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独家】“华华”不再成优势 市场实力最重要
中企未必与华商合作

戴良业:来马的中企以竞争实力、市场需求为导向。

(八打灵再也29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戴良业提醒,如今来马投资的中国企业皆以本地商家的竞争力及实力作为要否合作的考量,我国华商需抛开“本身是华裔与中国经商就有优势”的观念,这种优势不可能永恒存在。

他指中国商家以前很少来马,我国友族也不常到中国做生意,大马华商相比之下较常往中国跑,自然有助带动马中经贸。



“如今情况逐渐改变,华商不能再认为‘华人与华人做生意’就有长期优势,这种优势不会永存下去,也不是必然现象。”

戴良业配合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本月31日访华前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只有加强实力迎合大趋势的大马企业,才能永续经营。

提到马中经贸关系密切,他认为这些经贸并非全以华商为主,约1000亿美元的马中双边贸易额中,大部分是由制造业贡献,其中包括许多海外企业。

华商是马中经贸的重要桥梁,但这些经贸未必以华商为主。

“纵观日后发展趋势,(我们)需面对现实,这包括(华商拥有)语言等优势的影响力会越来越低,因为来马的中企绝对会以市场需求为主,他们是以(大马)企业的竞争力、效率等作决定。“



他强调,华商需自强不息,加强实力迎合大趋势,才能持续生存。

与中小企业互补互惠

针对国内中小企业担心来马投资的中企实力及财力雄厚,导致他们难以竞争,戴良业则认为双方不一定会直接竞争,而是互补互惠。

他说,财力雄厚的中企来马参与大项目,需要本地生态系统及支援系统的帮忙,就如阿里巴巴或华为公司来马时也需要我国在物流、服务等方面提供援助。

“一些本地企业免不了需面对竞争,我们已处于东盟经济共同体,这竞争不只来自中国,而是全世界。有本地企业能在这情况下生存并不断壮大,相信我们在某程度上已有优势。”

针对中总在带动友族进入中国市场上扮演的角色,戴良业指中总也是马来西亚全国总商会成员之一,向来对友族商家秉持开放态度,到中国举办展览时都会邀请他们同行,中总会与马来商会、印度商会等组织一起开发市场。

大马需更重视打响企业品牌,才能受到外资的青睐。图为公众踊跃参观东盟博览会中的大马展摊。

遭越南超越 失东盟宝座  
马需加倍努力重当老大

随着越南在今年首6个月一举击退“七连冠”的大马,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戴良业希望我国企业加快脚步以恢复原有势头,绝不能因为马中关系良好就在经贸上松懈下来。

他说,目前马中贸易额还算高,但这一两年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大马过去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也已被越南超越,虽然中国经济缓和是引发这局面的原因之一,但大马不能松懈,需在马中贸易上加倍努力。

他指大马注重电子及电器产品出口到中国,但也别忘了我国丰富的资源,若能为这些资源加值,有助把本地资源开发成更高价产品。

“我们也需开发新领域,除了中国市场,也要关注各大市场。”

询及大马在与中国经贸上是否过于“安逸”以致被越南超前,戴良业不认同这说法:“大马私人界及政府都在努力,但别人可能比我们做得更快更好,所以我们要加快脚步,不能自觉马中关系好就在贸易上没问题。

“做生意,尤其是贸易,要看你的东西有否竞争力及是否为市场所需,我们需不断改进加强,开拓更多市场及新需求。”

他希望大马在品牌方面加倍努力,打造出大家都追求并想拥有的品牌,透过多管齐下提高本地贸易。

马中经济放缓不忘扶持

戴良业说,目前中国经济缓慢,大马也面对着挑战,两国领袖在这艰难时刻仍愿意会面,凸显马中患难见真情,首相拿督斯里纳吉这次官访中国意义重大。

他指首相过去几次访华时,马中经济属于巅峰状态,当时中国经济很好,大马经济也不错,当生意好时做什么都容易,什么也都好谈。

“如今中国(经济)慢下来,我国也出现挑战,同时浮现南海课题,然而双方能在这时刻继续坐下来谈,两国尤其中国对双方友好不离不弃,更显现出马中真正的情义。”

戴良业指中国是大马可信赖的朋友,就算双方在一些课题上有争议,两国政府始终冷静及秉持友好态度,一再说明马中一路走来禁得起考验。

他不违言马航MH370事件对中国乘客家属带来影响,但整体上不损及两国关系。彼此需要时间治疗伤口及冲淡一切,各造也应该给时间马航以证明他们是世界一流的航空公司。

至于大马旅游,他认为我国这方面仍有吸引力,来马的中国游客也逐渐增加,我国需给予方便及提供良好政策,更努力吸引游客来马。

中铁启动马来西亚“大马城” 。

点燃产业制造业投资热情

戴良业相信首相这次访华,除了能深化国与国之间或国有企业在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也为另一波投资点燃“开始之火”,有助把中资引入大马投资产业、制造业等领域。

他说,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的首步就是基建及房地产开发,目前如中铁、中建等中国大型国企都有在大马投资。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已开始步伐,相信东南亚及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必争之地,因为无论是地理位置,如南中国海、马六甲等,它都非常重要……中国另一波‘走出去’的投资会是产业、制造业等。”

戴良业指东盟资源非常丰富,东盟企业亦快速发展并形成庞大市场,中国若在一带一路倡议上不重视东南亚或东盟,这倡议则难以成功。

中企“走出去”平衡投资

“马中双向投资不平衡是因为中企以前未准备走出去,相信未来几年会是另一局面,预计中国会来大马展开大投资,这不平衡将成为历史。”

戴良业说,中总、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首相对华特使丹斯里黄家定等单位及领袖都广泛推销大马,马中双向投资平衡将是必然趋势。

他相信首相这次访华也会积极提倡双向投资,并有更多企业参与其中。

询及我国会否过于依赖中国市场,他指大马是经济贸易开放之国,虽然中国是大马重要贸易伙伴,惟我国除了与中国做生意,也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大马没有与任何国家为敌,这是外交及贸易政策,我国贸易无论在市场上或产品都走向多样化,喜欢多交朋友,不能说我们太依赖中国。”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中美贸易战加剧大马得利 须简化审批程序吸资留才

(吉隆坡20日讯)大马从中美贸易战受惠成果开始显现,外资来马不只求财也求才,雪隆、槟城、柔佛及砂拉越获看好可从中受惠,成为“列强相争,渔翁得利”的受益者。

多名专家接受《南洋商报》电访,受询及近期美国加征对华的关税,大马是否将渔翁得利时指出,地缘政治中立的大马,可以通过贸易转移和“中国+1战略”,继续从中美贸易中得利。

中美贸易战“外溢”的经济效益,大马有多个领域料将从中受惠,包括电子(半导体和晶片)、电动车、石油与天然气、橡胶手套、人工智能(AI)等。

不过,专家认为,政府在招商引资仍面对挑战,尤其是吸引和留住外资方面,还需再加把劲,才能追赶区域竞争者的脚步,除了简化外资审批程序,更需要与州政府合作,留住外资,借力打力,最大化外资来马的经济效益,带动大马企业跳跃式增长。

孔令龙:研究区域竞争者优势
秉持双E政策加快招资

专家们指出,如今随着投资要求及劳力需求转向优质化,外资的首要考量因素落在人才、政治经济稳定性、税务优惠、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如机场、港口、数字科技等。

因此,专家建议政府不只要加强竞争力,更要积极研究竞争者的优势,秉持双E政策,即效益与绩效(Effectiveness & Efficiency),继续提升竞争力,争取更多企业来马投资。

中总总财政拿督孔令龙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指出,作为开放的经济体,大马确实可从中美贸易战受惠,成果也开始显现,但在吸引和留住外资方面,还需再加把劲,才能追赶区域竞争者的脚步。

他分析,外资来马后,不仅本地企业从外资采购中受益,产业领域也因外国专才增加获得租金,而本地人及外劳,在工作机会增加推动下,将刺激国内消费,中小企业受惠,进而带动大马经济。

“雪兰莪经济增长数据越来越高就是最好的例子,外资在大马租用或买卖资产,用马币交易,也会带动热钱流入,有助于中短期巩固马币汇率。”

至于招商引资的成果,孔令龙指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去年3月赴中国取得的1700亿令吉承诺投资额,至今已有1000亿令吉逐步落实。

这两家企业是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及吉利控股集团,前者总投资额800亿令吉,后者为300亿令吉,总额达1100亿令吉。

中企投资咨询不断

他透露,近期中总接待很多来马探讨及评估投资潜能的中企。

“几乎每周都有中企找我们了解投资详情,惟尚未看到高端制造业大量涌入。”

过去来马的中企包括建筑业、服务业(餐饮超市)、电商(阿里巴巴)等,如今则以油气业、制造业(电池)、电动车领域为主。

有地有完整制造业生态

看好雪隆槟柔砂受惠

孔令龙看好雪隆、槟城、柔佛及砂拉越可从中受惠,因他们有地,也有较完整的制造业生态链。

不过,能力方面,不管是企业对接还是政府提供投资便利,大马还要努力加把劲。

“不只邻国新加坡及印尼竞抢外资这块肥肉,如今越南及柬埔寨也在加速批准外资进驻,而大马政府的反应却慢半拍,即做不到快速批准,也无法满足外资提出的要求。”

他说,对比以前,外资的要求更多更高,已上升到政府是否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投资条件。因此大马要争取更多外资,就要提升投资竞争力。

“投资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双E,即效益与绩效,才能高效而精准的满足外资需求,让他们在大马扎根,成立亚太区总部。”

解决繁文缛节困扰

孔令龙说,以前的招商引资趋势,是“大鱼吃小鱼”,现在则是“快鱼吃慢鱼”,若投资大马依然继续面对繁文缛节困扰(申请很多准证及太多重叠机构),外资料转投其他能够给予更多投资便利的国家。

“投资者注重的是‘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他们仅选择投资可带来最大利益的国家。”因此,他认为大马政府不只要加强竞争力,还要积极研究竞争者的优势。

外资求才首选

大专院校受惠

优大经济系教授锺志强向《南洋商报》证实,大马确实从美国加大制裁中国的局势中得利,外资来马不只求财,也求才,国内大专院校因外资求才若渴而受惠。

“本地大学成为外资征才首选,尤其是工程系学生,以优大为例,成绩优异的学生,学期第一年已获外企提供奖学金,有些学生未毕业已获企业聘雇,起薪4000令吉以上。”

他表示,每个学期都有跨国企业到优大找人才,成绩优异者已被“扫完”,但依然不够填补他们的人才需求。

他说,目前科技领域对工程师需求很高,主要是电子、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及电动车等领域都需要这类型专才。

因此,该校与企业合作,推行“校企人才培训计划”,为加速培养人才,让校方、企业及学生同步受益。

外资变资本密集型

他坦言,20年前外资(日本及西方国家)来马,是因为人力成本便宜,而如今的外资,已从劳力密集型,转为资本密集型。

“外资投资的首要考量是人才、政治经济稳定性、税务优惠、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如机场、港口、数字化技术等。”

锺志强建议,本地企业可与外资配合、合作,提供援助,如协助运输物品。政府方面,可以和本地企业合作,为外资打造更好的工业生态系统环境。

比如在丹绒马林的汽车高科技谷(AHTV)或工业园区附近,成立技职院校或大学,培养人才,准备更多基础设施,把其打造成“电动车硅谷”。

“配合以上规划,才可以最大化外资来马的经济效益,带动大马企业跳跃式成长。”

看好AI芯片投资潜能

锺志强指出,据他观察,许多被美国制裁的领域,如电子、半导体、芯片、电动车、橡胶手套等企业,已来马设厂,除了出口东南亚市场,也部署出口美国,以避规制裁风险。

此外,他也看好人工智能(AI)芯片在马的投资潜能,尤其是雪兰莪及槟城,将因具备基础设施及人才优势,而受外资青睐。

然而,对于大马企业能够接住外资带来的商机,他说,就规模而言,外资与大部分国内企业并非“门当户对”,双方难以相互融合,料比较难以从外资身上分一杯羹。

他说,目前的大马企业,97%为中小型企业。而外资,虽然在其国家被定义为中小企业,但在大马,规模实则媲美本地大企业。

“估计本地企业仅分得一小块蛋糕。既然规模比不上,但我们可‘借力打力’,借外资的资源来推动本地企业成长。”

大马受益“中国+1”战略

丰隆投行研究指出,上周美国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18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涵盖范围包括钢铁和铝、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矿物、太阳能电池、船岸起重机和医疗产品等战略行业的商品。

该行分析员在最新报告中认为,大马可能通过贸易转移和增加外来直接投资(FDI)从美中贸易战中受益。因为自贸易战开始后,大马的外国投资大幅增加,从2017年的540亿令吉,增加到去年的1880亿令吉,增幅达3.5倍。

而且,在贸易战之前,即从2013到2017年,大马批准投资总额中,外资占比为26%;然而,在贸易战期间(2018至去年),这比例上升至59%。

分析员认为,这些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受益于“中国+1”战略。

经济小知识:“生产要素”对“资源”定义

它是经济学里对“资源”的定义,指所有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及科技。

土地资本代表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石油、矿产、动植物;劳动则可以理解国家为对劳动力的投资,如教育、技职培训等等。

资本可细分为资金、设备、人脉;而科技包括技术、信息是否随着世代发展不断进步。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