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特朗普关税大棒一挥 手套科技股一喜一忧

(吉隆坡3日讯)特朗普乘胜追击加大关税政策力度,市场人士认为,此举将让大马手套业者渔人得利,然而,我国的科技领域则存在风险。

肯纳格投行研究发报告表示,美国对中国手套加征10%关税,将令大马手套业者受惠,除了有利于提振情绪,还能扩大两者间的售价距离。

分析员认为,最新的关税政策有望提振投资者对大马手套商的信心,因为此10%关税,是对中国产手套出口到美国的50%关税基础上的额外加征。

举例而言,50%加10%的关税上调,预计将让中国手套价格提高到每千只27美元到29美元;大马手套的平均售价则为每千只18美元至20美元,比前者折价25%到32%。

分析员补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设平均售价每增1美元,业者2026财年盈利将涨50%。

然而,丰隆投行则表示,美国对华的关税政策,不一定能帮助大马手套业者抢占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的手套需求可能会在中长期内,从美国市场转向欧洲和亚洲。”

但肯纳格投行指出:“美国以外的销量损失,都可被美国需求增加抵消,毕竟当地手套平均售价都高于其它市场,大马手套在当地的销量更是达到35%至40%。”

贺特佳成大赢家

因此,从市场分布来看,在美国拥有更高销售额的贺特佳(HARTA,5168,主板保健股),可能会是最大的赢家。

分析员认为,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限制及关税影响,都可能促使美国买家不向中国采购包括手套在内的供应品。

丰隆投行也认为,美国手套分销商可能会优先向我国四大手套商采购,并点名贺特佳和高产柅品工业(KOSSAN,7153,主板保健股)会是明显的受益者。

“因为,两家公司在美国市场拥有更高销售量,也从未受到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扣留令(WRO) 影响,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

手套股迎小涨潮

在利好消息环绕下,马股手套股今天闻风起舞,当中以速柏玛(SUPERMX,7106,主板保健股)涨势最显著,一度上探1.24令吉,较上周五的1.07令吉闭市价,高出15.89%。

闭市时,速柏玛收报1.22令吉,全天涨15仙或14.02%,成交量达3702万8600股。

其它马股主要手套业者同样齐欢腾,贺特佳、高产柅品工业和顶级手套(TOPGLOV,7113,主板保健股),所录得涨幅介于4.1%至6.2%。

闭市时,贺特佳报3.51令吉,上扬20仙或6.04%,成交量1103万8600股。顶级手套报1.25令吉,起5仙或4.17%,成交量2874万3800股。

至于高产柅品工业,则以2.38令吉挂收,攀升14仙或6.25%,成交量802万7000股。

科技前景恐忧愁

然而,并非所有领域都会受惠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其中,科技行业的处境便令人产生担忧。

肯纳格投行点出,大马业者主要参与在外包半导体封装与测试(OSAT)和后端半导体服务,半导体关税的出现,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影响。

“新关税将令从中国输出到美国的消费电子产品价格上涨,影响英伟达(Nvidia)、博通(Broadcom)、高通公司(Qualcomm)和英特尔(Intel)等大型企业,扰乱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从而影响大马科技业者。”

分析员认为,由于原料供应限制和需求波动,科技行业短期内前景将承压。

“不过,大马半导体企业仍从供应链多元化中受益,因为全球加速实施‘中国+1’战略,来降低对该改国的依赖。”

从中期来看,大马科技公司有望抓住全球供应链结构性转移的机遇,实现更大发展。

 

 
 

 

反应

 

言论

中美贸易再博弈/谢诗坚博士

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上台,但仅一年后,便在2018年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这是前所未有的两大经济强国之间的正面对抗。

美国发动这场经济战的理由是:中国涉嫌窃取了美国的智慧财产权与商业机密。

基于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美国要求贸易代表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涉及商品总值估计高达600亿美元。

其目标在于纠正中美之间所谓的“不公平贸易”,并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作为基本税率。

美国之所以对中国商品加税,是因为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便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世界工厂”。

根据中国“2025发展战略”,目标是在从螺丝钉到大型战舰等各类产品的生产上实现全面领先。

有了这样的宏图,又配合了中国于2013年启动的高铁建设计划。

习近平于2012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及国家主席后,翌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涵盖“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两个重大战略。

配合这一战略,美国深感威胁。特朗普公开反对“一带一路”,也反对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虽然特朗普在2021年败选,离开白宫,相关政策暂时告一段落,但吊诡的是,他竟于2025年“回潮”,再次当选总统。

未能缩小贸易逆差

这一次,他再次检视全球经济政策,最无法接受的仍是中国在进出口方面占据优势,于是在第二任期继续对中国施压,高关税政策也卷土重来。

例如,美国对部分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已远远超过商品本身成本。原价2美元的商品,加税后成本达8美元。这笔费用究竟是由中国商家承担,还是转嫁至美国消费者?仍有争议。

不可否认,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已成为超级强国。尤其自1990年苏联解体以来,全球格局剧变,美国一度独霸天下。

但如今,美国面临财政赤字,遂借高税政策转嫁经济压力。例如:

2018年:中美贸易额为6,335.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4,784.2亿美元,自美进口1,551亿美元,顺差为3,233.3亿美元;

2019年:贸易额5,412.23亿美元,同比减少14.6%;

2020年:贸易额回升至5,863.21亿美元;

2021年:达7,556.45亿美元;

2022年:微增至7,594.27亿美元;

2023年:下滑至6,644.51亿美元;

2024年:小幅回升至6,882.8亿美元。

可见,自2018年以来的6年里,美国始终未能缩小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因此,美国以“狮子大开口”的关税政策施压,结果引发各界反弹。

近日在日内瓦的谈判中,双方作出让步:宣布90天内暂缓部分关税,并将原本高达100%以上的关税大幅调降。

美国将145%关税降至30%,中国将对美商品的关税由125%降至10%。

这不是中国的胜利,也不是美国的失败,而是基于全球产业链与市场稳定考虑后的理性妥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商品长期以来呈“外销七成、内销三成”的格局。

小规模摩擦难消停

此次关税调整后,外销压力增大,中国或需转向内销为主,这将改变产品结构,也影响“小而美”的外贸产品生产。

除非美国经济明显衰退,否则中国仍将长期面对美国的战略压力。

虽然大规模冲突可望避免,但小规模摩擦仍难消停。

贸易战不过是国际博弈中的一段插曲。只要美国不过度强硬,中美仍可在谈判桌上寻求共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