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大马现金流改善 海外投资风险抑制评级
(吉隆坡14日讯)彭博智库认为,云顶大马(GENM,4715,主板消费股)现金流好转,有利于提高信用评级,惟纽约赌牌、迈阿密卖地的不确定性,以及区域竞争,都为抬升评级带来风险。
彭博智库点出,国内的博彩业全面复苏,加之公司限制资本支出(CAPEX)计划的举措,都有助于促进现金流改善,从而助其争取更高的信用评级。
分析员补充,云顶大马的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EBITDA)增长料将推动现金流增长,但非国内的投资或会削弱公司的信用,尤其是持股45%的纽约帝国度假村财务负担更重,且杠杠率和流动性偏弱,会加重集团负担。
况且,云顶纽约的赌牌执照预计会在2025下半年颁发,若获得该执照,云顶大马还需投入近50亿美元(约221亿令吉)的大额投资。
而迈阿密土地仍在求售,之后才能用于融资,增加杠杆率的不确定性。
据彭博智库推算,它的母公司云顶(GENTING,3182,主板消费股)拥有额外40亿美元的投资缓冲空间,足以避免信用评级下调。

海外投资风险较高
此外,得益于大马博彩业的复苏,这将惠及云顶大马作为国内唯一赌场牌照持有者的立场。
分析员预计,云顶大马会在今年实现全面复苏,并在2025年超越疫情前水平。
然而,区域的竞争激烈,尤其云顶大马在海外的投资,特别是美国和英国,面临的信用风险更高。
“在纽约,其主要面临来自州外的赌场竞争,而英国的赌场分布广泛,整体缺乏规模经济,两地的业务所处经营环境不佳,加上通胀和经济衰退顾虑,或会继续抑制业务。”
虽然区域性竞争加剧,但它在国内的垄断性地位,将全面受惠于复苏趋势。
同时,云顶大马的地理多元化策略,将增强其整体韧性。
“尽管云顶大马收入比母公司低,但因前者业务多元,涵盖休闲、种植、房产、能源和石油领域,所以综合来看具有更高韧性。”
云顶大马股东大会,约吗?/梁仕祥
最近是股东大会旺季,我也抽空出席了好几家公司的大会。除了聆听管理层一年一度的业务汇报和分享,也观察了形形色色的小股东。
近日大众银行(PBBANK)股东大会的新闻掀起了热议,有小股东不满公司没有提供餐点和伴手礼。我虽没有出席此次会议,但也略懂个中缘由。
首先,这是大众银行在冠病疫情后的首次实体股东大会。已故创办人丹斯里郑鸿标在世时的股东大会,是本地小股东们一年一度的盛事,堪称大马版的奥马哈信徒朝圣巴菲特大会。
以前大众银行股东大会除了有餐点和礼券招待,现场的小股东还会为郑鸿标献上生日歌祝福,热闹非凡。如今郑老身故后的股东大会落差甚大,自然会有小股东不满。
其实,股东大会的伴手礼和餐点应只属锦上添花。如果投资的公司每年有稳定股东回报表现和增长,我倒不太介意股东大会上少些招待。

反之,如果公司的业绩一塌糊涂,即使是在五星级酒店举办大会,再附上美食和伴手礼,恐怕也不能让投资者感到满意吧?
至于接下来的焦点股东大会,自然少不了云顶大马(GENM)。最近,云顶大马宣布以1.75亿令吉,向大股东家族全面收购持续亏损的纽约帝国度假村,再度引起争议。
云顶大马释出公告后第二天,即刻收到大马交易所的20道质询题拷问。这除了显示公司的初次公告披露严重不足,也透露出监管机构对这次的交易存有不少疑虑。
对于小股东来说,这一次交易最大的疑虑,是为何公司不需要召开股东特大就可以通过交易,毕竟这是关联方交易。
其实,根据主板上市条例,如果关联方交易的价值超过公司最新年度财务比例5%,就必须召开股东特大寻求小股东批准,还需要有独立顾问提供评估报告。
耗时数年分阶段收购
根据公告,云顶大马最新的帝国收购交易只占财务比例最高1.5%,并无触及上述条例门槛,因此无需召开特大。但是,云顶大马并不是一次性完成帝国的全面收购,而是耗时数年分阶段分开进行。
该公司最早是在2019年,宣布向大股东家族收购帝国49%股权。巧合的是,当时交易值也低于须召开股东特大的5%门槛,只占公司财务比例最高3.78%。
之后数年间,公司屡次认购帝国的可转换优先股。加上最新交易,云顶大马才算是最终完成对帝国的全面收购。
基于上述事件,如果云顶大马是一次性全购帝国,必定会触及必须召开股东特大的条件,但公司却“巧妙”地躲过了。
这虽然不一定是经过精密计算后的有意之举,但是云顶大马收购帝国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马交所即使再立新例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也不太可能追溯并评估该交易是否合理。
有不少分析指出,帝国成为云顶大马的独资子公司后,将导致后者债务增加,并且帝国中短期内财务前景依然不明朗,恐怕会继续成为“拖油瓶”。让小股东更加火上浇油的是,云顶大马今年股价屡创新低。
在来临6月11日的股东大会上,云顶大马的董事和管理层必定会面对小股东们在提问环节时的狂轰滥炸。温馨提醒,公司已通知当天不会供应餐点和伴手礼,想要前去“作战”的小股东们记得先填饱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