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谈“通信”与“通讯”/杨欣儒

我国中央政府有一个通信部,一般的媒体都写成“通讯部”。通信,通讯?究竟何者为规范?

先看汉语权威的辞书《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通信”有两个释义:(一)信件来往,例子:我们好久没有通信了。(二)利用电波、光波等信号传送文字、图像等。根据信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至于“通讯”则是通信的旧称,现在不再使用了。中国术语权威机构“全国科技术语名词审定委员会”出版的《两岸科技常用词典》,也很明确第指出“通讯”是旧称,现在使用的是“通信”。

“通信”取代“通讯”

对于“通信”,大众仍然处在于第一个释义的认知状况,以为“通信”只限于书信来往,不能作为“利用电波、光波等传送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communication)的释义。我们忽略了“通讯”是旧称,它已被“通信”取代了。

一般大众深受港台词语的影响,例如digital,早年都是香港的“数码”,后来中国采用了“数字”,可是大众却还有一种主观的看法,以为“数字”只是figure的译名,不是digital。同样的,“通讯”是台湾的词语,大众尚不能接受中国的规范词语。

我们应该保持谨慎用词,那些主流已经淘汰了的词语,不宜继续使用。例如“丞相”是旧职称,不宜作为“首相”的职称。

教育部还有一个部门Jemaah Nazir,华文译名是“联邦督学团”,不是“联邦视学团”,因为“视学”是旧称。权威的辞书并没有收录“视学”这个词语。《辞海》给“视学”的释义有二:(一)这个古代天子视察学校的礼仪;(二)学官名。

掌视察各地教育事宜,分部、省、县三级......民国初承清制,1931年8月颁布《教育部督学章程》,改称“督学”。显然,“视学”这个职称现在已不合适。

反应

 

国际

多国受地磁暴出现极光 可能影响通信导航

(华盛顿、北京11日讯)全球多国受到高速太阳风引出的地磁暴影响,出现绿色和粉红色的极光,包括以往甚少见到极光的美国、英国、德国、捷克等,但同时可能会对通信和导航造成影响。

中国多地也出现极光现象,北欧和澳洲民众在社交媒体平台贴了许多极光照片。

中国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11日早上9时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指地磁暴由10日晚间11时开始发生,预计未来24小时仍会持续,并有机会发生大地磁暴,期间短波通信和导航定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美国太空天气预报中心把地磁暴水平提升至最高的“极端”级别,是2003年以来首次,预料在南部的阿拉巴马州和加州北部,都有机会见到极光。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料,地磁暴会在周末持续,并有可能延续至下周,提醒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和电力公司等机构采取预防措施。

美国联邦航空总署表示,相信航空交通系统不会受到重大影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