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股1700点快来了?/梁仕祥

今年1月1日,我为本栏撰写题为《2024牛市要来了?》的文章刊登了。当时我就预测,2024确实可能会是股市的好年份。

富时隆综指在不久后就真的势如破竹,一举突破1500点大关水平,直到最近更是再接再厉冲破1600点,创下两年新高,年初至今才不到5个月就涨了近150点或10%,表现亮眼。

综指节节攀升的最大功臣,肯定是搭上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热潮的杨忠礼双雄——杨忠礼机构(YTLCORP)和杨忠礼电力(YTLPOWR),另外国家能源(TENAGA)也因为政府推动电费补贴合理化也有不俗表现,股价年初至今已涨超过20%。

再现“全民炒股”盛世

除了成分股,各板块的中小型股也有不少暴涨股;就连疫后“套”人无数的手套股,最近也因为有重大利好消息而有回春迹象,一时之间市场气氛热火朝天,加上雇员公积金推出了可以随时提领部分存款的第三户口,似乎行动管控令时的“全民炒股”盛世又要回来了。

接下来马股能否延续升势,一如一些投行和基金经理去年底预测般,今年内再一举冲破1700点?之前我所写的文章是小泼冷水,认为有些太乐观。

但这一次我想稍作调整,并有八字箴言:不无可能,事在人为。

首先,不无可能是因为综指还有颇高的上涨空间。除了公司估值和令吉长期被低估,目前外资的持股比例仍然较低,截至4月底时仍不足20%。

而根据马交所截至5月10日时的资料,年初至今外资依然是净卖家,总净卖额约为8.67亿令吉。其实若不是近期外资有逐渐回流买入马股的迹象,净卖额的数字还会更大。

投资影响令吉走势

如果想要马股继续突破新高,外资势必需要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此情况下,就得看团结政府发挥的作用了,这里说的就是事在人为。

对于外资来说,大马何时能加速财政改革是极重要的议题。

除了股市,外资也是大马债市的重大投资者,而这也间接影响着令吉的走势,因此,政府在推行针对性补贴的步伐上不应迟缓。

更重要的是,我国不应尝试在外交关系上玩火。

在以巴冲突上采取过激的站边立场,而导致面对西方制裁的风险,将让大马得不偿失。

最后,希望政府将更多心思放在国内拼经济,如此才能将大马的潜力完全释放。

也许最近著名基金经理预测的马股3000点,未来看起来将不再像是梦想。

反应

 

言论

大马能培养出黄仁勋吗?/梁仕祥

最近,英伟达(Nvidia)创办人兼总执行长黄仁勋造访台湾,在当地掀起“仁来疯”旋风。

自去年起,人工智能热潮让英伟达成为市场宠儿,黄仁勋身家也因此暴涨,这位美籍华裔CEO回到台湾,获得犹如巨星般的待遇,所到之处都有粉丝和媒体包围。

除了黄仁勋,台湾还盛产许多科技业大腕,在全球都可谓举足轻重,包括超微半导体(AMD)董事长苏姿丰、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及雅虎创办人杨致远等,人才辈出的程度让以半导体强国自居的韩国都十分艳羡。

为何会有许多留美或美籍华人能在科技领域开创一番事业?首先,美国是初创企业的摇篮地,硅谷拥有成熟的资金环境,更汇聚世界顶级人才。

其次,在美国留学或成长的华人具备在亚洲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可以接受非填鸭式的启发式教育,以及与东方社会重视学术成绩截然不同,西方社会更关注孩子的心智成长和兴趣发展,让年轻人更可以随心所欲发挥所长。

话说回来,马来西亚会有可能出现如黄仁勋般的人物吗?不妄自菲薄,其实大马人也有属于自己的“黄仁勋”,例如博通(Broadcom)总执行长陈福阳及群联董事长潘健成,都是在科技领域内响当当的人物。

需更多创新突破

其中,出生于槟城的陈福阳是去年薪酬最高的美企CEO;而出生于雪州适耕庄的潘健成,则是被誉为“随身碟之父”,更是大马独中生的骄傲。

可是,尽管有如陈福阳和潘健成这样的成功例子,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整体影响力仍有待提升。大马科技业需要更多创新和突破,以在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资,还需要教育体系的改革,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年轻人。

大马教育体系应该鼓励学生探索和实验,而不仅仅是追求学术成就。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在科技行业或其他领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促进跨文化交流

此外,与国际科技社区的合作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大马企业和创业者获得全球视野和资源。

在全球化的今天,大马也应该利用其多元文化的优势,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这不仅能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还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人才。

总的来说,我国有潜力培养出下一个黄仁勋,但这需要一个支持创新和创业的生态系统,以及敢于冒险和挑战现状的年轻人。通过集中精力培养这些关键要素,我们或许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大马人能在科技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