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政治决定的沉没成本/章龙炎

经济学的其中一个关键概念是成本,指的每一项决定,都必需放弃其它选项。成本涉及金钱,也涉及感情、时间、精力等等。

其中一种成本是沉没成本,指的无法通过任何方式回收的成本支出。

有经济学家说,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任何决定而言是不可控成本,照理说应该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定;但现实是人不完全是理性的。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说,沉没成本因为不涉及放弃任何代价,因此不能当作是成本。

不过,人们因为不了解,更多时候是心理作祟,就有了所谓的“沉没成本效应”。

它是一种常见非理性行为,即使知道自己之前的决定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但顾及已经投入成本价值而继续投入——金钱或者非金钱的投入。

在过去10多年来,我们可以用“义无反顾”来形容华裔对火箭号召的政党联盟的支持。

这些华人对手中一票所能取得的预期是各族受到公平对待、铲除贪污腐败、拒绝种族宗教极端主义、废除大道收费站、承认华文独中统考文凭等等。特别要提一提的是,在大多相信火箭及其盟友的情况下,他们认为,这些“事在人为”的问题,其实都只是“要不要”,而不是“能不能”解决的问题。

即使绝大多华裔选民因为相信而投下“神圣”一票,但所预期的“神圣”效果并没有实现,“事在人为”也只成了一个幻想。

因此,即使他们继续投火箭及其盟友一票,同样没有看到预期的效果。

最近,“团结政府”大会最近在太子世界贸易中心(巫统总部所在)首次举行代表大会,以前的政敌在“为国为民”、“要稳定,不要乱”的大帐篷下,聚集一堂。

对这次大会,有很多说法。不过,我较感兴趣的是火箭领袖与他们之前所指控的“卖华”、贪污腐败、种族主义政党排排坐。

在此之前,这些政党所代表的问题,被火箭视为不可妥协的问题,更被当作它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火箭不但妥协了,还“同声同气”。

火箭“讲一套做一套”

火箭为了政权,可以编织千千万万个与巫统合作的理由。

能够惩罚火箭“讲一套,做一套”行为,要它付出代价的是华裔。

不过,我猜测,许多华裔还是会义无反顾跟着火箭的大旗走,继续寄望火箭“不食人间烟火”,是正义的化身,华社的救星,与它合作的都是“好人”。

巫统主席扎希什么也不需改变,一夜间就成为火箭及支持者眼中的“好人”。

所以,“沉没成本效应”可解释近年来大马华人的投票现象。

对许多华裔选民而言,承认在所谓大是大非的问题“投资失败”或者“遇人不淑”,可是有损颜面的天大问题,无论如何都要想尽办法、不计成本地说服自己,以保全面子。

这让我想到爱因斯坦所说的:疯狂是一再重复做同样的东西,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

 

 
 

 

反应

 

言论

旧脑袋新椅子/章龙炎

民主行动党副主席张念群近日就民众对该党“换了椅子就换了脑袋”的批评回应说,民主行动党如今已是执政党,其领袖必须在政府内部推动友好政策,而不是像在野时那样在外面大声讲话。

她表示,行动党领袖并不是“换了椅子就换了脑袋”,而是有自己一套完成工作的方式,因此希望国人继续相信行动党及其奋斗目标。

我就这几句话“借题发挥”。“换了位置就换了脑袋”本身并不全然是坏事,行动党为何却如此敏感,甚至急着反驳?

究其原因,看来是行动党“忽悠国人脑袋”的方式确实没有变——在野时忽悠,在朝时照样忽悠。

“策略性发声”似托辞

民众之所以觉得行动党领袖“换了椅子就换了脑袋”,是因为他们在野时反对的事,在朝时不仅不反对,甚至给予支持。所谓“策略性发声”或“体制内发声”,听起来不过是托辞罢了。

如果这些“内部发声”真对一些国人,尤其是华裔所关注的课题有所成效,行动党不是早该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吗?

要知道,有政绩——即使微不足道、甚至与行动党无关的“政绩”——行动党都不会放过宣传的机会。

以弃婴公民权修宪案为例,张念群反复提及,以此证明行动党即使没有高调发言,也持续在行动。这可是立法议题,与行动党在体制内发声有什么直接关系?拿这事当例子,只能说明:行动党在忽悠国人这件事上,确实没“换脑袋”。

不管怎样,行动党言行不一的表现,早已让国人看穿,所以行动党如今也只能一再呼吁国人“相信”它及其奋斗目标。

这点其实与在野时如出一辙。在野时,行动党说马华在国阵内部协商是“出卖华裔权益”、“屈服于马来霸权”,华社深信不疑;在朝时,行动党的“策略性发声”或“内部发声”,则变成“为了国家稳定与种族和谐”。

不过是忽悠的延续

其实,“内部协商”与“体制内发声”本质上毫无分别。

要记得,马华自许为华社代言人,发声必须进退有据;而行动党自称为“全民政党”,理应更勇敢为各族利益发声才对,怎么反而束手束脚?这就是让人觉得可疑的地方。

所以,不论是抨击马华在朝的“内部协商”,抑或是为自己“体制内发声”找理由,最终不过是忽悠的延续。

当然,行动党元老林吉祥最近紧咬前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关于“马来西亚人优先”的言论,更具体表现行动党即使执政,忽悠不止。

慕尤丁十多年前曾表明“马来人优先”的立场,如今却说自己支持“马来西亚人优先”。

林吉祥不仅质问他何时转变立场,还挑战他推动“以国民身份为先”的全国运动。

可是,慕尤丁的“马来西亚人优先”口号,难道不正是行动党多年来高喊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翻版吗?

林吉祥不该趁势配合慕尤丁的转变,再推动现任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加入行列,共同推广“以国民身分为先”的全民运动吗?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