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这功课,恐怕来世才做完/里郎拔刀

8月25日,一名初中一生不堪课业压力,在自家浴室上吊自杀。死者麦同学生前曾投诉功课太多。去年,一名即将参加中三评估考试的15岁谢姓少女在赴考前留下4封遗书,凌晨从住家11楼坠下。

死者的亲朋戚友和老师们都形容他们文静和内向,虽然成绩不理想,却不曾故意缺课。而且两名死者都曾以书信方式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显示死者们都是孝顺的好学生,恐怕身为他们家长的宁可他们是缺课游荡的不听话学生,也万万不希望他们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原本可以充满希望的生命。



我国卫生部统计显示,大马各族之中,自杀率最高的是华人。华人自2007年起取代了印裔,成为自杀率最高的族群。华人占自杀率的48%、印裔21%、巫裔13%。

不但如此,华裔在籍学生的自杀率也比其他族群高,包括中学生、大学生,甚至小学生。虽然大马的自杀率比国际数据低,但华裔自杀率却不断飙升,而且自杀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

麦同学的悲剧发生后,教育部长和副部长没有发表谈话,没有拜访伤心欲绝的家属,没有安慰死者师长同学,没有调查,没有反省,没有检讨,没有建议。一句话,这悲剧似乎跟教育部无关。在麦同学尸骨未寒之际,他们目前兴致勃勃的推行师生共餐学餐桌礼仪的计划。

不是单一因素构成



针对麦同学的悲剧,不少家长归罪于父母。他们说很多父母忙着看手机,宁可用更多的补习课和功课打发孩子的时间,也不愿意腾出时间跟孩子沟通和共处。

这样的分析自然不会完全没道理,可是它无法解释何以华人学生自杀率最高的理由。难道是华人的民族性使然?是否可以假设比起其他族群,华人更急功近利?对孩子的学术期望更高?更看不到孩子所承受的压力?或者干脆假设华人更有自杀的倾向?

我比较相信特殊的社会现象不会是单一因素构成的。如果这个社会让一名13岁的孩子觉得除了课堂上的学习,看不到其他生活乐趣,除了满足师长对学生成绩的期望,看不到活着的其他目的和意义,这个社会本身就是步向自杀的绝路。

不但如此,环境素质越来越低落,社会治安越来越糟糕,出门活动越来越缺乏安全感,气候暖化,上课时间长,课程内容太深,多语学习负担太大,教学素质低落,国家经济不景导致父母疲于奔命,孩子对手机和网络上瘾成灾等等。活着的意义不断被各种无法控制的外在和内在因素给稀释了。

没有能力抵抗和改变学习环境,又无法调整自己的孩子被困在极度不愉快的学习环境,又不敢辜负父母师长的期望而放弃学习,于是有些善良而脆弱的孩子选择了放弃自己。

把学习环境变成地狱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独立60多年来两代非土著所面对不公平的经济政策和教育环境,已逼使很多家长不得不相信,大学资格是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时,很多家长都会恐吓:没大学文凭,你只能干些工资少到养不活自己的工作。孩子们当然哑口无言。他们对钱财虽然缺乏概念,却完全能明白当工资付不起网络费和手机费时的灾难性后果。因为这个畸形的社会已把学习环境变成地狱,而孩子唯一的快乐就是宅在家里上网,进入零学习,零压力的虚拟世界。

这是一个里里外外都已失控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救不了世界环境的恶化,国家前途被贪婪自私的种族主义政客典当,挣扎求存的家长无法为孩子提供活着的精彩和学习的乐趣。于是,一条毛巾、一根皮带,一跃而下,都轻易的成为了结一个被困生命的工具。

稚幼的13岁心灵看不到父母、师长、社会、国家有能力改善或改变什么,因此他只能用改变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方式来改变命运。虽然那是对生命和自由的误解,可是大人们没有努力纠正这些误解,和让他看到真正自由和有意义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国旗飘扬的季节,可是千千万万面的爱国展示,都挽不回一条被绝望勒死的生命。

反应

 

商余

年少日记,少年往事/心然

最近心情较低落,因此害怕看主题过于沉重的电影,因此一直回避期待已久探讨小学生自杀议题的港片《年少日记》,但最终还是看了。观后想起自身在年少时也曾拥有过一本日记,而一段尘封已久的年少往事,就经意的再度浮动荡漾……

初中二年终暑假在一家中药店打假期工,在店里看到一本心仪的日记本,萌起要写日记的念头。

于是当领了人生的第一次薪水后,就买下了那本钟爱的日记簿。那本日记记载了中学生涯多愁善感的“年少呓语”与“心事档案”,当中有一段深刻且无法遗忘的年少往事……

6年级那年,一直照顾弟妹的大姐突然“不告而别”(参与马共),家里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心里留下一个非常庞大的黑洞,不懂如何填补。

当时由于喜欢阅读与书写,文字成为重要的出口。

很想打抱不平

初中开始频密投稿至学生或少年读物,文章都有被刊登的机会,那时也看到另一位同龄但不同班的林江泉同学的文章也常被刊登,顿时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升上初中三,难得因缘彼此同班,但由于坐的位置有段距离,而性格内向的自己不敢主动找对方交谈,大多打个简单的招呼而已。

记得接近第二学期暑假,学校惯例办校内华语演讲比赛,林江泉同学被选为演讲代表,因此班主任会在上课时挪出一小段时间让他练习。

由于林江泉同学性格温顺,动作斯文,常被一群较环蛋的同学“欺负”(那年代没有“霸凌”这词),他们常以“娘娘腔”或“乸型”的外号取笑他。

我记得那时林江泉同学还未没讲完,这群同学就在下面起哄。他难过的责骂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当场哭了起来。

印象中,班主任没什么认真看待处理,也没谴责那些同学,只是教林江泉同学返回座位,改天再练习。

其实那时我心里感觉难过也很愤怒,很想打抱不平,想向老师反应那群同学平时也如此欺负对方,但因害怕会成为下一个被霸凌的对象,始终不敢举手发言。但心里挺难受自责,觉得自己怯弱。

再体会“不告而别”

久后,第二学年的暑假开始。第一天我就写了一封信寄给林江泉同学,表示那天没勇气替他发声,心里很难过,向他道歉,并告诉他自己向来有读他的文章,只是不敢主动找他聊天,或许暑假后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彼此分享阅读与写文章的喜悦。

当信寄出去后,就一直期待回信,结果两星期的暑假结束都没收到回信,心里有份强烈失落。

第三学期开学,踏入教室就觉得气氛有些沉重,而林江泉同学的桌位空置着。然后班主任进来以沉重的语调告诉大家,林江泉同学暑假因参与童子军露营发生意外去世了。

我仍然记得那天整个人空空荡荡,完全不晓得该如何处理那复杂无比的情绪。十来岁的自己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与死亡打个照面,也再一次体会“不告而别”的伤痛。

两天后,我与一群同学去探望他的父母,才知道他是父母亲唯一的男孩,他的母亲一直在哭,哭的非常伤心。年少的我们不懂如何去安慰,只记得大家在回家的路上,都保持安静与沉默。

我忘记如何度过那段失落的日子——但外在的世界依旧运行,继续上学,继续考试,一切仿佛没发生过。我那时唯一倾诉的方式,就是在日记本里不断涂写,不断提出了无数没有答案的大问号。

而我始终不知道,那封信有没有到达林江泉同学的手中?

没碰上“人生导师”

电影《年少日记》也提到学校霸凌所带来的伤害。片中的小男孩就是长期在父亲无情的“霸凌”下,选择了生命的不归路。

男主角提到他年少时多渴望其寂寞与失落能及时被看到,但这个老师始终没有出现。

我们或许也一样,始终没有碰上可以启蒙自己生命的“人生导师”,而我们也或如电影里的小孩一样,长大后也无法成为小时想要成为的大人。

我们看电影常为剧中人流泪唏嘘,或许是为自己落泪叹息。

电影某程度上就是现实的投射,难怪我们喜欢躲在漆黑的影院去“偷窥”属于他人或自己的晦暗世界,让思绪在虚实之间滚动与翻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