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美中日AI大比拼/符策勤

奥运后十年,中国AI刷脸技术被应用在大小企业。

普遍上,大马人还是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一词还很陌生,上至国家预算案、长官,下至商会领袖、大小企业老板,平民百姓都不懂!

大家只懂得在讲词、交谈中,忽悠插上一句工业4.0一词来时髦化大家的谈话。



请问您3.0了吗?

工业3.0简单来说,“全自动化+全电脑化”生产。

工业4.0,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深度学习)+ 物联网 + 全自动化(机器人)+ 全电脑化 + 客制化的智慧型工业模式!

没有AI,那来工业4.0?乱砸钱在4.0是荒缪的,符合大马“国情”,我们更应该实践AI应用。

我出席了2017年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没人谈工业4.0,反而我在场连续三天洗耳恭听大咖阿里马云、腾讯马化腾、百度李彦宏、苹果库克等大谈特谈人工智能。



2018年11月7日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大会又在深谈AI新转化成果发布。

我的AI伙伴还在11月17日,上海“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致辞发表AI道德规范了。

外国谈规范大马没开始

人家谈规范了,我们还没开始!

中国最蓬勃发展AI,是2008年奥运前后。为了预防奥运安全的威胁,大肆学习美国AI人脸识别技术来追踪恐怖分子。

奥运后十年,AI刷脸技术被应用在大小企业,“支付,餐饮,开门,打卡,取快递,无人购物,取钱,检票,乘飞机等等”!

两次的中国张学友演唱会、啤酒节,AI刷脸现场捉了好多个的大小通缉犯。

1956年,AI被提出,研发,先后经历两次“寒冬”,现在迎来第三波高速发展浪潮。

世界AI七大巨人:谷歌、面子书、亚马逊、微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中国也于去年发布了《203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中美两国在AI发展上都比较先进,美国为人类愿景而做,在基础研究、创新发明领先,而中国为市场导向而立,以需求引领发展AI应用方面要好一些。2017年中国AI投融资规模,已占全球总规模的70%,过去4年中国每一年的AI论文数量,都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不过,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仍只有美国的一半。

中国的5大AI优势:人口多、市场大;多行业发展,有海量数据;资金充足;政府重视;理工科人才多。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的机器人制造业是世人学习和赶超对象。

在一些会议或展会上,来自日本的人形机器人,往往成为人群关注的焦点,逼真的仿人形技术,为日本机器人行业赢得了口碑。

日本创新速度落后

但在过去几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日本的创新速度,却远远落后于美国与中国。

无法抵抗中国影响力

夏野刚是i-Mode发明人、DoCoMo(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前高级副总裁说:“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影响世界,今后如果中国的网络企业不断进军日本的话,日本将无法抵抗。”

日本创投基金的活跃程度,远远低于美国和中国,日本去年的创投金额在3000亿日元(约113亿令吉),资金规模也仅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和中国的十分之一。

另外,受语言、本土市场规模、老龄化、缺乏工业界的反馈、闭门造车的基础研究,难转化为实际应用,日本的AI很难拓展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澳洲IJCAI人工智能顶级会议,AI论文入围/占整体入围论文数量:

中国475篇/34%(入围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

美国255篇/18%;

日本37篇/3%。

值得注意的是,入围的美国论文中,还有部分研究者为华人。

反应

 

名家专栏

作茧自绑的“信息茧房”/林卓锋

在当今以算法为主导的时代,信息已经能通过大数据提炼精准的算法,将特定观点传递给不同偏好的人。

每天我们接收到的海量信息很大程度上是经过筛选的,以满足个人喜好和习惯。然而,这种便利看似让我们享受信息的多样性,却也不知不觉地将我们困在“信息茧房”中。

信息茧房的概念来自哈佛大学的法学教授凯斯·桑坦斯,指的是当一个人只关注自己已选择的领域,或者只追求令自己愉悦舒适的东西时,就会逐渐困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从而失去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简单来说,就像一群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互相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他们自然会得出一个所谓的共识与真相:这个世界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

互联网的便利使得我们在信息茧房中无法看到不同的消息和观点,甚至丧失辨别真相的能力。互联网式的速食文化导致世界上的各种信息过于简化,形成了一个为人类设计的舒适而巧妙的陷阱,使人很难从中逃脱。尤其是在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配合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未来,人们必须认识到越容易广泛被传播和获取的信息,并不一定是真相。

在这个日益智能化的时代,不断更新的数据模型和算法,能够深入了解我们每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从而不断向我们推送符合我们兴趣观点和话题。与此同时,与我们兴趣不符信息逐渐淡出我们视野,最终消失无踪。

远离真相

久而久之,我们接收到的消息变得越来越单一,自然越来越难以了解许多事物的全貌和真相。更为严重的是,通过不断推送特定的信息,人们的观点也可以被改变甚至扭曲。

这就是信息茧房的影响。当人们反复接收到同一信息和观点时,他们更容易相信这些信息是真实的,而忽视其他可能性。

当我们在网络上点击某类信息时,相关内容会被大量推送,形成一种磁力,吸引着许多人沉浸在真真假假的信息中,不断点击转发,加入群体的狂欢。

然而当我们清醒过来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信息的泡泡中,无法接触到多样化的观点和真实的世界。

信息茧房不仅影响我们获取信息的多样性,还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当我们习惯于接收同质化的信息时,思维容易陷入一种狭隘的模式,容易忽视其他可能性,更无法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创新和发展,限制了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走出信息茧房

为了走出信息茧房,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和对待信息的态度。首先,我们应该多样化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不是过分依赖个性化推荐的信息。我们应主动寻找不同的观点和来源。

其次,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参与不同领域的讨论和交流,与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进行对话,以扩宽我们的视野。

此外,我们需要培养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不偏袒某种信息,而是愿意接受和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证据。我们应该学会怀疑和质疑,不能盲目接受信息,而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这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能够辨别真假信息,不被谣言和偏见所左右。

最后,教育在培养开放思维和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教授学生们如何主动获取多样化的信息,并学会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家长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出信息茧房,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不同领域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对多元观点的理解和尊重。

走出信息茧房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必须面对和克服的挑战。只有摆脱信息茧房的束缚,拥抱多样性和开放性,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成长和对世界的全面理解。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这个挑战,迈出走出信息茧房的第一步。

林卓锋, 跨国投资平台董事,为跨国金融机构提供谘询、研究和培训服务。
名家专栏 |见锋插针
林卓锋, 跨国投资平台董事,为跨国金融机构提供谘询、研究和培训服务。
名家专栏 |见锋插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