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华应少做少错/黄子伦

从3·08后,马华意识到自己在很多网络宣传战中败给行动党,我本以为经过多年的洗礼和磨练,马华会开始慢慢抬头,在来届大选打出一场不用太漂亮,但求成效的翻身仗。

而事实证明,不管是同属执政阵营中却屡次打脸马华的巫统,还是喜欢在各种课题不断调侃揶揄马华的行动党,都不是马华绝地反弹的最大障碍。因为最大的障碍,就是马华自己。



政客们总能无时无刻想要捞取政治资本,这本来也不是什么怪事。而在槟城人民为水灾一事忙得焦头烂额时,马华有两个基本策略可供选择。最直接的就是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马华号称百万党员,当中腰缠万贯的拿督不计其数,出钱出力,都应该不是问题。只要这么一搞,虽然不敢说可以让槟州政府变天,但对于要突破7-11的窘境是绝对百利无一害的。

拖后腿队友特多

当然,如果马华上上下下学人家问投资回报率,心疼自己的钱包,问这些付出可以换到多少选票,他们大可选择袖手旁观。反正他们当家不当权已经是公告天下的事情,他们什么也没做,大家也不是不能接受,没有人会要他们出来交代什么的,除了行动党。

而聪明如马华,又怎么会甘心于什么都不做呢?毕竟“沉默是金”这套招数,只有巫统才有机会享受得到,并不是他平时的行动方针。所以他们的张盛闻选择了另一个做法,为了巩固自身党员的支持,说出“不与天斗”和“频视”的笑话,和巫统在自己的年度大会上搞的那套噱头一样。



此番言论一出,自然遭受炮轰,除了那群思想怪诞的马华党员,无人愿意为他辩护。之后他本人希望借助道歉了事,却无法被网民放过,辱骂的言论铺天盖地。

网民的攻击力很残暴,但他们的记忆力也很短暂,只要马华愿意低头认了“食得咸鱼抵得渴”,忍声吞气,网民其实很快就不予理会,寻找下一个热点新闻。无奈马华的拖后腿队友似乎特别多,竟然有党员跑去报警控告网民转发辱骂马华的视频。欺软怕硬,让马华的无能又跨前了一大步。

向台闽南剧看齐

当这位网民被逮捕释放后,有马华党员跑去和他道歉和解,这场马华独家炮制的肥皂剧看起来应该是打出“全剧终”的字幕。谁知,该党员马上被所属区会撤销所有受委党职,让这场闹剧添上新篇章,看来马华有意要向台湾闽南剧的“永不结局”的境界看齐。诶,这不正是马华终身学习的精神吗?

看到马华的如此表现,我猜行动党自己也忍不住啧啧称奇,因为不管行动党怎么攻击马华,都只能围绕着他们在巫统面前的差劲表现做文章。

以上这种自作孽的硬伤,已经可以和马华前总会长说的“角度不同”,以及廖中莱按照稿本宣读的“风大,吹进去而已”,比肩媲美。

总而言之,如果马华真的要整顿旗鼓,也许应该放弃“人多好办事”的思维,为招收党员设立学历门槛,或者基本的常识测试题目。如果都办不到,起码告诉党员们,不要随便发表意见。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会出错,已经是马华为数不多的选择了。

黄子伦

反应

 

言论

补选难有正面政治诉求/胡逸山博士

新古毛州议席补选,本来应该只是一场普通的州级选举,与更高层次的“国事”关系不大,但在国内政治持续动荡的大环境下,竟也成为中央朝野两个政治集团,再次大费周章大打出手的竞技场。

在团结政府一方,新古毛州议席本来就是成员党之一民主行动党赢取多年的席位,而且,最近一次成功捍卫,也不过是半年前的事,所以再次囊括,理应问题不大。但团结政府就这次补选最大的挑战,可能还是是否能保证向来支持该方的选民们,会否出来或特地回乡投票。

占了选民比例逾30%的华裔选民,理论上会压倒性支持行动党,但近月来一系列宗教化与种族化事故的发生,不只显示行动党或希盟看来无能为力解决或早日结束风波,反而噤若寒蝉,可能会造成华裔选民对此心生不满。

尤其认为之前多次投票支持希盟与行动党,就是希望能够为国家带来一些变革,然而这改革的步伐在彼等眼中看来可能太慢了,甚至仍然原地踏步。

华裔选民或“心凉”

这些向来支持希盟(尤其是行动党)的华裔选民,虽然未必会因为要惩罚或警告希盟,而赌气地刻意把票投给对立的国盟(因为华裔选民对代表绿潮的国盟可能更为恐惧),但只要有显著人数的选民,因为“心凉”而不出来或不回乡投票,则在这场每票必争的补选里,可能就会导致输赢颠倒。

至于国盟一方,虽然代表出征的是土团党的候选人,但关键却也还是政治势力越来越雄厚的伊斯兰党,是否能有效动员其当地巫裔选民支持者踊跃出来投票。巫裔选民占了当地选民总数逾40%,是伊党与同属团结政府的巫统必争的票仓。

近年来,巫统在全国各地的铁票都有流向伊党的迹象,如果这个趋势继续在新古毛发酵,则大多数巫裔选票是会流向伊党所属的国盟一方的。

巫统(起码其主流派)这一年多来与之前针锋相对的行动党出奇地合作关系融洽,国盟一方当然要见缝插针,把前两者之前的恩怨、相互呛声的点点滴滴加以“揭露”、加以强调,以便让巫统与行动党的传统支持者皆对投票意兴阑珊。

城乡交界经济挑战

因为对于国盟来说,攻下新古毛,就得以在雪兰莪州议会里增加一席,把来势汹汹的绿潮再推向高峰,为以后一鼓作气拿下雪州政权,又做铺陈。
而新古毛是一个典型的所谓混合区,印裔选民的比例也几乎有两成,所以立时也就成为希盟与国盟力争的对象。

十几年前,新古毛当地也有一场国会议席的补选,我曾到当地视察多次。我觉得这是个城乡交界的选区,当地有许多正从园丘生涯要过渡到城镇生活的印裔,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挑战,无论是就业、就学、治安,甚至是基本生活开销等,都有着重大的课题。所以,朝野各方如要赢得彼等的青睐,看来需要提出得以更全面地应对这些课题的方案。

的确,许多选民近月来的无奈、无力感是不言而喻的,心里有苦不能诉、不准诉,所以向选民发放的政治讯息,也就只能是“把票投给另一方情况会更糟”的负面诉求,很难有更为正面的、更为向上的讯息。而如此政治趋向的发展,确实是令人担忧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