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普丁还有什么选择?/霍咏强

《纽约时报》是这样批评普丁的民族主义战争:“普丁的国家概念建立在民族和专制之上,与西方的多元文化国家概念形成鲜明对比。反对普丁的乌克兰人和西方人认为,国家是建立在公民责任、法治以及个人和少数群体的权利之上的,包括言论自由和投票自由。”

要有多无耻和盲目,才能说出这句说话?欧洲人和美国人正在疯狂地冻结、封锁和掠夺俄罗斯“个人和少数群体的权利”,所有和欧美持不同意见的,甚至不是俄罗斯人,他们的“言论自由”在何方?

在英国共产党推特上发出的一张反俄海报显示:一张海报上画着一头身披俄罗斯国旗的猪,下方写着“好的俄罗斯人 = 死去的俄罗斯人”。网民的反应很激烈、很愤怒,当然会看英国共产党网文的,也难料能否代表普遍英国人,但是妖魔化俄罗斯人只会为战争火上加油,再者,这种手段这些年也很常见:2019年香港的黑暴、抹黑新疆种族灭绝、疫情归咎于中国,引发“仇恨亚裔”;这种不管理智只鼓吹仇恨、对立的一套,已经在世界太常见,所以纽约时报说的“西方的多元文化国家概念”,到底大家身处的是否同一个地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公布,中国向乌克兰方面提供食品、儿童奶粉、睡袋、棉被、防潮垫等急需的人道主义物资,并批评美国提供致命性武器,质问美国最新援助的武器是不是为乌克兰带去了稳定和安全。结果乌克兰副总理韦列舒克当天在面簿上批评中国不认真“not serious”,“配不上一个伟大可敬的大国地位!什么棉被?俄罗斯人正在轰炸我们城市的住宅区。我们需要防空系统来关闭我们平民的领空。什么防潮垫?我们不需要棉被。我们需要能保卫我们的土地的武器。”

没看到瑟缩的百姓

然而,大家只知道欧美提供的武器从来不曾保护乌克兰的土地,反而成为了俄军一次又一次的导弹袭击目标,但是显然在韦列舒克的眼中,只见到“想像中的战斗”,而从没看到在战场周围瑟缩一角的平民百姓。到21日晚,乌克兰外长库列巴终于发文说了句人话称,“数十年来,乌中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关于需要为乌克兰战争找到政治解决方案,我们同意中方立场,并呼吁中方作为全球大国,在这推动和平的努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为什么说韦列舒克的眼中只有“想像中的战斗”?因为根据不知身处何方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所说的,在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军队遭受重创,80%至90%的俄罗斯军人都被消灭,防御前线全是俄罗斯军人的尸体。只是很奇怪,这种对支援乌克兰的欧美国家的巨大利好消息,为何不见各大主流媒体大书特书?

这和过去美国攻击伊拉克、利比亚和阿富汗等地完全不同,以往这些一面倒的军事行动都是“捷报频传”的,虽然最终整个军事行动绵延几个月年甚至几年,但一开始总是先来一些大获全胜的报道,好让振奋人心。当然这次的主角是个“歹角”,于是一开始就指俄罗斯能在4天内就完结战争,当然,这也符合美国过去攻击中东的方式,一轮导弹强攻猛炸,把首都炸过稀巴烂,再用地面部队收拾残局,但显然,俄罗斯无意利用空袭严重损害基辅这个斯拉夫人的根据地,反而集中在消灭被认为是纳粹基地亚速营所在的马里乌波尔,以及彻底封锁乌克兰南部黑海的海岸,加上白俄在北部的围堵,基辅成了彻底的“围城”。

那对欧美国家来説自然是俄军进度未如理想,并且连番遭遇挫折,甚至有西方专家指“乌克兰军队节节胜利”,俄罗斯展开军事行动接近一个月,到底战况怎么样了。或许是希望取得西方的具体协助,就在泽连斯基不断释放胜利消息的同时,乌克兰军方披露这个截然不同的战报。乌克兰国防部承认东部最重要的城市马里乌波尔和赫尔松都已经彻底被俄罗斯所佔据,乌克兰的出海口也被俄罗斯拿下。整个乌克兰东部都已经失去控制权,对于西方一直“期望乌克兰大捷”的消息,已然落空,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乌军阵亡人数惊人

就在18日,一直不承认有重大伤亡的乌克兰军方,对外公布了死亡人数,我们看到披露的数据触目惊心。乌克兰军人阵亡人数高达1万多人,重伤高达9000多人,再加上数千人被捕。加在一起竟然高达2万5000人,这还仅仅是截至18日之前的数据。这个数据让人触目惊心,而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断释放胜利消息的同时,乌克兰军方披露这个截然不同的战报,很明显乌克兰军方需要求援,因为再打下去乌克兰军方的有求生力量都要被俄罗斯去军事化了。

之前因顾忌平民伤亡惹起反作用的俄罗斯,如今随着乌克兰老百姓撤离战场,开始放开手脚大打出手了。陆续启用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等一系列大杀器轮番打击,并且连潜艇都出动了。所以乌克兰军方不想再跟着演员当炮灰了,而把真实的伤亡数据披露出来,或者説这一种表态也好作为未来的下台阶。

事实上,对如何长久控制乌克兰,普丁还是可以有不同的盘算。除了要求乌克兰成为中立国,即所谓“芬兰模式”,再让乌东两个共和国独立或最少高度自治,来作为缓冲区之外,乌克兰原来就是一个分裂的国家,从过去几届总统选举就可以看到当中的变化,例如2019年泽连斯基击败波罗申科的时候,乌克兰的登记选民数目就已经跌至仅逾3000万人,国土分裂也导致投票人数只得1800万,比较在2004年时差一大截,当时登记选民高逾3700万人、并且有3000万人投票。

扣除克里米亚,乌克兰仍差不多有四成人支持俄罗斯,尽管经过这次军事行动后,或会引起不少亲西方人士不满,但是他们当中又有不少人已经因为这次战祸移居欧洲和波兰等地,在此消彼长下,如果俄罗斯通过军管逼使提前大选,可以在政府内部取得乌克兰的控制权,比较逼使基辅签订城下之盟,效果可能会更理想。

反应

 

灼见

以色列会怎样反击伊朗/霍咏强

表面上,这个答案已经出现了。

针对4月13日伊朗首次直接由本土向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在19日向伊斯法罕机场和谢卡里空军基地附近发动无人机袭击并引起一些爆炸。但是,双方面在各自的“示范式反击”后,都表现得非常冷静,最少足够让世人松一口气。

这次很用力的“擦枪”虽然走了火,但又各自“鸣金收兵”,当中的关键:在大规模战争面前,还是美国说了算。

月初,在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伊朗使馆杀害7人,严格而言是对伊朗的不宣而战,如果中东不是相对平静,沙地阿拉伯和伊朗在中国调停下复交,恐怕德黑兰早已发动大规模报复反击,现阶段考虑到利害关系,伊朗选择采取了一场破坏力有限的反击,然后再轮到以色列表演。

所谓“示范式”是因为伊朗在空袭前巳经向敌我双方通报了计划,包括了美俄中英法、沙地阿拉伯和埃及等所有相关国家,空袭后又指“反击”巳经完成,果断地停止军事行动。加上早前配合行动,伊朗扣押以色列船只,展示了有能力攻击以色列在霍尔姆斯海峡的海上运输。

伊朗点到即止

伊朗的反击是点到即止的报复,没跳入以色列人的设局中,避免和以色列以及背后的美国大规模开战,在发动攻击前事先通报、做到师出有名,争取最大限度的支持。袭击后又进行了两次战情发布和外交行动。其中还包括了引用《联合国宪章第51条》强调行动属于“自卫反击”。

所以,事后沙地阿拉伯、阿联酋等多国也很配合,要求美军不得使用本国基地攻击伊朗,这是海湾战争以来从未出现的情况。

以色列月初攻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目的就当然是引伊朗下场,但伊朗只是点到即止报复,而且周边阿拉伯国家态度也发生对以色列不利的巨大转变,令国际社会更关心以色列如何衡量形势,作出多大程度的报复?

目前看来、以色列的反击同样有限,半公开地先向美国通报24~48小时内会有反击行动,准准24小时就发动了空袭,虽然靠近伊朗核设施,但也基本没造成什么破坏,至于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发了一句“软弱”,也不知道指的是谁了?双方面谨慎的行动,或可视为代表着美国的意愿。明显地拜登政府在现阶段不希望扩大中东战场。

一方面是俄乌战争已经耗用太多资源,临近选举、习惯当和平斗士的民主党人、也需要一个表面平静的世界,所以既不想中东地区搞出大规模战争,甚至希望在巴以冲突上能出现缓和的转折点,好向选民交待,这种态度从美国和G7的反应可见端倪,在伊朗反击后即强调伊朗发射的无人机和飞弹99%被拦截,也就是说以色列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虽然在言语上拜登强调伊朗的反击是“无耻”的袭击,英国首相苏纳克不但证实英国皇家空军参与击落多架无人机,还表示伊朗的攻击是“危险且不必要的升级,对此表示最强烈的谴责”,再次印证西方社会的“双重标准”。但美国又强调不会参与反击,亦不寻求升级,最大可能是透过召集举行G7峰会,加大对伊朗的制裁。

美国“不以为意”

白宫发言人柯比虽然否定了“伊朗人是预计好了要失败的、是故意的,发出警报是为了限制潜在损害”,甚至不无挑衅地说:“伊朗对以色列的打击是一次惊人的、令人尴尬的失败。”但这充分表达出美国对此“不以为意”的态度。

至于以色列的行动叫什么“还击”?以色列这十多年来差不多每个月都空袭黎巴嫩、叙利亚几次,就算巴以冲突期限也没停,不少攻击目标也和伊朗有关,差别就是破坏有多大。

4月16日以色列军方发表声明说,以军出动战机炸死黎巴嫩真主党在黎南部地区的高级指挥官巴兹,他在黎巴嫩真主党军事部门担任过多个职务,多次参与策划协调对以色列的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袭击,明显地,以色列更重视扫荡伊朗的“反以”代理人集团。
中东宗教矛盾出现和解后,以色列复国主义就成为回教世界的“共同敌人”,中东地区也免不了演变成大小代理人的持久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