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全球货币再宽松两大猜想/马来西亚安邦智库

现在的世界就在再度量化宽松的前夜,美联储虽然犹豫不决,但他们终将难以抗拒政治压力而屈服,世界主要政治国家的领导人几乎无一例外的渴望有经济成绩单来证明自己,而完全无视经济的内在运行规律。

“服从”政治领袖



他们知道危机就在不远处,但他们必须着眼于现在,渡过现在的危机,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各国央行几乎没有选择要放弃过去洋洋自得的独立性,他们现在作为政治领袖的“跟班”,现在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释放更多的流动性。

世界金融界也注意到这种趋势,几乎90%的标准普尔公司都处于“绿色环保”状态,投资者想的只是让指数走向创纪录的水平,并且持续下去,哪怕今后出现更大危机。

管他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温和观点还不会让市场产生长期信心,下一步只好开始考虑降息。

本来经济开始放缓,股市应该开始反映增长势头放缓,投资者应该开始削减盈利预期,但实际根本没人愿意这种情况真的成为现实。

全球衰退挡不住



一切措施的根本原因,都在于维持并且再推高。

假如全球各国再度大规模释放流动性,未来会怎样?

存在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与大多数股票熊市一样,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不断下跌,按说已经提供了足以减轻股市的理由,清楚指向了经济疲软。

在经济周期的这个阶段,要么明年经济衰退,要么周期性放缓,正如一位策略分析员指出的那样,如果美联储降息,你认为我们会看到全球经济复苏吗?

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银行的策略师也表示,今年投资者已从新兴和发达的股票交易和交易所交易基金中撤出了1520亿美元(6292.8亿令吉)。

大约三分之一的资金来自美国的被动和主动资金。

该行的结论是:“现在不是贪婪的时候”。很显然,这是一种可能性,什么也挡不住全球经济衰退的步伐。

金融体系晋新膨胀期

第二种可能性,全球金融体系进入一个新的膨胀期。

如果美联储带头释放流动性,加上世界各国的贸易战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从关税阶段过渡到企业竞争层面,则全球金融交易系统有机会重整旗鼓,再度往独立系统的方向前进。

也就是通过日渐脱离实体经济的方法,来摆脱世界市场当中的纷纷扰扰,通过世界金融系统的扩张来消化日渐庞大的货币量,通过金融系统内部的交易来维系各自机构纸面上的利润。

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货币的扩张,现在的政治领导人基本很愿意配合,所以问题不大;再一个是政策的松绑,这一点尚有疑问,但如果市场压力足够的话,也有较大可能。

所以,今后的世界金融市场,就是一个泡沫化繁荣的大局面。无论这意味着长期来看是多大的问题,经济危机爆发的爆炸烈度有多大,这个方向是越来越明显。

也许这样理解世界金融市场是正确的,我们无法回避经济危机的爆发,我们真正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在我们的面前爆发。至于将来,谁还管那些问题,将来的事情留给将来的人去处理吧。

所以,综合来看,未来金融体系的独立王国将会再度活跃,因为他们有了新的资产规模,有了大量资本的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还有新的有力交易者进场加入交易。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email protected]

反应

 

行家论股

振兴产业阻力RM2.25/刘礼誉

即将进入美联储两天的会议,整体美股反弹动力受到压制,交投走势显示买气缓和,三大指数只稍微上扬;标普500与纳斯达克指数,上升0.32%和0.35%,而道琼指数上涨0.38%。

由于美股开始转弱,本区域股市涨跌不一;日经指数上升1.24%,香港恒生指数和韩国KOSPI指数,分别微升0.09%和0.17%,而上证指数却下滑0.26%。

富时隆综指于4月30日突破52周高位后,出现套利现象,闭市时以1575.97点报收,按日跌6.69点或0.42%,整日交投波幅介于13.09(1575.97-1589.06)点。

富时隆综指30只成分股,上升股为10只,下跌股则有18只,2只没有起落。整体市场转弱,全场上升股524只,下跌股521只。市场成交额为37.48亿令吉,较上个交易日增长2.68亿令吉。

虽然市场氛围转弱,运输与物流指数持续创52周新高,带领整体马股。其中,大马机场(AIRPORT,5014,主板交通和物流股)闭市时报收10.00令吉,按日涨6.0仙或0.60%。另外,振兴产业(CHGP,7187,主板交通与物流股)闭市时报收2.13令吉,按日涨19.0仙或9.79%。

振兴产业的日线图出现突破52周新高的形态,出现良好的上升趋势。它的日线相对强度指数(RSI)指标显示超买,处于83.12水平。

振兴产业或在短期内引来少许套利。阻力水平处于2.20至2.25令吉的位置。支撑水平处于1.88至1.92令吉。

免责声明

本文纯属技术面分析,仅供参考,并非推荐购买。投资前请咨询专业金融师。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