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门槛高不可攀 形同拒新除旧 第二家园赶客

刘荣发
独家报道:黎添华、李治宏
(吉隆坡13日讯)不仅新的可能不来,旧的更可能被逼走!
马来西亚我的第二家园计划(MM2H)日前宣布重启,然而多项严苛又偏高的新门槛被指令潜在投资者裹足不前,甚至连现有的参与者也似乎被狠狠地下了“逐客令”,业界人士担心未来2至3年内恐将流失多达90%现有参与者。
不仅如此,在更难以招揽新的MM2H参与者下,MM2H中介们的生意更难做,业界深恐50%现有中介随时改行。
更新签证须符新条件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全国顾问公司协会(MM2HCA)会长刘荣发直言,若重启下的MM2H偏高门槛照跑不做任何改善,不仅将吓跑潜在的新参与者,连现有参与者也恐将被“赶走”。
他指出,重启下的MM2H不仅没有新的卖点,还设下诸多严苛的条件,令参与MM2H的成本太高,将导致我国流失潜在的外国投资者。
不仅如此,现有参与者更新MM2H签证时也必须跟从新的条件,意味着他们要继续留在大马就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这料将迫使他们撤离大马,回到祖国或迁移到其他国家。
“有些MM2H参与者已在大马住了超过10年,早已把大马视为新的家园,而卖掉了祖国的资产。
“现在我们改弦易辙,这些大多已经退休的外国人哪来这么多钱来更新签证以继续留在大马?“
社交签证门槛如居留证
他以拥有类似计划的泰国为例,参与泰国的第二家园计划只需80万泰铢(约10万1762令吉),每个家属另加30万泰铢(约3万8163令吉),远比我国诸多新的条件,例如须至少拥有150万令吉的流动资产和100万令吉的定期存款低廉许多。
“MM2H签证只是 一个社交签证,门槛却定得和永久居留证一样高,又没有看到新的卖点,会令MM2H完全没有竞争优势。

港俱乐部接5千投诉
作为全马首个海外MM2H的俱乐部“香港第二家园俱乐部”(MM2H CLUB)透露, 单是昨日该部就接到5000多宗来自中港台的投诉,其中又以香港居多。
俱乐部创办人兼主席邝文政指出,这些投诉包括来自现有的参与者、已经提交申请待批,以及有兴趣申请者。
尽管明白政府想要吸引更优质的海外人士及投资者,然而收紧条件的新门槛无疑将MM2H大门关上了一大半,还对已在我国的5万7478名参与者下逐客令。
“我们预计未来将有90%的人离开。”
刘荣发说,政府指重启 MM2H是配合国家复苏计划,重振国家经济的策略之一,但如果无法吸引新的投资者进来,还可能‘赶走’一些现有参与者,要如何取得成功?”
邝文政强调,过去政府与私人界努力推动MM2H都不如参与者一句话来得有影响力,因此希望政府能放宽对参与者的要求。
他表示,综合考量投资者对于大马的观感后,希望政府能在进行这计划前,能收集业界看法,再重新探讨与调整。
喊停前已拒6000申请
刘荣发指出 ,MM2H签证有效期限从原本的10年,改为5+5(有效期5年,可申请延长5年及以上)的新条件也应加以检讨,这是另一个令MM2H吸引力不增反减的不利条规。
“这几天我们接获会员(中介)和MM2H参与者的反馈,全都表达对各项新条件的种种不满,并质问这种政策谁会来?”
他说,MM2H去年7月暂时喊停之前,共有1000份申请被拒,另有逾5000份没被当局处理,这已令国家流失巨额的潜在收入。
“若政府一意孤行,外国人将却步,因为大马的改弦易辙令他们没有信心。
“我们也听说一些已经在大马订购产业,原本准备要参与MM2H的外国人已准备退单。”

陈秀芬:典当十余年努力
汇华产业执行董事拿督陈秀芬指出,MM2H是闻名全球的一项政策,10多年来为我国带来不少经济效益,然而若新条例不友善,无疑将典当了过去10几年来的努力,因此希望政府在10月落实前,能作出政策调整。
多年来积极在香港推动MM2H的她表示,新条例若是落实在有意申请永久居留证(PR)的话尚能被理解,但MM2H与PR本质不同,政府如今的门槛,恐将把现有的MM2H参与者及有意申请者拒于千里之外。
“或许政府应尝试将PR和MM2H区分开来,若将对PR的高标准落实在MM2H里头,会吓走人的。”
带来逾110亿收入
据官方数据,从2002年到2019年,MM2H已为我国带来了逾110亿令吉的收入。其中,无论是签证费、购买房产、汽车、定期存款和每月家庭开支,也都带动了我国经济。
她提醒,尽管提高门槛或许将吸引更顶尖优质的参与者,但如同样的门槛能去到如新加坡、泰国、英國、日本、澳洲、加拿大等地方的话,我国又凭什么能与这些国家竞争?

外国人调侃
“大马太自信了”
业务涵盖签证及协助外国学子到我国深造的亚洲凤凰控股集团总执行长柯秦建表示,新门槛无疑在为邻国做嫁衣,因为想要退休的人会因为这新条例而选择泰国,而有意做生意或投资的人更会因此选择新加坡。
条件不如新澳纽泰
他向本报表示,若综合对海外移居者的要求、整体生活环境、水平和开销,我国条件其实并不如新加坡、澳洲、纽西兰,甚至是泰国,若新门槛如此苛刻,那么将只会将人一个个送往外国。
“其许多原本有意要来我国成为MM2H参与者的外国朋友都调侃“大马太有‘自信’了。”
询及对深造陪读的影响,他则表示,由于家长有陪读签证,因此不会影响教育领域的发展,惟,不少家长是在陪读期间在本地‘试居’,之后爱上大马想定居者,绝对会因新门槛受影响而打消念头。他说,我国其实这个时候很需要MM2H来带动本地经济。
刘荣发:料更多中介改行
刘荣发预计,若政府不收回成命或调低MM2H的新门槛,将有更多MM2H中介改行,离开这个行业。
他指出,去年疫情加上MM2H暂被搁置后,估计已有10至20%的中介转换跑道,另约40至50%中介暂时停业,其余则是一边为原有客户服务一边改做其他工作帮补收入。
“疫情已经令许多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果MM2H重启后仍赚不到钱,谁(指中介)还要留下来苦苦支撑?”
“若有条件何必留此”
定居8年者:大马失优势
“如果我能满足这些(新)条件,我什么地方不能去?为何要继续留在马来西亚?”
MM2H一名中国籍现有参与者沈先生(45岁)受记者询及10年期限届满后会否更新签证时,劈头就说出这番肺腑之言。
沈先生一家2014年参与MM2H,举家搬来大马定居,如今已是第八个年头。他直言:“我们的第二家园群组这几天都在讨论此事,几乎没有人表明要续签(更新)。
“为何要续签?留下来没有任何意义。当初我们来的时候是为了让孩子在大马留学,但如今大马已失去这个优势。
“而且现在马来西亚的情况没有比当年我们来的时候变得更好。大家都觉得,大马新出台的政策是要逼走我们。
“当初选择来马定居,是因为这里有比中国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而且参与MM2H的费用总额,低于10年内每年在马办理学生签证的费用总额,参加MM2H也省却每年为孩子办学生签证的麻烦。
“2年后我们住满10年时,我最大的孩子已是国际学校11年级(相等于中四),小的孩子五年级。如果孩子要继续留在这里念书,我们大可选择每年办理学生签证,不会续签第二家园计划。”
政策U转见惯不怪
无论如何,沈先生认为 ,大马料会在新政策引起反弹后作出修正,重新降低有关门槛,因此在这2年期限届满之前,他会先静观其变。
“我们完全不能理解为何出台这样的政策,但马来西亚这些年来很多政策都U转,大家都已见惯不怪。“
新门槛5大争议
争议1:须证明拥有至少150万令吉的流动资产
原因:门槛太高
争议2:须有至少100万令吉定期存款,并允许提取50%存款用于购买房产、健康和儿童教育
原因:这样的要求太高,对有意退休的人不友善
争议3:海外收入每月至少4万令吉
原因: 这样的价位其实足以让参与者往其他国家,如新加坡、泰国、澳洲或纽西兰等
争议4:长期社交签证的期限为5年,参与者可以延长5年及以上
原因:这个时间太短,对参与者来说极为不便。再来,对现有的参与者来说也很不友善
争议5:一年须留马至少90天
原因:富有人家不一定能会待在我国那么长,尤其他们可能过于忙碌, 或习惯也在其他地方旅居
【灼见】大马——亚洲宜居枢纽/锺启章
上个月30日突然接到一位台湾友人的手机“飞书信”短信,说她和先生想在马来西亚“觅寻可托安心终老之居”,要求我协助他们一共5人介绍合格的“马来西亚我的第二家园计划”(MM2H)中介业者或地产业者,以完成他们的心愿。
根据我国政府今年3月份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公民在我的第二家园项目的参与者中占据最大份额,有超过2万名持证人,在超过5万6000名活跃参与者中占44%,而台湾人也为数不少。
我的第二家园有效持证榜十大国家和地区,依序是中国(包括香港),共2万6162份、韩国(4871份)、日本(4616份)、孟加拉(3548份)、英国(2197份)、台湾(1924份)、美国(1427份)、新加坡(1354份)、印度(1158份)、澳洲(1062份)及其他(9367份)。
自90年代开始,东南亚各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银发族的养老天堂,早在1996年,大马政府率先启动“银发计划”,为外国退休人士提供最长期限10年、允许多次入境的特殊签证,并实行减免养老金税和购车税等多项优惠措施。
2002年,政府把“银发计划”提升至“马来西亚我的第二家园”,申请对象扩大到21岁以上的外籍人士。政府为前来我国长期居住的外国人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以及住房价格优惠政策。此项目获得热烈响应,仅2003年一年的时间,申请量就达到1996至2002年的总和。
直到2024年12月31日,我的第二家园有效持证人数共5万7686人,其中2万8029人是主申请,另2万9477人是附属申请。
第二家园获青睐
我的第二家园计划最初旨在构建宜居的第二家园,鼓励符合特定条件的外国人前来大马长期居留,以刺激旅游业、房地产市场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其核心理念是为申请者提供一个在大马安享晚年、开展业务或接受教育的便利途径。
早期的申请条件相对宽松,主要包括年龄限制(最初为50岁以上,后放宽至任何年龄)、一定的财务证明(如银行存款和离岸收入)以及通过健康检查和安全审查。
该项目在推行的初期,迅速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尤其受到来自亚洲、欧洲和中东地区人士的青睐。随着申请人数的不断增加,这项计划逐渐成为大马旅游业和经济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惟大马政府并不因此而踌躇满志,去年10月起进一步落实我的第二家园项目全新框架,这项从“性价比之选”到“顶级养老目的地”的转型,获得非常良好的反应,短短3个月即为我国房市进账超过4亿令吉,同时为国内银行吸纳超过700万令吉存款。
政策收紧致阵痛
尽管这项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近年来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变化,例如申请条件的调整和收紧。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优化我的第二家园计划,政府在不同时期调整了申请条件。最近一次重大调整是在2021年,大幅提高财务门槛,包括更高的银行存款要求和离岸收入证明。这一调整旨在吸引更高质量的申请者,可是也导致申请人数的显著下降,并引发一些现有持有者的担忧。
此外,过去几年,这项计划的政策出现一些不确定性,包括申请暂停和条件频繁调整,这就影响潜在申请者的信心和计划。政策的突然调整对已经获得我的第二家园签证的持有者造成一定的困扰,他们需要适应新的条件,否则可能面临签证失效的风险。
我的第二家园唯有与时俱进,打破官僚框架、善用地方特色、优化服务效率,方能在区域竞争中再度崭露头角,为大马迈向高收入国家注入软实力。
尽管近年政策收紧导致短期阵痛,但我的第二家园仍是东南亚最具竞争力的长期居留计划之一。未来若能平衡门槛与吸引力、提高行政效率,并差异化应对区域竞争,此计划有望吸引更高质量的全球人才,巩固大马作为“亚洲宜居枢纽”的地位。
正如一位资深移民顾问所说:“我的第二家园的价值不在于‘最便宜’,而在于‘最均衡’——文化包容性、生活便利性与长期稳定性,仍是它的核心王牌。”
的确,马来西亚若能在政策稳定性、高端养老配套、跨文化服务三大短板上突破,就有望超越泰国、葡萄牙,成为全球银发族的首选。正如槟城一位退休社区经理所言:“这里不缺阳光和海风,缺的是让老人安心变老的系统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