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贫穷无种族之分/许元龙

报载太平华裔中年,原是罗里司机,但因管控令而失业,同时也找不到工作,在没法子付房租的情况下,被迫搬到太平山麓搭篷住森林,喝山水,靠善心人士捐赠食物过活,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凄苦日子。

这就是国内一些华裔贫困者的典型惨例。

居无定所的露宿者、家无隔夜糧者、贫病断炊者,未被传媒报道者又何其多?

那些一再強调华人富有的老少政客,都是在散播谎言,导致种族憎恨与歧视。

当然,全国贫穷的老百姓,印裔、半岛原住民、东马土著族群,也有许多是赤贫者。

如果单单说,巫裔贫穷而应该合理化给予特别扶助,那还真的值得深入探讨。因巫裔不一定是囯内最贫困的族群,而国内穷困人士各族皆有,皆值得关注与照顾。

等政府搭救?

2019冠状病毒病所实施的行动管控令已使许多中小微企陷入寒冬,多少撐不下去而倒闭?多少惨淡经营盼政府之援助求存?多少得裁员、求減租金以减低营运成本?当下约90万失业者将何去何从?依靠政府杯水车薪援助金如何渡日?

这些人应否改变寻找工作之方式,进军劳动行业,填補在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外劳之严重不足。

政府在新预算案已重新启动数项大型基建计划,这是提振经济低迷的渠道之一,而这应可提供不少的技术与非熟练技术的工作,那些失业年轻人,愿意面对所谓3D工作的挑战吗?还是继续的好逸恶劳而等政府的搭救?

新财政预算案依旧放不下扶助土著的经济政策。当少部分人从中得益致富之后,除了扩大贫富鸿沟以外,真的能幫到贫困的土著吗?

政府必须认清,真正贫困者还包括东马土著、本土原住民及华、巫、印下层老百姓。这些人才是政府应该不分族群,优先关注与援助的一群。

贫穷无族群之分,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政府应不分种族的协助贫苦者。

反应

 

言论

华人富有根源/沈小珍

那天,我们在名医狭小的办公室里,聊到反复的病情和沉重的医药费。

“区区几万块就想放弃治疗,华人筹钱有什么困难?”

名医是大学医院的顶级教授,退而不休,继续担任医生们的导师,没有分毫薪酬,只有一个简陋的办公空间和一个停车位,却不惜走好几层楼梯级往返办公室和病楼,为大学医院当“高级义工”,孜孜不倦传授专科医学知识。

筹款是华人的优良文化。不用问“阿贵”,这么说肯定躺枪。在“盏鬼粤语”里传唱度相当高的“有头发边个想做癞痢”,提供了最佳答案。

在生活线上努力求存的华人,比任何民族更爱拼,一分努力一分收获,也许在经济上略优于其他民族,但是上贵校、吃贵药,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人生无常,在关键时刻,往往因为“华人有钱”的标签而求助无门。求人不如求己,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一直是华人逆境求存的铁律。

自助互助能量无限增长

名医说华人筹钱有什么困难,也不是信口雌黄。原来他不但为大学医院当义工,还为那些没有能力的硕士和博士学生筹募学费,让他们如愿顺利完成学业,这个义举令我们肃然起敬,也联想到“华人富有”的假象背后,是长年累月各式各样的筹款活动,自助互助,义款在民间流转,善意在心田回荡,每一分善意在无数次的施与受过程中,能量无限增长。

在报社担任义演团长时,经常听到演讲嘉宾提及一个重点:华人每年要缴交两种税务,一是个人所得税,另一个就是教育捐款。华社心系华文教育,最大的筹款活动莫过于捐助华校的建设,不分彼此、无私奉献。

我在国中时也曾参与学校筹款,尽管国中获得政府拨款,可是积极的学校领导人不会干等待,而是主动出击,我们这批学生就成了前线人员,也让我们上了宝贵的一堂“生活”课。

离开报社之后,在工余加入乡团组织,也在领导人的带动下,长年不乏捐款,少少不拘、多多益善,贺仪和帛金最终归百万教育基金。平日量力而为的我,没想到在陷入困境时,获得领导人和乡亲友好的拔刀相助,立马解了燃眉之急。

在水深火热的困境中深切体会到互助的真谛,基于对筹款发起人的信任,连不认识的也愿意施予援手,一如过去在义演征信录中默默付出的“无名氏”,让人倍感涓涓细流的暖意。

滴水施舍,换来泉涌的回报。华人互助的精神,才是华人富有的根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