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盼行动党落实承诺/罗汉洲

民主行动党是在团结政府中拥有最多国会议员的政党,但却分配到最少部长职。该党顾问陈国伟承认“以致让许多支持者和党员感到‘些许失望和失落’。”

他又解释说,行动党作为有责任感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政党,就须将国家利益置于党和个人利益之上、行动党的忍让能确保为国家带来稳定,让国家迈向发展的正途。

好“大义凛然”的一番说话,如柏杨先生说的吾等小民应该“就地脱帽致敬”。

为国家利益唱老调

但恕在下直言,这是马华在60多年前唱的老调,马华元老如陈东海、陈修信、梁羽皋及朱运兴等人回应华人质问为什么放弃争取列华文为共同国文时异口同声说:为了要让国家尽早获得独立、为了人民和谐团结、为了国家的和平稳定,我们必须作出一些让步(张木钦著《民族先锋之歌》第17页)。

原来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小我”,陈国伟与陈东海等人所唱的乃异曲同工,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实际上,人民公正党比行动党更担心不能组织政府、不能担任首相。但它似乎没有“为了国家利益”而让步,朝野都在争做官,唯有行动党才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负责任”的政党,好伟大。

但是有人指陈国伟的“大义凛然”是遁辞,为行动党的懦弱开脱。这些人的结论是连本身应有的权益都维护不了或不敢维护的政党、把懦弱托辞为“不是为了做官(其实正是为了要做官)”的政党,可期望它能维护人民(华人)的权益吗?

我不尽同意这些人的看法,好几年前,一名曾是行动党最高领袖说,行动党是多元种族政党,代表各种族,不能只为华人争取权益。

换言之,认为行动党代表华人、会为华人争取权益,那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而已;华人义无反顾一再支持行动党,以为行动党上台就有好日子过,那也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而已。

督促落实两大承诺

尽管如此,行动党曾经对华人许下的诺言,我们却有督促它落实的权利,如承认统考、增建或迁建华小就是行动党曾对华人许下的诺言。

如今它既已登台执政,又是最大伙伴,华人有权督促它在任期内落实这两大承诺,我在这里只谈增建和迁建华小。

国阵在2017年宣布新建10所华小,及搬迁6所华小,并且宣布10所新华小的校名与地点,以及6所搬迁华小的新地点。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于同年11月宣布政府将拨款作为16所新建及搬迁华小的建校基金,马华则负责统筹统办。

惟国阵在翌年5月下台,希盟上台执政,“历来最佳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于同年8月高调宣称希盟政府加码10所新建或搬迁华小,即她说的10+10+6方案,共有26所新建或搬迁华小。华人社会顿时乐翻天,齐声歌颂行动党及希盟政府。

不料22个月执政期间,不见有一所华小动工,直到今年初才见名单内的谢华华小落成开课,但那是国盟政府掌政期间的事。

如今希盟再度执政,行动党是最大“股东”,行动党有责任继续推动承诺下的其他25所华小建校工程。

虽然它只有4名内阁部长,但所谓兵贵精不贵多,又谓一箩泥鳅不如一条青竹蛇。如果4位部长都是精兵,是青竹蛇,必能吸取前次的经验,完成这任务。

行动党的部长勿再抱着“来日方长”的悠闲态度,必须快马加鞭,如能在一年内先让“数所”华小动工兴建就算是奇功一桩了。

视频推荐:

反应

 

东海岸

方天兴盼政府华社互相配合 确保华小“一间都不能少”

(关丹26日讯)关丹福建会馆主席丹斯里方天兴希望政府和华社全面关注和配合,在“一间都不能少”的原则上,采取适当和必要的行动,确保我国1300多所华小的今天和未来,都能够永续生存和发展。

他也是华总永久名誉会长。他说,一些地区由于生计问题,出现华裔人口不断外迁,直接导致有关地区的华小面对新生或学生来源问题,因此,有关地区华社有必要更深入和从详考虑相关问题,并作出具体对策,包括考虑进行迁校的计划等。

他说,以关丹区来说,班珍华小便是明显例子,根据了解,政府已经批准了迁校申请,也准备了一些拨款,但目前面对的是需要理想的地点和校地问题,因此,他希望在政府和校方各机构以及华社,继续积极努力下,能够尽早完成这项迁校大计,让该华小重生。

“在国内,类似班珍华小的个案并不少,再说,华小的稳定发展,也将进一步确保国内所有独中的稳定向前,因为拥有足够和稳定的华小毕业生,也就意味着保障了独中的新生源,两者之间是息息相关,缺一不可的。”

他是今日在关丹福建会馆第61届会员子女奖励金颁发礼上,致词时如是说。

另外,他说,在学校新学年开学中,包括彭亨州在内的国内一些地区,尤其是乡区华小,有些继续面对新生来源下降,甚至一小部分地区华小面对没有华裔新生的开学情况,因此呼吁华社积极关注这个现象。

这次会员子女的领奖或录取合格总人数是167人,拨出的总奖金达1万770令吉。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