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如何拯救互联网?/沙美尔阿兹梅

美国情景喜剧《硅谷》(Silicon Valley)有一幕,数字初创企业通过展示概念争取融资。在每一次展示中,公司创始人都会重复“让世界更加美好”这一硅谷格言。



一位创始人承诺通过“软件定义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让世界更加美好,另一位则是要通过“可扩展、高容错、带资产交易的分布式数据库”实现这一目标。

尽管互联网“让世界更加美好”的概念在今天常常遭到讪笑,但人们很容易忘了,这个十年便是在新技术能够连接人与人、扩大信息普及、产生足够经济新机会的乐观情绪中开始的。

我来自叙利亚,体验到其中一些潜在好处。在这个公共辩论空间有限的国家,互联网给人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讨论的论坛。

2011年阿拉伯之春示威后,互联网又在记录事件、共享信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数百万叙利亚人逃离了祖国,互联网成为连接他们的唯一手段。

一位叙利亚喜剧演员打趣说,“叙利亚社会只存在于面簿,”这说明互联网成为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人们保持团结感的唯一工具。



但如今,全世界政府正在考虑破坏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政策。而他们手里有的是办法。

比如,中国当局运用了各种手段,常常统称为“防火长城”。印尼、巴西、俄罗斯、印度、土耳其和尼日利亚等其他国家也在最近几年考虑了——有的已经实施类似措施。俄罗斯的“主权互联网法”只是这一趋势的一个最新例子。

这些政策有着不同的形式。一些国家正在实施“数据本地化”政策,要求数据存放在某个特定的司法辖区。有的国家运用工具和监管获得对互联网不同方面的更大的控制。

欧盟新例引争议

最近,欧盟的新版权条例所引发的争论,促使人们成立“拯救你的互联网”(Save Your Internet)运动,游说反对其中较有争议的条款。这一政策和监管框架的日益分歧,有可能导致数字世界日益碎片化。

这一威胁是实实在在的,但认为凡是干扰互联网的政策必定是试图破坏民主的极权手段也是不对的。互联网政策的增加,也是对近几年来两大重大变化的反应。

首先,互联网的经济重要性呈现出指数增长,受到更多用户数和数字工具被日益采用的推动。

电子商务、云计算、在线广告、数字支付、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联网设备的数量和范围都在近几年迅速增长。这些趋势可能还会随着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扩张和物联网的出现而继续。

这意味着经济交易的越来越多的部分要么在网上发生,要么以互联网为中介,网络将成为经济的核心。

其次,互联网已不再是开放竞技场,初创企业竞相引入新概念,创立新企业。

谷歌、亚马逊、面簿和阿里巴巴等公司已成为规模巨大的市场主导企业,正在通过全球扩张以及收购其他企业——实现经营活动全球化。

索莎纳·祖波夫(Shoshana Zuboff)在她的新书《监控资本主义时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中指出,这些平台构建了一个旨在将长程控制数字经济的科技和组织结构。

科技差距加剧不平等

随着这一经济的不断扩张,全球科技巨头的主宰地位有可能加剧现有经济和技术不平等。一个例子是数字平台通过中介角色榨取价值,包括交易、预订、零售和媒体。

更一般地,科技差距——推动全球不平等的关键因素之一,可能随着发达经济体数字巨头进一步深入AI等新领域、寻求占据经济内外基础设施地位而拉大。数字企业通常在经营活动所在国不产生多少税收收入,这进一步加剧了这个问题。

因此,许多政府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保护国家经济,包括采取破坏互联网的全球性质的政策。

中国在打造阿里巴巴和百度等本土数字企业的做法绝非例外,而将被其他国家视为效仿对象。极权政府会发现,证明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互联网的手段的合理性将变得更加容易。

目前,阻止互联网碎片化的措施集中在推动国际贸易规则上,以限制政府干预数字经济的能力。但一些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正确地担忧,这些措施将让科技差距永久化,让数字巨头变得更加强大。

即使这些规则得到实施,也不清楚它们对遏制数字碎片化趋势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因此,想要拯救互联网的人不应该只是批评一切干预主义互联网政策,而应该聚焦于抵抗催生各种此类措施(或成为论证此类措施合理性的借口)的基本趋势。

拯救全球互联网需要遏制数字经济权力日益集中的趋势,防止互联网成为又一个加剧不平等性的因素。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名家专栏

作茧自绑的“信息茧房”/林卓锋

在当今以算法为主导的时代,信息已经能通过大数据提炼精准的算法,将特定观点传递给不同偏好的人。

每天我们接收到的海量信息很大程度上是经过筛选的,以满足个人喜好和习惯。然而,这种便利看似让我们享受信息的多样性,却也不知不觉地将我们困在“信息茧房”中。

信息茧房的概念来自哈佛大学的法学教授凯斯·桑坦斯,指的是当一个人只关注自己已选择的领域,或者只追求令自己愉悦舒适的东西时,就会逐渐困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从而失去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简单来说,就像一群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互相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他们自然会得出一个所谓的共识与真相:这个世界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

互联网的便利使得我们在信息茧房中无法看到不同的消息和观点,甚至丧失辨别真相的能力。互联网式的速食文化导致世界上的各种信息过于简化,形成了一个为人类设计的舒适而巧妙的陷阱,使人很难从中逃脱。尤其是在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配合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未来,人们必须认识到越容易广泛被传播和获取的信息,并不一定是真相。

在这个日益智能化的时代,不断更新的数据模型和算法,能够深入了解我们每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从而不断向我们推送符合我们兴趣观点和话题。与此同时,与我们兴趣不符信息逐渐淡出我们视野,最终消失无踪。

远离真相

久而久之,我们接收到的消息变得越来越单一,自然越来越难以了解许多事物的全貌和真相。更为严重的是,通过不断推送特定的信息,人们的观点也可以被改变甚至扭曲。

这就是信息茧房的影响。当人们反复接收到同一信息和观点时,他们更容易相信这些信息是真实的,而忽视其他可能性。

当我们在网络上点击某类信息时,相关内容会被大量推送,形成一种磁力,吸引着许多人沉浸在真真假假的信息中,不断点击转发,加入群体的狂欢。

然而当我们清醒过来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信息的泡泡中,无法接触到多样化的观点和真实的世界。

信息茧房不仅影响我们获取信息的多样性,还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当我们习惯于接收同质化的信息时,思维容易陷入一种狭隘的模式,容易忽视其他可能性,更无法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创新和发展,限制了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走出信息茧房

为了走出信息茧房,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和对待信息的态度。首先,我们应该多样化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不是过分依赖个性化推荐的信息。我们应主动寻找不同的观点和来源。

其次,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参与不同领域的讨论和交流,与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进行对话,以扩宽我们的视野。

此外,我们需要培养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不偏袒某种信息,而是愿意接受和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证据。我们应该学会怀疑和质疑,不能盲目接受信息,而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这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能够辨别真假信息,不被谣言和偏见所左右。

最后,教育在培养开放思维和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教授学生们如何主动获取多样化的信息,并学会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家长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出信息茧房,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不同领域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对多元观点的理解和尊重。

走出信息茧房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必须面对和克服的挑战。只有摆脱信息茧房的束缚,拥抱多样性和开放性,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成长和对世界的全面理解。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这个挑战,迈出走出信息茧房的第一步。

林卓锋, 跨国投资平台董事,为跨国金融机构提供谘询、研究和培训服务。
名家专栏 |见锋插针
林卓锋, 跨国投资平台董事,为跨国金融机构提供谘询、研究和培训服务。
名家专栏 |见锋插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