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美国经济疲弱重挫美元
日本宽松力度不足推升日元

(纽约30日讯)美元昨日大跌,因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日元急升,此前日本央行公布的刺激计划力度低于投资者预期。

美元自周三下跌,当天美联储的政策声明令原本预计联储会暗示9月可能升息的投资者感到失望。



近几周经济数据不断改善使许多分析员和投资者将美联储升息时机的预期提前,原本市场都排除了美联储今年升息一次的可能性,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最有可能在12月升息。

美元兑一篮子六种主要货币大跌1.22%,至96.566,为7月5日来最低水准。

美元的弱势被放大,也可能因为投资者出脱之前建立的头寸,即押注本周三美联储会发表鹰派的政策声明和日本央行会推出笼大规模刺激计划将持续推高美元。

日元急升,此前日本央行公布新措拖以刺激经济和提振通胀,但宽松政策力度不及投资者预期。

日元兑美元飙升3.05%,至102.04日元,为7月11日来最高水平。



日本央行周五宣布,将交易型指数基金(ETF)购买规模增加一倍,且将在9月全面检视负利率及其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效果,暗示刺激计划不久将进行重大调整。

反应

 

名家专栏

美元黄金和比特币/白文春

近几个月来,美元、黄金和比特币,吸引了投资者。

为什么持有美元?持有美元的投资者,若将其存入存款,或投资于以美元计价的政府或私人债券,则可以获得固定的回报率;如果愿意承担较高风险或用于贸易结算,则可以投资于美国股市。

如果美元升值,他们还可以获得回报。就目前情况而言,最新公布的通胀数据显示,美国维持当前高利率的时间可能略长于预期后,美元兑大多数货币近几周升值。

以马来西亚为例,2023年贸易总额的约82%以美元结算。与2009年的约83% 相比,这只是小幅下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全球大约一半的贸易以美元计价(我推测其中大部分最终将以美元结算) 。

尽管如此,由于许多大型经济体已放弃并减少了对美元贸易结算的依赖,使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的重要性,已不再那么突出。1999年欧元的推出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以抗衡美元的主导地位。

目前来看,俄罗斯在吞并克里米亚后受到西方国家制裁后,于2014年开始经济和贸易去美元化。同样的,2013至2015年期间,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小国,也推出了一些使用本币进行贸易结算的举措。

扣押外储史无前例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俄罗斯在西方央行账户上的外汇储备被扣押,进一步给储备大国敲响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大警钟(我认为扣押外汇储备,以前从未发生过)。

因此,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金砖五国)、沙地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家,目前正进一步推动在贸易中使用本币。

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下降,进一步体现在各国保留外汇储备的方式上。事实上,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美元在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从2000年的71%,下降至 2022年的58%。

除了价格上涨之外,黄金并不能给你带来固定的回报率。那为何还要持有黄金?西方国家利用持有美元作为制裁武器,促使非西方大型经济体增加黄金持有量,作为其储备多元化举措的一部分。

囤金多元化外储

事实上,据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欧洲遗产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研究所(Roland Berger Institute)的数据显示,2022 年,世界各国央行的黄金库存,增加了惊人的1136 吨,总值约70亿美元(约331.8亿令吉),这一数字超过1950年以来的任何一年。

我们还看到有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购买黄金作为储备。事实上,当美联储开始印钞以拯救经济时,中国央行在 2009年第二季开始增持黄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中国的黄金持有量从2009年首季的600 吨,于2023年第四季增至2235吨。

尽管如此,中国的黄金持有量仅占全球黄金总持有量的6%左右,远低于欧元区的30%和美国的23%。

主要央行购买(需求)的增加,推高了近几个月的金价。近期金价上涨至每盎司2292美元,接近2011年8月的2517美元的历史高位。2008年10月,金价约为1054美元。

比特币波动剧烈

就像黄金一样,除了价格升值之外,比特币不会给你带来固定的回报率。那为何还要持有比特币?

据 Investopedia 称,投资者转向持有比特币作为存储价值、创造财富和对冲通胀的一种方式。

比特币的价格变化通常反映了投资者的热情、需求和供应。

然而,在我看来,比特币并不是一种用于存储价值和对冲通胀的好资产,因为价格走势波动太大。

此外,近期比特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今年1月初批准了美国上市的比特币交易所指数基金(ETF),以追踪比特币走势,这创造了新的需求。

此外,虽然比特币可以用作一种支付方式,但它并没有被广泛使用,我相信全球各国央行不太可能采用它作为本国货币,因为他们无法控制它。

免责声明:所有评论为作者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