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大红灯笼要高挂/谢诗坚博士

先是土权党(Putra)的副主席凯鲁阿占于1月6日在推文说,他在接到家长的投诉后,致函蒲种国中一校校长罗哈妮投诉其学校对华人新年的装饰过度;结果,在次日获校长解释,说她事先并未获得咨询,她也已就此事作出责备和劝请“涉及单位”拿下装饰品。

后是再隔一天即1月8日,以副首相旺阿兹莎医生为首及另6名正副部长联袂到学校查问情况,并在下午时分重挂11个大红灯笼。



旺阿兹莎是在内阁会议后,代表政府表达支持多元文化,却没有采取行动对付相关人士;教育部也对校方的解释表示满意。

耐人寻味的是,凯鲁阿占在被警方问话后面对媒体时,打手势呈V字,似乎表示“胜利”。他是指在内阁会议中他的名字被提起15次,似乎“引以为荣”;同时他也说,他日后还是会挑起课题来谈。

必须澄清的是,所谓“土权党”是依布拉欣阿里从“土著权威机构”转化而来,党主席仍是依布拉欣阿里,不时发表“语惊四座”的言论。不过,这个党与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组成的“土团党”是两码事。

另一方面,近日有视频热传一名马来少女慕丝蒂卡在短片中用华语提及她为什么要进华校?这是因为她的外公认为马来人也应该懂华人的语言,这还不够,同时要更进一步去了解华人文化。

在中学毕业后,她到上海念中医学,以钻研中华文化的精髓;从“黄帝内经”开始,她不但掌握中医学,而且对博大精深的华人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她也认为中医学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包含历史、哲学和语文等。



文字文化并学并进

就我了解,当下已有近18%的非华裔在我国华文小学上课,人数约有10万名,而且有迹象显示非华裔学生会越来越多。

此外,据我数年前在北京访问时,也见到不少马来学生在北京华文学院就读,其中包括由玛拉保送的学生。

如果有一天,这些在中国留学的或在其他大学学成的马来学生的学历都符合担任校长的资格,他们是否可以成为小学或中学的校长?

有人为此提出这个问题并非多余,而是严肃的:如果在语文认识上没有问题,但对华人文化无所知或一知半解,他们如何在节目中推广中华文化?打个比喻,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及中秋节等就是一个较为传统的问题,非华裔不理解情有可原,但一旦当了校长或学校高职,而校内又有不少华裔学生,学校要不要放假,准不准庆祝或纪念就成了争议的课题。

换句话说,学习中华文字得与学习华文文化并进,否则进入不了华人文化的核心价值。

举例而言,在最初的世界宇宙之大和太空的奥妙都不是古人所能理解,只能求取天人合一或把皇帝当成“天子”(上天的儿子)来联系天和地。

可是在美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亨廷顿的眼中,文化和文明是一码事,两者是分不开的。

同样的,在中国的士大夫和大学士乃至哲人看来,中国文化分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不过,我们还得把其不同处分辨出来。

著名学者余英时教授说:“大传统或精英文化是属于上层知识阶级的;而小传统或通俗文化则属于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大传统的成长和发展必须靠寺庙,因此比较集中于城市地区;小传统以农民为主体,基本上是农林中传衍的。”

可以这么说,小传统多夹在大传统中。当小传统在民间过了三代还在流传,就可以书写成文字而提升为大传统了。

反过来,民间的小传统也可被上层吸收成为大传统,如端午节转成对屈原的崇敬。而上层的大传统也可以渗透到下层,如“弟子规”当下已被普及化。

多元文化更添璀璨

不论是文字流传的大传统,比如儒家、道家、法家或忠孝仁义等学说,还是口传的小传统文化,它们是相伴相形同步成长的。即便有些节日在早期有宗教的成分,但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传统的节日了,比如春节就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标记,是对节日的喜庆,也可不带宗教色彩。为什么大红灯笼不能高高挂呢?

就是因为有人对传统的曲解才会“见红就反”,正好比在六七年代将春代表光明和红色代表斗争和革命一样地被夸大。

因此,不让宗教观念偏执,不让任何宗教存有误解,更不能将节日夸大其宗教色彩,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在多元种族国家中,多元文化放射的光彩岂不是让文明变得更加璀璨?对此,我们还是支持和赞成不同的种族除了学习不同的语文以外,还要学习这个语文所带出的文化和文明的内涵。这对铸造一个相互容忍的社会,是更为重要的基石。

反应

 

言论

马中50年再上一层楼/谢诗坚博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10月1日立国;马来西亚则在1957年8月31日独立,前后相差8年。

但尽管中国已在1957年向我国招手,但基于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的政治立场,没有与所有共产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直到1970年9月第二任首相敦拉萨上台后,才建议东南亚国家采取中立和不结盟政策。

我国于1972年与苏联等共产国家建立邦交,两年后,即1974年,敦拉萨率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5月27日至6月1日);更在5月31日在北京宣布马中建立邦交。

这是继美国总统尼克逊于1972年对中国的破冰之旅后的另一件轰动国际的大事。

美国让全世界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与立场,也因美国提早一年(1971年)不再围堵中国,也就发生中国进入联合国取代台湾的地位。

如果说是尼克逊改变了世界的格局,那么敦拉萨之旅就是改变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立场,以塑造一个无核、中立及不结盟的东南亚。

其中最显著的是在多年以后,马来西亚政府也结束了它与马共长达59年的斗争,三方(马泰政府及马共)也在1989年签署和议。

马中贸易大跃进

由于这一突破,马中关系也大大改善,前往中国旅游和从事贸易的马来西亚人越来越多。而更重要的是,马中贸易也因马共结束斗争而突飞猛进。

例如在1971年(建交前)马中的双边贸易只有2672万美元,到了1985年,两国贸易额达到3亿6800万美元。在1990年,两国的贸易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11.26亿美元。

在2002年时,两国贸易首次突破142亿美元。而在2008年时,马中贸易总额已在东南亚国家中占榜首地位,达到534亿美元。

在此之后,马来西亚与中国的贸易额每年都保持在东盟国家中的第一位,已连续15年独占鳌头。在2022年时,马中贸易额高达2036亿美元;而在2023年时,更达到13384.4亿令吉,近3000亿美元。

随着2023年12月开始,马中两国的旅客已免去签证的手续,也鼓励更多的中国游客涌入大马。

根据马来西亚移民厅的记录,2023年有2600万人次游客访马,排名第一的是新加坡;有1264万人次,接着是印尼316万人次,第三是泰国207万人次,而中国则占140万人次,排名第五。

有人这样估算,如果中国游客增加到每年500万人次,每人平均消费3000令吉,这样马来西亚就可从中国游客身上增加150亿令吉的收入。

中国人来马留学激增

除了旅游业是我国的第三大收入外(制造业及服务业各占第一及第二),另外一个也不被人警觉的是,中国留学生先后来马已超过原先的10万人,占外国生比例的30%。

根据所知,以前来马来西亚读大学,以考取硕士和博士者为数很少,但近年来却突然激增。据槟城理大教授告知,目前在理大攻读高学位的学生就有5000名之多。他们之所以到马来西亚留学,主要是可以在中国停薪留职,待毕业后再回到职场。

至于在吉隆坡及其他州攻读高学位的中国生究竟有多少就不得而知。有人形容这是近几年来的新奇现象,也似乎说明马来西亚的公立大学也希望增加收入,因为政府对大学的补贴也是相当高的,总希望学生及老师们能找外人赞助研究经费,正好中国学生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和生效,也为中马关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RCEP是于2012年由东盟发起,涵盖东盟加上中国、日本、韩国、澳洲及纽西兰所推行的自由贸易协定。

这个协定生效后,将逐步使国与国之间90%以上的商品关税大大降低,从而为马中贸易注入更多的发展动力。

打造“数字丝路”

中国认定,在RCEP的帮助下,有助提升一带一路的合作项目。对此,中马两国将以航运等现代化服务为引领,并以加工贸易和特色产品为支柱,着力培养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三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以便打造中国—东盟的“数字丝路”,以成为一个示范区。

中国相信,际此马中进入建交50周年,两国在打造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新增点上,将有助加强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等多领域的合作,进而构建更为紧密的马中关系。

以此发展下去,再过50年,马中又是另外的新景象。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