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哈迪与其《马来人的困境》/张永麒

马哈迪以首相的身分出席了“马来人尊严大会”,受到坊间的一些鞭挞,指他不应该出席这个大会,因为代表种族主义,因此无法成为全民的首相的论述。

马哈迪也感觉到这些批评的声音,所以要不断的捍卫自己出席大会的权益,指本身是马来人,有权利出席谈论马来尊严的大会,并以一名马来人身分而发声。



马哈迪致辞时有提到“外人”的论述,再次激起一些涟漪,有几个人民代议士和政治人物讨伐,质疑他发表言论的动机,侮辱了他族,不适合当全民首相。

其实,马哈迪讲的是一个事实,即在独立前,或者在英国殖民马来亚之前,这个情况的确是这样子的。马来人先在这片土地建立了政权,实行统治。

英国人来了,也承认这片土地的统治者,所以才会有往后的各类协议的签订,并执行了间接的殖民。其后,在二战后,在去殖民化的浪潮中,才有独立之说。

公民权概念属新发明



公民权这个概念是新的发明。一如国家这个概念存在了几百年而已,国际现有的体系也只有几百年。在这之前,各地区的人民有其他的方式进行治理。

马来西亚联邦存在了56年而已,但是,马来亚却有62年。在国际体系下,只是近代的一个产物。跟随万物在变的定律,这个产物也一直在变之中。马来人要加深在这片土地上的控制,要让自己的同类享有更多,是很自然不过的事情。用传统的方法,权力是真理,也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对吗?

所谓引领世界的美国人也支持“美国优先”的政策,为了保护和推进美国的国内与全球利益,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

在一个通讯科技发达的年代,一群人的想法可以在网络上播放,跨越时间和空间,任何时候,只要手上有适当的工具,就可以看到、听到。有时候,不知道这些讯息是否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或者,这样的讯息是否可以影响大多数人的想法?看到、听到的人,是否会随之起舞?考验智慧呀!

思想可主宰民族进步

马哈迪需要出席这样的集会,可能有两个考量。第一,是去展示自己的存在感,满足自己的领导欲。第二,是去掌控局势的发展,以免真的失控。

怎么说?马哈迪是马来主义的发起人,其代表作《马来人的困境》,勾画了一个民族的存在感。跨越了50年,这个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种植在马来人的脑里。

其二,如果马来尊严大会由伊斯兰党主导,这是否成为一个更加不利的状况?回教主义与马来主义是两个不同的主义,其分歧与融合将是矛盾的源头。

思想是主宰一个民族进步的基石。科技是产生于思想的根基上。文明也是。如果回教主义继续壮大,同样依附在马来人的马来主义就会式微。

对马哈迪而言,如果马来人失去了马来主义作为核心思想,很快就会在世界民族群的竞争中式微。多元主义的存在,必须以马来主义为核心。

反应

 

政治

【新古毛补选】巫裔选票支离破碎 马哈迪:火箭或在新古毛胜出

(吉隆坡27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预测,由于马来人选票分裂,行动党将赢得新古毛补选。

马哈迪表示,以马来人为基础的分裂政党的出现,导致马来人选票变得支离破碎。

他在土权党开斋节开放日向网媒“自由今日大马”说,“尽管该选区的马来选民比华人选民多,但马来人分裂,而华人团结。因此行动党可能会获胜。

“当时,马来人在巫统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我们每次都能获得三分之二(在国会)的席位。然而,我们变得分裂,并从那里出现了更多马来政党,包括土权党。”

新古毛国席将迎来四角战,除了团结政府和国盟各派出候选人,人民党和独立人士也插上一脚,让选情更为扑朔迷离。

早前曾有分析指行动党或取胜,但是多数票或将大减,而国盟方面也预测,需要有较高的巫裔投票率,才能拉高胜算。

雪兰莪州新古毛议席的选民混合,其中马来选民占46%,华人选民占30%,印度选民占18%,其他选民占5%。

学者曾在第15届全国大选后分析,希盟获得11%巫裔支持,巫统则占33%,而国盟则已经过半,占54%,但国盟在非巫裔选民支持率仅约0.05%。

希盟和国阵组成团结政府后,也曾协助巫统在多个巫裔选民为主的选区胜选,包括彭亨柏朗埃州议席补选、刁曼州议席补选和甘马挽国会议席补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