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新常态下 世事已无绝对/方城

转眼间,封城封国已近70天了,各行各业也依据程序逐步恢复运作,以启动经济。

至于学校,教育部也在卫生部的建议下安排复课的标准作业程序,其中就有两项特别吸睛,一是学生不可在食堂堂食,买了食物要回班上吃;其二是学生之间必须维持一米的社交距离。这是完全颠覆封校前校规的。

首先,把食物带进课室吃,在之前根本就是会被记过,而且食物还会被没收。以前学生就常常向我抱怨说:食堂人多,又没位子坐,为何不可在课室吃?我总以许多卫生理由说服孩子们去食堂用餐。

师生得偿所愿

在新常态下,学生不可在食堂堂食,买了食物必须带进课室吃,这对之前那些抱怨的学生来说,不就叫作如愿以偿吗?如果要随机教育学生,真的可以说这就是“转机”,世上真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啊!

第二,班级被排成一组一组,要学生以组别讨论学习的注意排列方式,常常是在老师教学时造成困扰的方式;尤其是后进生,和朋友坐在一起,很容易就分心,“讨论”很容易就变成“群聚聊天”。如果老师们不跟着指示实行,又很容易被高层批评,常让老师处于进退两难的情况。

然而,在抗疫作业程序下,学生必须保持社交距离,完全不能近距离接触了。这,算是圆了老师的心愿吗?

需要时间适应

当然,为了抗疫,这无疑是无可避免的,师生都需要时间去适应,同时也告诉我们世事无绝对这道理。之前,在班上吃东西属犯规;老师在班上不依据21世纪的上课方式排列桌椅,会被批评没有跟上21世纪的PAK教学方式;学生头发长了不剪会被记过等等的错误,在新常态下(至少这一年半载),在班吃东西没有错;在班独自一人,我行我素也不会被议论;头发长了没剪也没有错,毕竟理发店的作业程序更严格;男生就算胡须长了不剃也不要紧,因为戴着口罩看不见。

所以,举凡之前你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接下来就要习以为常了。这道理用在哪里皆准。我国的政坛上不也是如此吗?你认为不可能的事,一眨眼功夫就发生了。

人说:世上唯一不改变的就是改变。这句话说得没错,世间真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所以,世事无绝对,只要不放弃,希望永远在明天!

反应

 

言论

公道在哪里?/方城

最近,看了《二十条》这部戏,深觉它与去年爆红的电影《毒舌大状》的中心内容极为相似,都是为了宣扬捍卫正义而面对重重挫折磨难的过程。

戏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哪怕过程中戏中人物经历了多少苦难,又有多少人为了正义而牺牲,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捍卫正义、宣扬正义永远存在”这样的主题,当然是好的、是正向的思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它出现过吗?

我那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说:这世界没有公平、公正,在有权有势的人眼中,他们本身就是王法,就是公正!就算有立法执法机构,也敌不过这些人的威逼利诱。

这部戏中也有好多个案都是如此迫害受害者,让他们承认错误,并关进牢房若干年,而真正的坏人却逍遥法外!

对于孩子的想法,我很讶异,忙告诉他:有的,有的,你必须相信:天网恢恢,这些人终究会遭到报应的,也许不是这一世。(我说着时,自己都难免有点心虚。)

如果你看见霸凌、看见别人被欺负,你于是伸出援手,把施暴者打伤了。然后,你却被拘留提告了,因为你不是法律,不能动用私刑惩罚坏人!事发现场有很多人证,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作证。这时,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那么执法单位为了结案,也不会再开案细查的。于是,好人含冤,而沉冤还能得雪吗?也许会,但不知何时。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有些人面对这种不公,不断上诉,提出诉求,坚信正义公平存在,最后沉冤就算得雪,一般人还是一样觉得他傻。

如果你仔细观察,现在的社会已经没有太多这样的人了。

现在的人,大部分都选择明哲保身,能够不理就不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曾经在校园里,发生一宗破坏公物个案时,学校以几个人的说辞就断定某班学生是肇祸者,需接受处罚。学生要求调看监控录像也不被允许,为此,学生之中有人愤愤不平,有人则认为赔钱了事,不必再生事端!在校园这个塑造学生人格的地方,竟然也是这样处理问题的!这样下去,试想谁还会相信公义存在?或相信“法”绝对不可以给“不法”让步的道理?最终,所谓的公道正义 ,将沦落为戏里的情节,梦中的城堡,永远不会是生活中的现实!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