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安华接班行径太冒进?/胡逸山博士

在我开始关注政治与社会课题的年代,我国就已是由马哈迪医生担任首相,安华则好像先任青体部长,后当教育部长。

印象中,那时有一系列越走越极端的教育、宗教、经济等政策,起码我幼小时所接触到的成年人,都认为是在马哈迪默许下,由安华执行之,以便彼等赢取各自与共同的政治利益。



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当时有人(在这里要学港式的微妙新闻写法,以免即使本地已变天、理论上已有更大程度上的自由民主,但新近当权的还是“回巢”的当年人马,所以仍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蛮横霸道地推出一些明显会引起某些族群高度不安的教育政策,人家合情合理地群起反对时,有“同伙”的另人就把反对者抓将起来,还用一些本地常见植物的名称为未审即关的白色恐怖行动美名,一时风声鹤唳,实在令人不寒而栗,也让当时小小年纪的我暗下决心要离开这个当权者蛮不讲理的国度,跑到世界上自由民主的象征——美国去。

“面和心不和”谣言满天飞

我在美国期间,听说安华已被马哈迪提升为副首相,而且言行收敛了不少,其演讲也不时引用世界各国一些著名古代思想家的格言,以建立中庸形象来接马哈迪的班,这也勉强算是好事,至少总比极端要好。

再过几年,本地政治形势又好像有了微妙变化,据说安华的急欲赶快接班做首相的态势,与马哈迪向来极为强势,对于其他政客们的官位只有予取予夺的政治态度,好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马、安两人“面和心不和”、“怀有心病”的谣言满天飞。



那时刚好互联网的浏览器刚刚兴起,还记得我在大学里的电脑室时常一面运行着计算方程式,一面盯着一些网页看本地的一些政治秘闻。

再过好一段日子,本地政治形势已然严重到马哈迪出来辟谣说两人没有不和,是否“要在街上亲吻大家才相信”?

才不过几个星期之后,马哈迪竟然以众所周知的、是真是假大家有着截然不同意见的一些指控,把当朝副首相安华开除掉,一时震惊世界。

相互制衡昭然若揭

安华不肯就此退隐,反而发动社会运动反抗,结果当然是被以与上述指控有关的罪名下狱了。剩下的如西方谚语所说,就是历史了。而马、安当年惊天动地的政治斗争,对本地无论是在政治、社会与经济方面的影响皆颇为深远,大家在某种程度上都被折腾着。

眼看当下,安华方面启动一系列明显是要最早接班的冒进行径,其决心让人不得不想起他20年前的手法与际遇,如自行宣布一些明显是要扫除任何不让他继位的借口等。

马哈迪即使是年事已高,但予取予夺心态仍然没改变,如在希盟成员党所赢议席明显悬殊的情况下,仍在各党之间委任数目相似的内阁职位,而且还委任在公正党里显然已与安华对立的阿兹敏以位高权重的部长位,想要安、阿两人相互制衡的用意昭然若揭。

所以未来一段日子里,本地政坛的博弈,以及对于本地各界的影响,也实在令人捏一把冷汗。

反应

 

要闻

“敦马2002年允以色列船进入” 安华:我上任后禁靠岸

(布城7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否认有关以色列航运公司ZIM运营的一艘轮船获准在我国海岸停靠的谣言。

此前,网媒“MalaysiaNow”于本月3日报道指出,货轮ZIM Rotterdam于4月29日停靠在巴生港口,然后启程前往中国汕头港口。

报道称,这是基于他们通过Marine Traffic进行检查,该应用程式可提供有关全球船舶动态的实时信息。

安华说,允许这家以色列公司进入者是于2002年掌权的时任首相敦马哈迪。

“不,我们不允许这艘船,我们已经禁止他们了。

“记住,允许以色列船只在2002年停靠的人是马哈迪医生,当时他是首相,他给出了各种借口。”

安华强调,该货轮继续停靠在我国,直至他与内阁禁止他们为止。这是我国的立场,我国不会允许他们在这里停靠。

我国政府于去年12月禁止ZIM Rotterdam在任何大马港口停靠。

首相曾表示,政府也决定不接受任何悬挂以色列国旗的船只在我国停靠,也不允许任何途经以色列的船只在大马港口装卸货物。

交通部长陆兆福上星期指出,他并未被知会此项传言,但他重申我国的立场,即ZIM Rotterdam不允许在本国停靠。

“我们将进行彻底的调查,但我们的决定保持不变,即我们不允许ZIM停靠。”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