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贷拉警报/陈金阙

政府打算允许发展商发放贷款,引起了民间一波波的反对声,甚至财政部的意见也和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意见相左,婉转的表达了其不可行性。

这之后,陆陆续续读了许多专家的意见,集思广益之余,也想野人献曝,和读者分享一下。



首先,先从震撼人心的利率上限定在12至18%说起(见表)。

当然,支持者为其开脱说发展商最后决定的利率并不一定是12至18%,可能是6至8%。这点我较后才评论。

以我个人的经验,一间屋子,要在10年内约翻倍,并不是不可能,因为那只不过是约7.2%的年增长率。



但是,如果购买于屋价不合理的高峰期,之后房地市场崩溃,要爬回最高峰,然后突破,可能要一段长时间。

如果花了20年才翻倍,实际回酬可能只有3至4%左右,那么,12至18%的利息,让购屋者永远不可能从投资屋子赚钱。

所以,买屋子的时机如果不对,可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血本无归。

当今,房价算不算高呢?一位友人在这20年期间买屋子的经验,或许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过去屋价涨跌的走势。

薪水比率贷款无望

大约20年前(1995至1996年),小陈刚出来做工不久,很想买间屋子自己住,同时当作是长远的投资。

可是,那时偏偏是屋价高涨的时刻,以他的薪水比率,离想要买的屋子,总是差那个5万令吉左右,申请不到贷款。

之后,1997至1998年来临,股市和楼市一起崩溃,利息不正常的高涨,拖垮许多供屋子的蜗牛一族。

不过,也要等到2000年,他才有机会买到自己喜欢又负担得起的屋子。

当时,他看中两间屋子,一间是由之前的32万令吉跌到25万令吉;另一间是由25万令吉跌到20万令吉。

那时,贷款年利率是6.5%。惭愧,以他的资格依然只能够量力而为,买下那间较便宜的。

而之后房价反弹,他的屋子迅速回弹去25万令吉左右,算是做对了投资。

不过,往后5至6年,房价也没大起。直到2010年以后,利率跌至4%左右,许多人在这时购屋或重组贷款,房产业突然间火热起来。

放松贷款不等于加薪

在2011至2013年间,小陈的屋价静悄悄涨到60万令吉,不过,观察其他同地区的新房屋,其实售价也起到60至100万令吉了。

如果他卖掉,固然赚了不少钱,不过,想要买间更好的,可能只够当作30%至50%的头期;要想一间(旧/小)换一间(新/大)而不用供屋子,除非新屋地区偏远,不然是不大可能的事。

反正有瓦遮顶,他只好耐心的等,希望碰到下一个房屋崩溃期。

进入2016年,虽然利率仍然很低,但是贷款严格,难得到批准,导致房屋滞销,新盘推出也大量减少。

而且屋价越起越高,有点重演他95至96年要买屋子时遇到的情况。如果情形持续下去,2000年的楼价崩溃的机遇很可能会在2020年重现。

这回房屋发展部为了制造荣景的假象,试图改变保守贷款的政策,但是,能够改变供需原则吗?

当然不可能,放松贷款标准,不等于薪水增加,反而是打肿脸皮充胖子,到时违约(供不起)的个案大增,对经济造成更大的破坏,国家银行了解这一点,不可能同意。

就如“居者有其屋”的政策,也不可能因为15万令吉以下屋子无人问津,就改变规则,允许30万令吉或50万令吉的屋子列入行列。

如果一味让发展商跟着利益走,那么,廉价屋名存实亡,大家借贵利买贵屋,社会问题永远无法解决。(待续)

反应

 

国际财经

消化过剩产能 中国力推“以旧换新”政策

(华盛顿16日讯)美国财长叶伦近日在访中时警告,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是全球经济稳定的威胁。

为了消化过剩产能,北京当局日前推出“以旧换新”政策,但有分析指出, 在中国经济不景气,家庭和企业收入缩水的情况下,缺乏诱因来买新家电、新车或更新设备等;此外,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已债台高筑,无力负担“以旧换新:所需的财源。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2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4次会议上,要求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中国国务院3月也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但中国财经部落客指出,在中国当下经济不景气,居民收入水准较低,房贷压力大,低结婚率、低生育率的情况下,仅靠以旧换新措施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多通路激发民众的消费欲望。

中国独立金融学者贺江兵表示:“我认识一些企业家,他们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因为中国企业日益走向国有化,连民营企业都想卖掉,怎么可能更新设备?至于消费端,跟房地产行业相关,只有买了新房子才会买新的冰箱、洗衣机、空调这些耐用品,平常不可能随意去更新,因为他们觉得没有诱因。”

官媒《央视》报道,在中央发出指令后,中国14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组织在全国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文件出来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财政支出。国家和地方能够拿出的资金额度是没有明确的,特别是中央财政能拿出多少钱来。”

台湾东华大学新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松兴指出,中国若以公权力方式介入经济政策,例如修改使用年限等规定,强制要求机械设备折旧,企业就算现况不佳,碍于法规被迫更新设备;所以,相关政策会有一定效果,但效果有限。

“(以旧换新政策)看起来是带动了去库存,解决部分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无法真的吸收。因为经济下行还强迫更新设备,有些民间的中小企业干脆直接关门”。

中国推动大规模的以旧换新政策,少不了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助。陈松兴指出,去年中国债务(包括家庭、企业与政府)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攀升至287.8%,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增加了1倍以上;如今,中国希望抑制债务成长,如果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更换,钱要从谁的口袋掏出?

他说,中国“地方政府其实已经没有钱,很多地方政府恐怕接近破产。要地方政府出钱,他们肯定不干,必须由中央补贴地方”

新闻来源:自由财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