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是“冷政热经”的时候了/南洋社论

民主行动党元老林吉祥对希望联盟政府信心满满,指就算大选马上降临,希盟亦能取胜,尽管其言与一些人的看法不尽相同。

5·09大选刚过去15个月,这个时候谈来届大选未免言之过早。林吉祥之所以27日发文“预测”第15届大选的成绩,显然是回应和反驳甚嚣尘上,种种对希盟政府的不利传言。



普选的目的在于还政于民,让人民动用手中票选出心目中的政府。在马来西亚,这个民主程序进行得妙不可言,也因为这样,才有了5·09大选的改朝换代。

既然已通过神圣的选票成就了希盟政府,按理说人民不会这么快就“见异思迁”;这个问题可从两个层面分析,一是人民开始对希盟政府感到不满,二是希盟内部乱象丛生,以致反对党找到趁机“作乱”的空隙。

执政伊始,希盟政府几乎把所有矛头都指向前朝,怪罪国阵政府将国家经济搞到一团糟;一年过去,希盟正“改变策略”,逐步公布一些看似正面的经济数据,声称国家终于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上。

然而,经济数据终究是冷冰冰的,热乎不了民众对希盟开始冷却的心,对平民百姓来说,三餐温饱比什么都重要,可物价高涨的问题,当局至今仍没妥善解决;如此一来,他们对希盟一堆无法或尚未兑现的大选承诺,当然心中有气。



可是,希盟却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民众对希盟的失望指数往上攀时,这个新兴联盟却不争气,不断传出内部倾轧的消息;虽然说传言不可尽信,但希盟遏制谣言的能力却欠奉。

执政党和反对党一直处于零和状态,相互落井下石是屡见不鲜的政治常态,但凡事都必须适可而止,万万不可为争上位或维护权位,而典当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反对党可以继续扮演监督角色,而以民为本,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才是政府治理国家的王道。一个无时无刻都在热议大选和政治的国家,很难迈开脚步往前冲。

反应

 

言论

开放学额的“鲶鱼效应”/南洋社论

根据医疗网站《蓝码》报道,玛拉工艺大学医学院教授拉惹阿敏建议,开放心胸外科系学额给非土著学生报读;随后大马医药协会主席阿兹占也附和要求考虑“暂时“开放学额,以解决国内专科医生严重短缺的迫切问题。

然而,开放学额的建议随即掀起舆论纷扰。

学生团体发动“穿黑衣”抗议,学生代表理事会强调,玛拉工艺大学是土著特权与教育主权的堡垒,是为保护土著,保障土著贫穷学生继续升学的机会。

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赞比里澄清从未对开放学额有过讨论,并揭露有人恶意炒作敏感议题,试图引起混淆和争论,更重申高教部坚决遵守依据联邦宪法第153条文创立玛拉工艺大学的原则精神。

学生代表对政府坚定立场甚感满意,但问题论争却仍激起民众的思考。

于 1956 年创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升学机会的特殊院校,发展迄今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立大学,拥有15个校区和3个卫星校区,学生人数达17万人,是否反映贫困的土著学生越来越多呢?

激发弱者变强

另一个问题是,该校只招收土著学生,国际学生只占约1%,学生来源单一,过度同质化,会否缺乏市场需要“鲶鱼效应”的刺激。

“鲶鱼效应”的涵义就是通过引入强者,激发弱者变强。首相署前部长拿督再益依布拉欣提出质疑,“是否害怕非土著抢饭碗”,的确能振聋发聩。

显然我们好些学生在过度依赖体制保护下享尽资源优势,越变缺乏竞争力,在面对威权与权势时,更缺乏独立思考的自信,因为他们被特定规则与固定的政见观念所捆绑。

2008年希望联盟执政雪兰莪州,时任州务大臣丹斯里卡立依布拉欣曾建议“开放10%学额予非土著”,以营造健康的竞争,也引起轩然大波,大批土著学生游行示威。

增加更多专科医生

时任巫统的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卡立诺丁还狠批卡立依布拉欣搞民粹为博取非土著支持,侮辱了马来土著与玛拉工艺大学。

其实,开放学额有助于打造一流大学,开放竞争就是要“活跃的思想市场”,而开放医学科系学额就是要增加更多专科医生,在现有政府医疗体系下,有好些病患者需苦等半年至一年接受搭桥手术,甚至有人在等待中离世。

学医就是为救人,不分贫富贵贱救人,医生必须履践的希波克拉底誓词,因此不应被视作种族议题,也更非政治问题,因此“一切理应以国家为重”,政治领袖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希望大学能培养能在激烈竞争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要更具国际观,拥有多元广域思考,跨学科的综合学养和横贯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才有伟大的生命力与贡献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