肆无忌惮,嚣张跋扈了。

深究调查,还能觉察调查隐藏的信息,处处忐忑不安。诸如问及之所以选择华小,40%的家庭的凭借天经地义,华语乃是母语。那么,一旦母语悄然变了,随后的选择自然也大相逕庭。

此外,尽管57%的家长指出华小设施更好,然则,这个比率既不能全面反映国小家长的看法,也不能因此佐证华小校园的建设确实优越,而是建立在部分刻板印象的定论。

同样的,所谓69%的家长认定华小的学生更有纪律,67%的家长意识华小老师更加尽责,前提正是遵照我们预想的先入为主。而且,相对比较的对象,只限国民和国民型学校,没有思虑国际学校的选项。

非常不幸的是,正当舆论还在不断纠结多源流学校的存废之际,国立学校已经未必是广大家长首选。2024年哈佛录取的4名大马学生,3人来自私立学校;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落实成人成才愿景

在天下家长的心里,任何学校,什么源流,其实都不是问题。

教育的功能在于,是否可以落实成人成才的愿景。成人,懂得处世;成才,就会做事;融入社群,轻而易举;国民团结,也就水到渠成。

可惜,这个国家的视角,往往本末倒置。

时间、资源,都糟蹋在争辩多源流学校并不妨碍国民团结。50年前普查如此,50年后调查亦然。但是,如果发展接近200年的华校如果破坏团结,哪有大马今天的和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