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股票目标价的羁绊/黄云浩

做股票投资的人都知道来自投资银行的分析员报告,一般上都是不错的参考资料,皆因大多数分析员都是拥有合格准证,丰富的经验,或者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的资格。

笔者本身如果对某个行业有兴趣,通常都会先看看有没有投行报告可以参考。当掌握了大概的行业信息后,才会去专研在行业个别公司的分析。



分析员会根据资料,凭据本身对行业与公司的了解,最后利用本身专长,计算出公司应有的价值。他们的报告必定少不了“目标价”。

笔者跟从事基金行业的朋友求证,询问所谓的目标价是不是一定要在分析报告中写岀来。

基金经理友人答道,对于卖方分析师来说,目标价是必须的。想一想,分析师不可能做了这么多功课,估了又估,到最后如果沒有告诉读者他所算出来的是多少,这说不过去,对吧?

但是对于“目标价”,身为投资者的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

举个例子,分析师认为A公司的股票值3.60令吉,现在的价钱为3令吉。



很明显,A公司在分析师眼里有20%的上涨空间。

这20%的上涨空间需要多久时间达到?一年内吗?这个可要看公司接下来的业绩会不会如分析师所分析般。

即使如分析师分析的一样,股票的交易可是由供需所决定的,价钱在买与卖家之间认定的价格中成交,会不会“到价”又是另一回事。

需考量其他因素

如果真的在一年内,A公司涨了20%到了3.60令吉,在3令吉买进的投资者,下一步会如何做?到目标价了就卖?或许股价上了10% 到3.30令吉就徘徊不前呢?还是横了心,不到价不卖?如果那时外围开始出现风雨,如全球贸易战,或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选择套利离场可以吗?

只是一个目标价就可以扯出这么多事情来,投资者有没有想过,有多少因素是在可以被控制的范围内。 

一昧追求目标价,会不会是一个盲点?

注重股票增长潜能

公司业绩越做越好,营业额越做越大,势头说明了公司的前景因为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会有越来越棒的趋势。这时谈目标价会不会多余?

好比引用圣经中里头故事的“马太效应”,寓意大者恒大,以经济学的说法就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一间公司的增长,其增长因素很重要。如果应用马太效应,是不是应该少管股价波动,多注意并深一层了解A公司的能耐,放弃目标价的羁绊,眼光放远大一些?

如果A 公司去到3.60令吉,赚了一笔,买掉的话,所换回来的钞票也不可能只放银行收定期,一定又会放回股市,重新寻找机会。

有那么多像A 公司的机会吗?万一买了新的公司,不尽人意,不只亏完之前在A公司所赚,还伤到了本,值得吗?

做生不如做熟。有些时候,不要太介意涨了那40%、50%的涨幅。

忘了那涨幅,专心看公司,最后可能会庆幸自己不只避开了再投资的风险,也避开了市场的鼓噪,找到了一间开了十番的公司呢?

笔者去年读到一本书,书名叫《百倍股》(100 Baggers by Christopher Mayer)。 这是一本向 Thomas Phelps 在1972 年所写的另外一本《百倍股》(100 to 1 in the stock market)致敬的书。

书中有一份很好的市场记录,记载了从1962 年到2014 年间,来自美国股市的365 家各行各业的公司,在过去用了多少年给股东带来100倍的回酬。

笔者特此收录几间相对家喻户晓的例子供大家参考。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不只找到,並且也要捉牢未来可以给您以100倍回报的公司!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破解附加股魔咒/陈泽荃

对许多有一定资历的股市投资者来说,附加股和私下配售,都是坏消息的代名词,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一旦有上市公司发文告说要做私下配售或者附加股,大概率后市的股价都会走低,就犹如一个魔咒般。

鉴于此,我想借助这篇文章,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当遇到上市公司公布要附加股时,投资者应当如何看待和解读,而不是盲目的恐慌或者唱衰。

身为上市公司,除了通过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券这两个传统融资渠道之外,还可以动用强力集资工具,包括发行附加股,或者私下配售。

科普一下,与需要承担利息开销的银行贷款不同的是,发行附加股或者私下配售,一般上可以省下利息开销,但是同时股票数量会增加,股权被稀释。

进一步放大来探讨,私下配售是发行新股给被公司认可的第三方投资者,而附加股的发行是牵涉所有股东,换言之,每位现有股东,在公司做附加股时,都可以选择“要”或者“不要”认购。

虽然大多数人对附加股闻风色变,在我的投资生涯中,我却是,也确实,看到一些心思细腻的投资者,从公司的附加股赚到可观的投资收入。

4步骤了解附加股

4个步骤轻松了解附加股来龙去脉: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认为在看到公司发布要做附加股时,我们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了解附加股活动背后的一些实质数据,相信对投资者做决策时,可以提供有力的参考:

1)筹资目的

-用来做扩张、收购 ; 还是偿还债务。

2)筹资数额

-小则几千万;大则可过亿。

3)认购价格和形式

-每持有x股母股,可以认购多少y股附加股。

- 附加股是否有赠送凭单。

4)除权日期(ex date),认购权上市日期(rights trading date),付费日期(payment date)

-除权日的时候,公司的股价会调整。

-认购权一般上是拥有5天的有效交易日。

-投资者应该在付费日期之前,准备好足够资金认购,若不想要认购,就必须放弃(卖掉认购权)。

成功的例子

2013年和2015年,益纳利美昌(INARI) 发行附加股(附送凭单)作扩张用途,盈利展开质量飞跃,如今已经是大马科技股行业市值最高。

2024年,SAM工程(SAM)发行附加股收购同行,目前形势看来良好,股价在发行附加股之前典型式下滑,但是现在已经上涨至公布发行附加股之前的价格。

失败的例子

2018年,沙布拉能源(SAPNRG)发行附加股偿还债务,股价至今仍然一落千丈,营运情况也并未好转。

2015年,亚航长程(AAX)发行附加股偿还债务,虽然去年股价和业绩转好,但对比7-8 年前,股价依然处于地位,毕竟航空行业的变数太多,难以预测。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