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投行揽监管责任 首发股审批加速一倍

报道:林迪陞

(吉隆坡26日讯)大马证监会与马交所承诺,将首次公开募股(IPO)审批时长加快至3个月,市场人士认为,在负责上市的投行将揽起更多监管审批的责任,帮助整个上市审批所需时间将缩减约一半。

企业上市培训导师兼丰顺集团(FINSOURCE)董事程志彬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指出,以往监管机构平均需要5到6个月的时间,来完成IPO的审批。

“如今官方承诺,要加快审批至3个月完成,这相当于减少了约一半的审批时间。”

他补充,事实上如今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审批程序也已经加快,无需五六个月就可完成。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顾问公司高管则对《南洋商报》称,以往官方的审批时长平均可达6至9个月,甚至长达1年。

此外,上述2位受访者异口同声地表示,现在证监会和马交所其实把审批上市申请的责任,交给投行或证券行来做,以达到缩短审批时长的目的。

程志彬指出,为了加快和顺利获得批准,如今帮助客户提出申请的投行,需要做好万全准备才行,这也意味着投行需要事先对客户的上市计划进行审批。

“这相当于证监会和马交所,把审批这个球丢给了投行。”

3月1日生效

证监会和马交所今日联合承诺,将会把IPO的审批程序加快至3个月,无论是在主板或是在创业板上市。

根据文告,这项承诺适用于从2024年3月1日起接获的任何新IPO申请。

无论如何,上述承诺将会基于特定条件,即相关IPO活动的主要顾问或赞助商,需要在5天之内,回应监管机构针对有关IPO所作的任何询问和评论才行。

这也意味着,监管单位自2021年以来,在一项IPO申请后的十天内,发出询问和评论的做法将会改变。

证监会和马交所双双强调,监管单位依然会极度谨慎地评估所有新IPO申请,避免减少对投资者的保护,以及损害公众利益。

证监会及马交所放眼通过加强官方与相关业者的合作,来为IPO申请人提供更明确的上市时间线,进而吸引更多有素质的公司来马上市,尤其是那些可以支持国家增长政策、大蓝图和发展路径的领域业者。

 

去年筹资36亿

证监会主席拿督斯里阿旺阿迪博士通过文告称,大马股市依然是各家公司的融资基石,在去年共有36亿令吉的资金通过IPO筹集。

“我们相信,我们的审批时间框架,将可以满足各家公司在集资方面的动态商务需求。”

马交所总执行长拿督莫哈末乌玛则在文告中表示,这个更具竞争力的上市时间,将可加强马交所的吸引力,以让更多企业寻求在大马上市。

“我们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且对客户友善的加快方案,为有意通过IPO集资,并提升企业地位至上市公司的各家公司,提供更好的支援。”

此外,大马投行协会(MIBA)主席李艳玲在文告中称,重要的是监管机构和上市顾问之间的合作无间,以确保各家公司可以顺利上市。

“通过携手合作,我们可以确保最高水平的精密审核、企业监管和合规事项,最终为各家申请IPO的公司,加快上市的步伐。”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证监会推中小企5年路线图 放眼2028年融资增400亿

(吉隆坡23日讯)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推出催化中小企业5年路线图,放眼在2028年将流向中小微型企业(MSME)和中型企业(MTC)融资,逐步提升至400亿令吉,并占据总融资1850亿令吉的22%,致力协助中小企迅速接轨资本市场。

财政部秘书长拿督佐汉马末今日代表第二财政部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为这份共93页,题为 “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和中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5年路线图(2024-2028年)”主持推介礼。

中小微型企业与中型企业是我国的经济增长引擎,截至2022年,中小微型企业为大马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达38.4%,占总就业人数的48.2%。大马也有约8500家中型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约36%和占劳动力总数的16%。

阿米尔韩查促请主要利益相关者受促开展策略合作,以满足这领域的融资需求。

根据路线图,约有2万8000家中小微型企业及中型企业具有较高资本潜力和经济影响。我国于2023年资本市场流向中小微企和中型企业的融资总额仅60亿令吉,证监会展望相关融资增长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可达46%。

在5项指导原则下,这路线图列出9项跨领域战略和36项将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实施的关键举措。这些措施大致上可分为3种方法,即监管和产品创新、市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路线图还得益于世界银行集团投入作为技术顾问。

大马经济增长主要支柱

催化中小企业5年路线图将完善中小微企和中型企业领域的生态系统,拓宽中小企在资本市场的渠道,并且加强杰出企业加速平台(LEAP)作为中小企与本地资本市场(主板和创业板)的接轨点。

这包括扩大潜在投资者和上市顾问范围,这将为LEAP市场吸引更多资金,并为顾问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为中小企打造更有活力的融资和投资生态系统。

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点出,中小微企和中型企业行业是大马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各别在2022年对大马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38%和36%。

据统计局估计,中小微企在国内数量高达117万,占总额的97%,且劳动力比例达48%。

然而基于种种原因,如企业营运有限、高风险、抵押不足或不符银行严格标准等,往往令其不获银行融资,在扩张业务的增长之路上举步维艰。

大马对外贸易发展局(MATRADE)估计,国内的中型企业数量为8500家,占市场的1%,劳动力比例则是16%。

然而中型企业也被称为"中间缺层"(Missing Middle),它们因为企业规模相对较大而不符政府给予的援助资格,但同时又不如大型上市公司的规模和能力。

流动性不足成主要挑战

证监会报告指出,流动性不足是投资者对于投资在中小企的最主要挑战。

因为杰出企业加速平台、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仅限于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参与,这也为增加市场资本供应形成障碍。

由于中小微企的投资相对缺乏流动性,且投资期限较长,使其投资估值与预期大有不同。

“这些因素加剧了中小微企和中型企业领域投资者面临的流动性担忧。因此,鼓励领域业者上市是增强流动性的方法,而产品创新和监管简化是让散户投资者资金流向这些企业的渠道之一。”

与此同时,市场也缺乏衡量相关企业领域投资的数据。

“由于信息缺乏透明性,投资者在评估中小企投资风险时频频遇阻。基于无法准确评估中小企的相关风险,这也造成人们往往认为其投资风险更高,形成后者获得融资的机会较低。”

善用科技前景更佳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灵活运用最新科技技术的中小微型和中型企业更具投资前景。

PitchIN联合创办人兼策略总监卡什民德在该路线图推介礼的“资本市场融资论坛”上说,市场上大多企业都被最新技术所推动。

“能把最新科技融入企业日常运作的公司,便是当今在股权众筹(ECF)和端对端融资(P2P)平台上,拥有较佳投资前景的公司。”

CapBay联合创办人洪幸贤补充,除了在科技运用上得当的公司,处在行业前沿的中小微型和中型公司,亦是投资前景较佳的公司。

此类公司所处的竞争也相当激烈,而相关增长型企业向来也较不受传统借贷渠道青睐。

“因此,这类公司倾向通过平台募集资金,但基于它们处在领先地位,所以其增长前景往往比他人强。”

证监会核心数字市场副总经理阿兹莉娜解释,大部分中小微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希望以较低成本完成融资,但基于其记录数据不足而被拒。

卡什民德点出,该平台不会干涉这些业者的营运,但将定期向其客户追讨财务报告,让投资者得以继续评估所投企业的增长。

“我们在平台放出的众筹也经过筛选,虽其公布的财务报告可能稍有落后,但仍是投资者长期评估其增长的指引。”

此外,从事线上婴儿商品的BabyDash亦是ECF成功的案例。

创办人拉薇妮分享道:“基于认同我们的商业目标和理念,许多客户除了购买公司商品,也通过此前的ECF向公司进行投资。”

PurelyB创办人兼总执行长拉贾斯琳娜提到,ECP是长期投资,回报须在数年后才可看到:“但我们也曾帮助投资者寻找接手人,购买前者的股份,提前脱售也意味着其所获的投资回筹相对减少。”

这论坛主持人为证监会策略与研究副总监诺阿米兹。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