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鱿鱼游戏》《禁忌女孩》的启示 本地媒体游向蓝海

独家报道:林志斌

在新时代串流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电视媒体时常被认为是夕阳行业,订阅人数日益减少,收益也一再下滑。

但很多时候,这样的危机却成为转机;当我们以为像奈飞(Netflix)、迪士尼+这样的流媒体,即将在未来某个时刻取代电视媒体,成为人们的主流广播娱乐渠道时,这些欧美媒体巨头在开拓环境截然不同的亚太市场时,却走得磕磕绊绊。

渐渐地,市场发现新时代的流媒体,不是一个“赢者通吃”的红海市场;而是一个需要各平台营运者、广告营运商,还有内容制作方等共同协调,争取彼此利益最大化的蓝海市场。

像韩国的《鱿鱼游戏》、泰国《禁忌女孩》等亚洲剧集的成功不是特例,而是流媒体红海转蓝海的象征。

在马来西亚,我们的电视媒体是不是也在山穷水尽之下,看到了柳暗花明?

亚太扩张碰壁 难通吃求共赢 

流媒体借力本地电视

在谷歌旗下的优管(Youtube)独揽全球线上视频的话语权之后,多家媒体公司蠢蠢欲动,想要复制优管的成功路径,成为网络流媒体的霸主。

奈飞(Netflix)的横空出世,曾经大有成为流媒体界优管的趋势;但随着其他传统媒体集团,包括迪士尼、华纳等也宣布进军流媒体,但全球扩张的脚步基于各地国情不同而放慢之后,这些媒体巨头们开始意识到,点播流媒体(VOD)领域并不是“赢者通吃”的红海市场。

联昌国际投行研究分析员在今年9月出席由亚太区独立媒体与电信研究、顾问及咨询服务公司亚洲媒体伙伴(MPA)举办的APOS亚太媒体、电信与娱乐产业峰会后,确认这些跨国流媒体平台供应商的最新态度:在亚太市场,本地的电视媒体不是这些国际流媒体巨鳄的对手,而是他们打入本地市场的引路人,以及内容供应商。

这对江河日下的我国电视媒体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讯;而我国的两家电视媒体巨头在学着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冲击中,似乎也找到了出路。

Astro(ASTRO,6399,主板电信与媒体股)早已不再视外来的流媒体平台为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并放眼打造订阅式点播流媒体(SVOD)的“超级聚合商”。

首要媒体(MEDIA,4502,主板电信与媒体股)的转型也见到了成效,这家本地老牌免费电视供应商,自去年9月起已摆脱连年亏损,连续5个季度报出盈余。

而全球流媒体行业的结构也正在生变,亚洲媒体伙伴董事经理维瓦库多,就在APOS峰会上指出,当SVOD服务不再是奈飞独霸时,此领域陷入“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窘境。

曾经受到看好的SVOD服务,似乎又不再是最好的选择;免费订阅的广告式点播流媒体(AVOD),或是广告与订阅结合的“免费增值”(Freemium)模式,成了大家的出路。

这正好对应传统电视媒体的免费电视模式,以及收费电视模式;这正式首要媒体和Astro所擅长的事务。

好莱坞觉醒:告别红海

在美国好莱坞,SVOD业者的确曾想把这个领域,打造成“赢者通吃”的红海领域。

不过,美国媒体与传播研究机构莫菲特纳丹申研究联合创办人纳丹申认为,一个事实让业者们打消了这个念头——和其他广播媒体服务相比,SVOD服务的每位用户平均收益(ARPU)实在是太低了。

以迪士尼为例,其有线电视的用户平均收益为每月21美元;但SVOD服务迪士尼+的用户平均收益仅每月6美元;ESPN+更低至每月5美元。

华纳旗下的华纳媒体和探索频道也面对同样问题,有线电视的用户平均收益为每月17美元;但电影SVOD频道的平均收益仅每月12美元,而探索频道+,更是低至每月8美元。

“而且别忘了,有线电视有两个收入来源,用户订阅收益,以及广告收益;但在SVOD播放广告是一件赶客的行为,用户退出有线电视,转投SVOD怀抱,就是因为受够了恼人的广告。”

离不开广告收益

对这些美国广播媒体集团来说,他们的困境就显而易见了,继续主打传统有线电视,就需要更多广告收入,来弥补流失的客户群;但增加广告,将进一步令观众流失。

奋不顾身投身SVOD,媒体巨头们已踢到铁板;分析员认为,解决问题的解药,也许是将体育直播节目也放上SVOD平台,但天价的转播权却成为最大的障碍。

掏钱买娱乐意愿低

在美国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处处碰壁的媒体巨头,接着想到的就是人口众多的亚太新兴市场。

这里有46亿人口的庞大基数,就算扣除中国14亿人口和印度的13亿人口,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似乎足以让这些好莱坞巨头赚得盆满钵满。

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总是那么骨感;和美国相比,亚太地区整体购买力仍较低,人们对影视娱乐价格极为敏感,不愿花上和西方人同等的价格,收看同样的好莱坞节目。

迪士尼+的数据说明了问题,就算将美国用户的每月订阅费用提高1美元,至7.99美元(约33.73令吉),今年次季全球整体迪士尼+的ARPU,依然低至每月3.99美元(约16.85令吉)。

迪士尼在季度业绩报告中就明确点出,迪士尼+ Hotstar(印度迪士尼旗下的SVOD服务)的ARPU“显著低于迪士尼+在其他市场的表现。”

在马来西亚,截至10月31日,迪士尼+ Hotstar的订阅费用为每个月18.30令吉,同样远低于美国订阅价格。

奈飞低渗透率警示同业

若采用全球统一的收费标准,保住ARPU呢?奈飞的答案是,你会流失大量潜在客户。

数据显示,今年次季,奈飞在亚太地区的渗透率甚至不达1%;在马来西亚,情况稍好,就1.8%,远远低于美国的20.3%渗透率。

亚太区46亿人口看似一块肥肉;但好莱坞巨头们发现,在这块ARPU和渗透率无法两全的土地上开发市场,远比他们想象中艰巨。更大的问题是,因为对价格的极度敏感,这里盗版猖獗。

向现实低头:拥抱广告

在奈飞和迪士尼+身先士卒之后,好莱坞的制片商的结论是,只靠用户订阅创造营收,在财务上是不可行的。所以之后加入战围的,包括NBC环球、华纳媒体和探索频道等,都在其SVOD服务中加入广告服务。

向广告妥协,也是在亚太地区对抗盗版的武器;香港的Viu、中国的爱奇艺都印证了这点。

亚洲媒体伙伴的统计就显示除中国外的亚太地区,AVOD营收从2016年的12亿美元(约50.72亿令吉),今年料提高到94亿美元(约397.29亿令吉);而2026年更预计有176亿美元(约743.86亿令吉)。

这些区域广告,不是好莱坞业者的囊中之物;本地业者也将从中瓜分利益。

组织联盟共享富裕

要在亚太地区扩大SVOD覆盖率,单打独斗是个艰巨的任务,与当地业者共组联盟,才能在蓝海中共赢。

迪士尼亚太区总裁康伟康就在APOS峰会上坦言,无法在所有市场上单独行动,必须与当地的付费电视和电信供应商签署分销和营销协议。

这也促成迪士尼+ Hotstar在我国开拓市场并不顺遂后,转而与Astro合作。

分析员认为,这样的合作带来的将是三赢局面。

创作本土优质影片

APOS峰会上的共识,也许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美国SVOD营运商在亚太地区较劲的,不是他们的好莱坞大作多么出彩,而是他们能创造出多少优质的本地内容。

维瓦库多领导的AMPD研究数据就显示了,亚太地区观众观看的SVOD内容,仅20至25%属于英文为主的影视作品;在泰国和印尼,收看本土语言的内容,反而占据24至32%。

所以,泰国惊悚剧集《禁忌女孩》的成功并非偶然,该剧第二季上线奈飞的首个星期,就占据了泰国奈飞用户20%的观看时间。

《鱿鱼游戏》风靡全球,更让各大平台供应商确信,不仅好莱坞,全球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打造出优质的影集。

“认为世界级的制作,就是美国导演用美国演员制作出的英语内容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很多最好的故事都不是用英语完成的,意大利的犯罪片、韩国的制作、动漫等内容正在入侵讲英语的区域,”华纳兄弟前创意发展总监格勒西韦曼如此说道。

Astro部署超级聚合商

回到我国的情况,Astro早已在为上述的市场转变部署,并正迈向成为SVOD“超级聚合商”的目标。

目前,Astro新推出的Ultra Box服务,已聚合包括奈飞、迪士尼+ Hotstar、HBO GO、爱奇艺、TVBAnywhere+,以及sooka等全球串流媒体服务;而该公司更放眼在2023年首季,聚合高达15家SVOD内容。

分析员强调,尽管SVOD与当地电视业者合作已是业内共识,但Astro的聚合行为显得最激进。

联昌国际投行研究认为,在SVOD供应商相互竞争的环境下,Astro提供的聚合服务,反而成为脱颖而出的关键。

分析员强调,Astro目前的企业价值对除息税摊销折旧前盈利(EV/EBITDA)仅4.7倍,较全球同行平均19.7倍,折价高达76%之多。

收复失地重返辉煌

与纽西兰的同行天空网络对比,Astro的财务数据更是全面碾压对手:过去5年来,Astro的电视营收萎缩幅度低于天空网络;而比较过去2年的EBITDA赚幅,同样也是Astro完胜。但以本益比估值法计算的话,Astro却较纽西兰的同行有着37%的折价。

随着Astro聚合各大SVOD平台,分析员看好这家本地收费电视霸主可以重返辉煌,未来3年录得8.5%的复合年增长净利。

联昌国际投行因此大呼“增持”Astro,并给予1.50令吉目标价。

首要媒体加入创作战役

至于首要媒体,这家成功扭亏为盈的公司股价,过去一年已有反弹;但考虑到估值依然廉宜,而且这家拥有接近40年制作本地节目内容经验的媒体公司,正以提供创作内容的方式加入到全球流媒体之战,因此也备受分析员看好。

目前,首要媒体与迪士尼+ Hotstar、爱奇艺,以及腾讯旗下的WeTV,都有着内容供应协议。

而且这家媒体集团,也有意加入我国的SVOD与AVOD代理战,并于明年成为HBO Max本地分销商。

分析员特别提到,自从土著大亨丹斯里赛莫达入主后,首要媒体内部转型已经奏效。

营销部门的整合,提升了广告收益;而《新海峡时报》也在艰难的2021财年次季录得盈利。

联昌国际投行因此给予这家本地免费电视霸主“增持”的评级,以及88仙目标价。

反应

 

国际财经

拟每年44亿制作费 传苹果进军院线电影业

(纽约24日讯)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计划每年投入10亿美元(约44.2亿令吉)制作将在院线上映的电影,这是该公司在好莱坞提升知名度并吸引用户订阅其流媒体服务的宏伟计划的一部分。

彭博报道,上述因谈论未公开计划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表示,苹果公司已与电影制片商接洽,希望就今年将在院线上映以及未来将推出的更多影片展开合作。

待上映的潜在影片名单,包括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花月杀手》,马修·沃恩执导的间谍惊悚片《阿吉尔》,以及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拿破仑》。苹果的一位发言人拒绝置评。

这项投资与往年相比有了显著增长。苹果之前的大部分原创电影,要么由流媒体服务独家播放,要么是仅在少数影院放映。

提高流媒体知名度

上述知情人士称,苹果已承诺其影片将在数千家影院上映至少一个月,不过尚未敲定任何计划。

为了赢得相关人才的芳心并打败竞争对手获取项目,苹果已同意在院线上映影片,同时该公司还认为影院是一个提高其流媒体服务Apple TV+知名度的途径。

如果该公司打算斥资数亿美元购买一部斯科塞斯的电影,那么它便想将之变成一场文化活动。Apple TV+据估计拥有2000万至4000万名订阅用户,不及奈飞和迪士尼+等竞争对手。

苹果尚未弄清要如何在院线发行这些电影。该公司内部并无同时在全球成千上万家影院上映电影的相关专业经验,也正因此,苹果已与第三方发行商接洽。

不过首先,苹果需要与潜在合作伙伴就分销费用和营销预算达成一致。电影制片商为宣传名下的大制作动辄花费1亿美元(约4.42亿令吉)甚至更多,远高于流媒体服务推广新节目或电影的支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