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美贸易战如何收场?/沈联涛、肖耿

特朗普政府上月初增加对2000亿美元(8360亿令吉)的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之举扼杀了美国迅速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希望。



中国政府的反应是对600亿美元(2508亿令吉)的美国产品征收新关税,而美国则威胁对另外3000亿美元(1.25兆令吉)中国产品征新关税。双方似乎都在为持久战做准备,主要原因是美国尚未尝到特朗普对华极限施压政策将给自己带来的苦果。

中国领教特朗普的交易风格已有时日。

但直到最近,才开始充分领会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的严重性。美国国务院政策主任基伦·斯金纳指出了“美国优先”政策的四大支柱:国家主权、对等互惠、责任共担和地区合作。

国家主权和对等互惠是所有国家外交政策的基础,它们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核心。

在经历了30年战争后,各国终于承认主权国家有需要捍卫自身利益,并必须与其它国家在对等互惠的基础上来交往。



但特朗普政府却在对等互惠的道路上走得太偏了,过分强调美国自身利益反而削弱了美国在构建和维持地区及全球合作方面的领导力。

全球承受美财政负担

事实上,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不断企图牺牲其最紧密盟友的利益来满足自身的狭隘利益,甚至威胁要对来自欧盟、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和汽车部件进口全面加征关税,理由尽然是这些进口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但特朗普最新鲜的提法是所谓的责任共担。斯金纳对责任共担比较狭义的解释是美国需要北约盟友提高防务支出。

但她没有承认,美国其实也在迫使世界其它国家分担其不可持续的结构性储蓄赤字的财政负担。

美国长期处于财政和经常项目双赤字状态,总财政支出(其中2017年防务支出占14.8%)远超其总财政收入。

如果美国的双重赤字以每年3%以上的GDP趋势增长率的速度上升,那么美国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净债务,目前占其GDP的40%,将在不到24年内翻番。

特朗普政府固执地认为,唯一需要担心的赤字是对华双边贸易赤字。

但即便中国按照美国的要求,消除双边赤字,美国的储蓄和投资的失衡也无法消除,其整体对外贸易赤字只会像给气球挤水一样,流向其它贸易盈余经济体,如欧盟、日本和韩国,而这些国家正是美国汽车关税的威胁目标。

特朗普的霸凌政策最终将让各方付出代价,而首当其冲便是美国消费者。

忽视储蓄缺口问题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没有正视其储蓄缺口的问题,不断以债务积累的方式来应付其持续的储蓄缺口。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结构性贸易赤字以来,全球对这一问题就有一种地缘政治权衡默契:世界各国愿意以其美元储蓄为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也就是储蓄赤字)融资,但作为交换,美国愿意充当全球自由贸易和全球安全的担保人。

特朗普的特立独行颠覆了这一默契。

通过将美国的经济优势(包括美元)武器化,特朗普政府企图强迫世界各国就范为美国提供廉价的融资,但却不保证美国会按历史上的默契来保证自由贸易及和平。

消费者买单

特朗普的霸凌政策最终将让各方付出代价,而首当其冲便是美国消费者。

通过贸易战,特朗普政府企图用偷梁换柱的伎俩来增加税收。

历史上,政府通常会用增税、减支、通胀(负实际利率)的方式来解决过度借贷的问题。

当然,也有像罗马帝国那样,通过征服债权国来解决自身债务问题。

加税责任赖给外国人

美国政府对内增税在政治上基本行不通。

因此,特朗普政府找了一个变通办法:通过关税最终提高消费成本,实际上会起到消费税的作用,但却可以把加关税的责任推给外国人,而让美国人民更容易接受这一加税方式。

从特朗普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加关税的政策视乎成本很低。

美国经济仍在增长,股市频创新高,失业率处于创纪录的低水平,按美国投行的估算,到2020年,贸易战的直接成本为:美国GDP的-0.2%,中国GDP的-0.4%,世界其它国家GDP的-0.22%。

但美国经济今天的繁荣主要来自摧毁了预算约束的特朗普减税政策和美联储十年持续量化宽松政策叠加刺激后的临时效应。

2007至2017年间,美联储将其资产负债表扩张了3.6兆美元(15.05兆令吉)。

贫富差距扩大

美元历史最低利率和被流动性撑起来的资产泡沫为财政赤字提供了廉价融资,也帮美国企业与家庭降低了杠杆率。

美国净财富在2010至2018年间增加33.6兆美元(140.45兆令吉),主要功劳就在美联储的量化宽松。

但这笔财富并没有得到平等的分享;相反,以量化宽松为核心的政策加深了美国国内不平等状况。

美国未真正感受痛感

比如,在过去10年中,标准普尔500指数一下跌,就会得到公司股票回购的支撑,2008至2018年美国公司股票回购总额达5兆美元(20.9兆令吉)。

从数字上看,这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从2009年一路上涨至2019年的峰值,总涨幅达319%。

但特朗普的贸易战有可能会让这些财富大幅度缩水,尽管这些金融财富的分配并不公平,而且对美联储来说,创造这些金融财富的代价也十分高昂。

标准普尔指数中最大的25家公司的总市值超过20兆美元(83.6兆令吉),而这些公司大约三分之一的加权营业收入来自中国(包括台湾)。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对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将会直接冲击这些大企业的利润。

以芯片、元件和软件销售为主的一些美国科技巨头的对华销售占其总营收的比例达到20%到65%。

与美国的鞋子进口商一样,这些企业将不等不承担贸易战的巨大冲击。

相信美联储会出手

贸易战至今似乎还没有刺痛美国经济,因为金融市场认为(也许是错误的)美联储会用更多的量化宽松来挽救可能的经济衰退。

但在经历连续117个月的经济扩张后(历史平均经济扩张周期仅仅为48个月),特朗普的贸易战很可能打破这个上升周期,将美国经济推入痛苦的衰退期。

也许到那时,特朗普会准备好叫暂停。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在商言商

蓝海、红海还是死海?/郑喜文

作者:郑喜文(大中华市场前锋队长)

[email protected]

还记得四、五年前在中国推销某饮料产品时,时常听到潜在客户说:这类品没啥人在做,认知不足,气候不够,如果品牌方没有投入(一是给钱二是给货)或支持(一是给钱二是给货)的话,推起来很不容易。

2年之后,即疫情之前,相关品牌已经铺满一线城市的大小超市以及线上平台,而当我在展会上推销同样的产品时,潜在客户的说法跟之前有什么分别呢?

“这类品太多人在做,如果品牌方没有投入(一是给钱二是给货)或支持(一是给钱二是给货)的话,推起来很不容易。”

呃?所以到底是有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形成所谓的“气候”比较好,还是没几个人看得上所以没人想做同类品比较好?

折扣仓崛起

相信很多人会说,凡事要中庸,不好太多也不好太少——但如果你不知道满分是100,那怎么知道中庸是 40至60分之间?

市场饱和度在哪,风口在哪,往往都只有历史、仙家和马后炮才知道。

那现在呢?

疫情之后的中国消费者,在经历几度没有任何预兆的封城之后,在“不知几时会再次关起来”所带来的骨牌效应的惶恐之下,大多异常谨慎地消费,让原本生意就很一般的超市更一般了,并间接导致线下超市陆续关闭,家乐福等大卖场甚至全面退出中国不止,也让前身只卖临期货(接近过期的产品)的折扣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原价20元的牛奶只卖 6元,下个月过期又咋滴?这周喝完不就好了吗?

于是乎,这类折扣仓大受欢迎,尤其进口产品,只需三分之一的价格就买到了,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更吸引了大批的融资者,ABC轮下去之后,50家变成400家,店越多人潮越多,商家跟厂家议价的筹码也越大,结果产品的成本就越来越便宜,毛利率提上来之后,愿意融资的人更多了,店数就不在话下了,问你服未?

低毛利率料持续

言归正传,如果你找到很少人在经营的产品,别高兴得太早,它看似蓝海,但也许未必是;如果你发现自己经营的产品有很多人同时在经营,别沮丧得太早,它未必是红海;可以确定的是,无论蓝海还是红海,现在几乎可以说是接近持平的死海——无论数量是放大还是缩小,毛利率会是前所未有的低,而这趋势应该会至少维持到明年才会有所好转。

归根究底,一切都取决于之前打下的基础,你的渠道是否深耕,客情是否到位,市场讯息是否全面,脚下有多勤快,手下有多靠谱,实力有多雄厚?

否则的话,你捕捉不了动向,留守不了客户,老款产品只能是越卖越远——如果你不花心思探讨趋势和新品,那只能花心思探讨“还有哪里可以卖这款老品”,而一般来说,往往比生产国家更落后的地方多少会有点受落,尤其跟我国一样,偏向甜食,买东西不看产品标签,不在乎主要成分是“白砂糖”、“植脂末”等对人体有负担的原料的国家。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