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哈迪讲新故事/许国伟

首相马哈迪医生有些故事,讲了又讲。例如,吉打州稻田的故事。

在今年九月,马哈迪接受媒体访问时,他说,“数十年前自己担任议员时,曾走访一片稻田区,看见两片相邻的稻田,但只有一片稻田是茂盛健康的。



“我问一名朋友这是这么一回事,他说,茂盛的稻田属于华人。这意味若你给了公平机会,一切都一样,但你给马来人就无效。”

这个故事,马哈迪在差不多20年前也说了。

2001年时,他也是接受媒体访问,他说,有一天他走在吉打的稻垄上,看到这一边的稻田长得不太好,另一边的稻田长得十分茂盛。土地一样,一切都一样,我问原因何在,答案是,茂盛的稻田是华人种的。

马哈迪的结论是,马来人好逸恶劳,缺乏良好的工作态度,他对马来民族的工作态度感到失望。



同样的故事,同样的结论,马哈迪说了数十年,而且一直都有同样的结论,马来人的竞争能力还是输给华人。

事实上,马哈迪很清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而他也知道,这其实是十分矛盾的。

他一方面就像个忧心忡忡的老爸爸,一直在教训,提醒,甚至哭着指责,就是希望马来民族能更努力,更上进;但另一方面,他就像是爱心满满的老慈父,害怕孩子无法自力更生,担心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所以不断给保护,送资源,要什么给什么。

除了稻田的故事,现在马哈迪又有新故事了。

他说,若他给一名马来人、华人及印度人各100万令吉,马来人会买车子,可能是蓝宝坚尼跑车;华人会开始做生意;印度人则会用这笔钱看如何帮助孩子成为医生。

他这次以不同种族花钱的方式为例,强调虽然政府已采取许多积极行动扶持马来人,但若马来人不改变思维模式及价值观,他们不会成功。

其实,华人不一定都是做生意赚大钱,印度人也不一定都是做医生。但这两个民族都深刻知道,只能自力更生,没爸好靠,只能好靠己。

“靠爸”政策应纠正

事实上,从稻田到100万会做什么,这个小故事里都透露了一个讯息,而这个讯息马哈迪没有说出来。

如果你只是靠种稻为生,稻田长得不好,就意味着你只能挨饿,那么你会否努力耕种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什么情况下,你即使有片稻田,种得好种不好都无所谓呢?

那就是,你不需只靠这片稻田为生,因为你的“好爸爸”会照顾你。

同样的,当你有100万令吉,你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去买奢侈品,例如跑车,是因为你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用为未来而烦,才能幸福快乐地享受当下。

因为,你有一个“好爸爸”。

当土团党说得明明白白,要取代巫统来捍卫马来人的权益,当慕尤丁说明要推出新土著议程列为希盟的核心政策时,土团党的领袖纷纷要求拿政府工程时,或许马哈迪该做的不是再说故事了,而是从根源上去纠正这些“靠爸”的政策及心态。

反应

 

政治

【新古毛补选】巫裔选票支离破碎 马哈迪:火箭或在新古毛胜出

(吉隆坡27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预测,由于马来人选票分裂,行动党将赢得新古毛补选。

马哈迪表示,以马来人为基础的分裂政党的出现,导致马来人选票变得支离破碎。

他在土权党开斋节开放日向网媒“自由今日大马”说,“尽管该选区的马来选民比华人选民多,但马来人分裂,而华人团结。因此行动党可能会获胜。

“当时,马来人在巫统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我们每次都能获得三分之二(在国会)的席位。然而,我们变得分裂,并从那里出现了更多马来政党,包括土权党。”

新古毛国席将迎来四角战,除了团结政府和国盟各派出候选人,人民党和独立人士也插上一脚,让选情更为扑朔迷离。

早前曾有分析指行动党或取胜,但是多数票或将大减,而国盟方面也预测,需要有较高的巫裔投票率,才能拉高胜算。

雪兰莪州新古毛议席的选民混合,其中马来选民占46%,华人选民占30%,印度选民占18%,其他选民占5%。

学者曾在第15届全国大选后分析,希盟获得11%巫裔支持,巫统则占33%,而国盟则已经过半,占54%,但国盟在非巫裔选民支持率仅约0.05%。

希盟和国阵组成团结政府后,也曾协助巫统在多个巫裔选民为主的选区胜选,包括彭亨柏朗埃州议席补选、刁曼州议席补选和甘马挽国会议席补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